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5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木槿花开     
邢湘臣 《花卉》2008,(4):36-36
木槿耐旱、耐湿、耐荫、耐瘠,生命力顽性.还对灰尘,粉尘有很强的吸附力;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气体有吸收净化能力,堪称大自然的“卫士”。  相似文献   
92.
(一)利用光、电、声捕鱼、被认为当今世界渔业中最先进的渔具、渔法。其中我国利用“动物灯”来捕鱼,早有记载,如清代嘉庆年间(1736—1795)出版的《古今秘苑》中叙及:“夏日,取羊脲胞一,柔软如纸,吹胀,入萤火虫百余枚,乃缚胞口,系于罾之网底,群鱼不拘大小,各奔其光,聚而不动,捕之必多。”这段记载意即:夏季,用羊的膀胱一只,吹大,装进一百多只萤火虫,然后缚紧膀胱口,系于罾网的底部,不论大小规格的鱼均会前来聚集(趋光性),围着羊的膀胱不游动,产量必丰。虽然这种捕鱼方法比较简单,但却根据鱼类的趋光特性来进行捕鱼,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相似文献   
93.
邢湘臣 《花卉》2005,(7):44-44
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别名鸡公花、鸡髻花、鸡冠头、红鸡冠等。据传,明代解缙为翰林学士,文思敏捷,才华出众。有一日,皇帝命他以鸡冠花作诗,解缙出口即吟:“鸡冠本是胭脂染,”此句刚出,皇帝却从衣袖中取出一枝白色鸡冠花说:“是白色的。”解缙随机应变,立即接着吟道:“今日为何浅淡妆?只为五更贪报晓,至今戴却满头霜。”可谓绝妙之辞,深得皇帝赞赏,并被后世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94.
大蒜古今谈     
大蒜古今谈上海市水产养殖总场邢湘臣大蒜性温,味辛。能开胃健脾,消风水,破冷风,治痨症,解瘟疫,消痈肿。我国民间用大蒜治病由来已久,单方秘方广为流传。大蒜的药用价值早为古代科学家所肯定。明代李时珍《本草纲木》卷二十六记载,有人“病噎,食不得下”,后听华...  相似文献   
95.
第二讲场地的选择 (四) 土质土质是设计养鳗池时应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鳗鱼喜欢生活在微碱性水中,故不能在酸性土中建池,虽可改造土壤,但费宏效微。最好选在壤土或沙壤土中建池为宜,以保证满足池壁垂直、无坡度,具有较大承受力的要求。 (五) 地形养鳗池对地形的要求,应以平坦为主,稍有倾斜为好,以减少工程的施工量和费用。如在高差悬殊或在经常受洪水侵袭的低洼地上建池,不但会增加施工困难,也难保证工程质量。 (六) 交通  相似文献   
96.
邢湘臣 《农业考古》2003,(2):132-132
老舍的女儿舒云女士撰写了“老舍与《茶馆》”回忆录 ,读来思绪万千。今择之 ,共“品”味。老舍写《茶馆》一剧 ,有他的前因后果。老舍是当代著名的剧作家 ,但是他对自己的剧本 ,从不作高的评价 ,他只有一个优点 ,就是“勤快”。此话不假 ,正是老舍夫人胡青在整理老舍手稿时 ,发现仅一部《春华秋实》 ,老舍写了五十多万字 ,化了七、八个月时间 ,一遍一遍的改 ,一共改了十遍 ,说明他写作的谨慎、郑重 ,所以他写出的作品 ,份量很重 ,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这就是治学“勤快”的哲理。老舍写《茶馆》剧本 ,那就在“三反五反”后 ,老舍刚…  相似文献   
97.
邢湘臣 《农业考古》2003,(4):322-323
《农业考古》(1988年第一期)曾刊出“庐山云雾茶历史述略”一文,对于庐山云雾茶的来龙去脉作了阐述。笔者最近有事去九江、有幸游一下庐山,品茗“云雾茶”,暇想万千,原来庐山云雾茶的来历与五老峰有关。  相似文献   
98.
99.
茶令、茶谜     
邢湘臣 《农业考古》2001,(2):348-349
我国的茶文化极为丰富多采 ,如茶令、茶谜即为其内涵之一。茶 令喝酒有酒令 ,饮茶也有茶令。茶令情趣盎然 ,构思巧妙 ,其乐融融。最早流行于茶区 ,一般在逢年过节 ,婚庆喜事宴请宾客时 ,在品茗之余以茶行令而助兴。据《中国风俗辞典》记载 :“茶令流行于江南地区 ,饮茶时以一人为令官 ,饮者皆听其号令 ,令官出难题 ,要求解答或执行。做不到者以茶为赏罚”。挨罚多者也会酩酊大醉 ,脸青心跳 ,腹饥脚软 ,此谓“茶醉”。但比起酒醉要好受得多了 ,只消进食一些“茶点” ,就可“解醉”了。南宋时 ,龙图阁学士王十朋学写有 :“搜我肺肠著茶令”之…  相似文献   
100.
莼菜史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湘臣 《农业考古》2003,(3):180-182,192
字义 《齐民要术》云 :莼性纯而易生 ,种以浅深为候 ,水深则茎肥而叶少 ,水浅则茎瘦而叶多。其性逐水而滑 ,故谓的莼菜。《本草纲目》亦云 :“字作莼 ,从纯。纯乃丝名 ,其茎似之故也。”学名 BraseniaSchreberiGmel.(BraseniapeltataPurtata ;BraseniapurpurcaCasp .)莲科。古名 露葵 (《颜之推》) ,茆 (《诗经》) ,马蹄草 (《本草纲目》) ,还有锦菜、缺盆草、水葵、凫葵 (《毛亨传》)、屏风、蘖、淳菜、丝纯、马粟草、缺盆草之名。俗称 水荷叶、湖菜、水菜外国名 Water-shield(英 )一、概 述莼菜食用其带有透明胶质的初生卷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