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1.
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3种多胺—精胺(Spm)、亚精胺(Spd)、腐胺(Put)以及多胺合成抑制荆—甲基乙二醛-双-鸟苷基腙(MGBG)和水杨酸(SA)对鸭梨、雪花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Spm促进鸭梨、雪花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浓度分别为0.005~0.01 mmol/L和0.005~0.05 mmol/L。Spd对鸭梨花粉萌发促进作用的浓度为0.01~0.25 mmol/L。在试验Spd浓度范围内,花粉管长度均显著或极显著长于对照;促进雪花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Spd浓度范围为0.01~0.25 mmol/L。促进鸭梨和雪花梨花粉萌发的Put浓度范围是0.01~0.5 mmol/L,促进二者花粉管生长的Put浓度范围分别为0.01~0.5 mmol/L和0.01~0.25 mmol/L。MGBG只有在0.05 mmol/L时促进这鸭梨和雪花梨花粉萌发,其它浓度均抑制二者花粉萌发;MGBG浓度在0.25 mmol/L以下时,均极显著促进鸭梨花粉管的生长;在0.05 mmol/L时对雪花梨花粉管的生长无抑制,其它浓度均极显著抑制了雪花梨花粉管的生长。在设定的SA浓度范围内,鸭梨萌发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以0.005 mmol/L最好;SA对鸭梨花粉管生长的促进以0.005 mmol/L最有效;促进雪花梨花粉萌发的SA浓度范围是0.025~0.05 mmol/L,但SA对雪花梨花粉管生长基本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了解木本植物不定根发生、发育的机理,对苹果砧木M26试管苗不定根的发生、发育过程进行解剖观察,利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M26试管苗在接入生根培养基前后,不同时期表达的蛋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不定根原基形成和发育的阶段性过程中,茎基部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出现明显差异。生根培养后,在继代苗茎基部表达的5条蛋白条带减弱或消失,其分子量分别为26.8 kDa、37kDa、40.3 kDa、43 kDa和66 kDa;明显表达了4条新的蛋白条带,其分子量分别为26 kDa、27.7 kDa、32.5 kDa、和45 kDa,同时有4条蛋白条带(38.5 kDa、42 kDa、53.2 kDa和55.5 kDa)其表达丰度提高。多种蛋白条带的消失和出现,可作为M26试管苗不定根产生的生化标志。在不定根原基逐步形成发育的同时,有3条蛋白条带的表达丰度也逐步提高,可作为不定根形成过程表达的特异标记蛋白带。  相似文献   
13.
苹果砧木耐盐性基因SRAP标记的鉴定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苹果砧木耐盐相关的分子标记,为耐盐品种选育的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西府海棠×S19杂交组合的F1为试材,采用BSA法,筛选与耐盐基因连锁的SRAP标记,通过144棵F1单株对标记进行分析验证,并对标记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获得了4条与耐盐基因连锁的SRAP标记,验证分析表明,4条标记的分子鉴定结果与水培筛选结果的吻合率为81.94%~92.36%。序列分析表明,4条标记的序列全长为139~233 bp,Ⅰ序列与红叶石楠中编码ATP合酶β亚基有较高相似性,相似度为98%,其他序列分别可能与梨类受体蛋白激酶、苹果肌球蛋白及苹果UDP-糖基转移酶存在部分相似性。4条SRAP标记可用于苹果砧木耐盐性分子鉴定和耐盐基因克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二倍体"珠美"海棠为对照,研究了其同源四倍体形态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四倍体砧木树体生长量变小,树体高度和干径分别是对照的41%、72%;一级、二级侧根数多,骨干根数量(直径2mm)少且细,分别是对照的1.50倍、1.65倍和56%;长、中、短枝数均减少,枝皮变厚,分别是对照的1.7%、16.3%、9.3%和1.33倍;叶长、叶宽和叶柄长均减小,分别是二倍体对照的77%、89%和63%;气孔长和气孔宽均变大,分别是对照的1.13和1.68倍,但气孔密度降低,是对照的55%;皮孔横径和面积变大,密度变小,分别是对照的1.15倍、1.13倍和55%。  相似文献   
15.
苹果新品种'天红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红1号’苹果品种源于‘长富2’的单株芽变,单果质量250 g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7%,果形指数0.9以上,果实香气浓郁,着色优良,果面光洁。  相似文献   
16.
SH40是目前我国华北地区主要应用的苹果矮化砧木。生产中冬季假植的SH40中间砧苹果苗木春季土壤解冻后往往出现中间砧段率先失水褶皱、随后整株失水现象,对生产极为不利。该研究以一年生冬季休眠期红富士/SH40/八棱海棠为试材,探究SH40中间砧苹果苗木休眠期假植中间砧段率先失水原因。结果表明:SH40中间砧苗木休眠期假植中间砧段率先失水与中间砧自身的品种特性关系不大;根系蒸腾是导致中间砧段率先失水褶皱的主要原因,当根系缺水,蒸腾量较大时,导管内部形成水势差,迫使中间砧水分逆向运移至根部。根系越庞大,中间砧段失水速率越快,失水褶皱情况越严重。失水率达20%是中间砧及接穗能够复水成活的阈值,超出阈值苗木即不能成活。  相似文献   
17.
田间苹果成熟组织RNA高效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田间苹果成熟组织富含多酚、多糖和大量次生代谢产物的特点,建立了适合田间苹果不同组织的高效RNA提取方法,以不同季节田间生长的苹果叶片和皮层为材料,用此方法均能在2 h左右完成超过10个样品的总RNA提取,质量高、完整性好的总RNA,可用于田间苹果病毒RT-PCR检测,获得良好效果.经反复大量试验证实,该方法适合田间...  相似文献   
18.
姜志昂  孙建设  彭建营  邵建柱 《园艺学报》2013,40(12):2373-2381
 以苹果砧木SH40[(Malus × domestica)× M. honanensis]为试材,采用RT-PCR 结合RACE 技术从SH40 茎尖中克隆得到一个赤霉素合成关键酶基因(GA20–氧化酶基因),命名为MdGA20ox1, 其cDNA 全长1 579 bp,编码392 个氨基酸。该基因在GenBank 登录号为KC49363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 分析表明:MdGA20ox1 与玉米、拟南芥、梨等植物GA20ox 具有55.9% ~ 96.7%的相似性。洋葱表皮细 胞瞬时表达显示,MdGA20ox1 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与细胞质膜。植株生长量测定和相对定量表达结果表明, MdGA20ox1 基因在砧木SH28、SH40 和M26 自根苗的表达呈先下降再上升然后下降的趋势,这与其生长 动态基本一致。嘎啦/SH28 的植株生长量和MdGA20ox1 表达量最高,嘎啦/M26 次之,嘎啦/SH40 最低, 初步表明该基因的表达有与苹果植株矮化程度呈负相关的趋势。MdGA20ox1 在嘎啦/SH40 和嘎啦/SH28 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一致,且半矮化类型砧木SH28 嫁接‘嘎啦’,其茎尖、幼叶、成熟叶和枝皮中的 表达量均高于矮化类型SH40 嫁接‘嘎啦’。  相似文献   
19.
利用试剂盒快速检测苹果锈果类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简化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 skin scar viroid, ASSVd)的常规RT-PCR检测步骤,找到更为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本研究以感染ASSVd的田间苹果枝条为试验材料,根据基因库中ASSVd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选用国产试剂盒,对RT-PCR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总RNA和反转录产物的用量分别为37.4~74.8 ng、1.0~3.0 μL,退火温度为63.8℃,可以获得良好的两步RT-PCR扩增;而总RNA用量为3.74~7.48 ng、退火温度在50.1~62.6℃范围内时,一步RT-PCR的扩增效果较好。采用优化的RT-PCR检测体系对山东采集的样品进行检测,2种检测体系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本研究建立的两步和一步RT-PCR优化体系为ASSVd的批量快速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当年春季单芽腹接‘天红2号’富士矮化中间砧苹果苗为试材,对6-BA处理后幼苗腋芽萌发生长和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和平衡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喷施300 mg · L-1 6-BA水溶液后,前期单芽质量增长缓慢,4 d后快速增长,5 d时腋芽明显膨大,7 d时萌发,9 ~ 10 d长约1 cm,在处理时苗木顶端以下5 ~ 45 cm平均萌发15个腋芽,萌发株率高达100%。6-BA处理后腋芽内IAA含量初期(大约2 d)明显降低,随后开始缓慢升高,ZRs和GAs含量迅速升高,6 ~ 8 d后二者均开始降低;枝皮内IAA含量显著持续降低,ZRs含量略有降低,6 d后二者均开始缓慢升高,GAs含量变化趋势相反,先升后降;腋芽和枝皮内ABA含量均降低。6-BA处理后打破了顶端优势,枝皮内IAA降低有利于腋芽内IAA向主茎输出,同期调动枝皮中ZRs向腋芽运输,腋芽内ZRs升高,腋芽激活萌发,芽内开始合成大量IAA。随着6-BA作用减弱,4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曲线大都在6 ~ 8 d开始回落,同时腋芽萌发,内源激素又开始达到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