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红富士苹果和新红星苹果为试材,研究了花芽生理分化期叶片内源多胺(PAs)的变化和外源亚精胺(Spd)对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芽生理分化期叶片内源多胺发生明显的变化,红富士苹果叶片内腐胺(Put)含量在5月29日达到高峰,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含量变化缓慢。而新红星苹果叶片内Put、Spd和Spm含量均在6月2日达到高峰。外源亚精胺(Spd)提高了花芽生理分化期红富士苹果叶片腐胺和亚精胺含量,内源亚精胺的含量在整个测定期都显著高于对照。对于新红星苹果外源Spd提高了叶片内源亚精胺和精胺的含量。外源亚精胺增加(Spd+Spm)/Put的比值,对红富士苹果效果好于新红星苹果。  相似文献   
42.
以普通"嘎拉"苹果为对照,对早熟芽变"嘎拉"的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熟芽变的物候期与普通"嘎拉"基本一致,但成熟期提前25d左右;芽变"嘎拉"树体变矮,分枝变多,节间长、叶宽和叶厚分别为"嘎拉"的1.07、1.16、1.17倍;但分枝长、叶长、叶柄长没显著变化;主干增粗速度变慢。芽变"嘎拉"的花瓣长、宽,花药纵、横径,花柄长度、粗度,花粉萌发率,花冠大小分别为"嘎拉"的0.87、1.16、0.94、1.14、0.63、1.49、0.70、0.87倍。早熟芽变"嘎拉"的平均单果重为206.2g,比对照增加了25.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87%,降低了4%;可溶性糖含量为5.55%,比对照降低了9%;可溶性酸含量为0.1%,降低了66.6%;糖酸比为56,提高了267%;果面色泽为条红,着色均匀。综合各项指标认为,该早熟芽变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变异。  相似文献   
43.
两步多重RT-PCR快速检测苹果潜隐性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建立检测3种苹果潜隐性病毒更为快速准确的方法,【方法】以携带苹果茎沟病毒(ASG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和苹果茎痘病毒(ASPV)的成龄苹果树韧皮部为试材,根据基因库中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pitting virus,ASPV)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性引物,分别与合成的苹果茎沟病毒(ASGV)引物和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的引物组合配伍,筛选出最佳的引物对组合。对cDNA的合成所用引物和总RNA模板进行遴选和量化,对PCR过程中cDNA的用量、引物对的终浓度、退火温度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结果表明,反转录引物为Oligo(dT)18、总RNA 0.1~3.0μL时,可以得到较好的cDNA;ASPV-FR与ASGV-Pch、ACLSV-Pch引物组合优于ASPV-Pch,并且筛选出4组最佳的终浓度处理组合;cDNA用量为2.0~4.0μL、退火温度为50.0~52.9℃、循环数为35时,扩增效果较好。采用优化的多重RT-PCR体系对采自陕西和山东两省的样品进行检测,并用3种病毒的单重RT-PCR体系进行验证。【结论】结果呈现高度一致性,充分印证了该多重RT-PCR体系的准确性,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4.
‘天红2号’苹果品种源于‘红富士’苹果的单株变异,为短枝型,单果质量260 g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以上,果实香味浓,着色优良,果面光洁。  相似文献   
45.
曹晓凤  邵建柱  孙建设 《安徽农业科学》2011,(5):2570-2571,2607
[目的]筛选一种快速有效地提取高质量的苹果成熟叶片总RNA的提取液。[方法]以红富士苹果成熟叶片为材料,用3种不同的提取液提取苹果成熟叶片的总RNA,并通过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和RT-RCR检测RNA质量。[结果]3种试剂中2种可以提取出总RNA。[结论]用RNAiso-mate for Plant Tissu和RNAiso Plus搭配使用和RNAiso for Polysaccharide-rich Plant Tissue单独使用均可提取出质量较好的RNA,前者质量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46.
为明确苹果锈果类病毒在八棱海棠果实和种子中的分布特征、种传率以及药剂脱除效果,以带毒母株上的八棱海棠果实和种子为试材,运用RT-PCR技术分析了八棱海棠果实不同部位锈果类病毒的带毒率、实生后代的带毒情况以及氢氧化钠脱除病毒的效果。结果表明,八棱海棠果皮、果肉、种子以及种胚均不同程度携带苹果锈果类病毒,其带毒率分别为96.0%、96.0%、52.0%和4.0%;该病毒可经种子传递给后代,种传率为12.1%;经2%氢氧化钠溶液浸种10、15、20 min,种子的病毒检出率均为0,但后代实生苗的带毒率分别为2.5%、1.3%和0。表明苹果锈果类病毒可侵染种子不同部位并经种子传递给后代,氢氧化钠浸种是脱除该病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7.
利用苹果全基因组数据,对苹果TOPP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苹果TOPP基因家族共44个成员,分布于15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苹果、桃和拟南芥TOPP高度同源;苹果TOPP基因结构中含1~2个外显子和0~20个内含子,以及10个保守基序;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苹果TOPP基因家族成员不仅受到光、热等环境影响,还受多种激素综合调控;基因芯片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家族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分析外源细胞分裂素(6-BA和TDZ)诱导苹果腋芽萌发的转录组数据,锁定了与其相关的候选基因MdTOPP13和MdTOPP28;克隆其序列并进行比对,两者表现出高同源性。以苹果砧木品种‘SH40’腋芽为材料,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外源6-BA和TDZ处理后上调了MdTOPP13和MdTOPP28在腋芽中的表达量。综上可知,MdTOPP13和MdTOPP28在介导细胞分裂素调控腋芽萌发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8.
苹果矮化砧木P59离体叶片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苹果矮化砧木P59离体叶片再生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选用苗龄20~30 d的试管苗,取顶部第2~4叶位幼嫩叶片,横切2刀,远轴面向下接触培养基,再生培养基为MS+TDZ 2.0 mg/L+NAA 0.1 mg/L+白砂糖35 g/L+琼脂6.2 g/L,暗培养20 d时,再生效率可达到85%,出芽数平均8个以上,建立了良好的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49.
秦子禹  孙建设  王娜  邵建柱 《园艺学报》2015,42(7):1400-1408
为建立一种检测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ASPV)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根据ASPV外壳蛋白基因(coat protein,cp)保守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以体外转录的RNA为标准品构建标准曲线,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进行检验。建立的标准曲线决定系数达0.996,扩增效率为99%;该方法特异性好,与苹果茎沟病毒(ASG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均无交叉反应;其最低检测限为1.31 × 102 copies ? μL-1,灵敏度比常规RT-PCR高100倍;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85%。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适用于田间样品中ASPV的快速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50.
负载量对鸭梨果实内挥发性物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色谱-质谱联用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不同负载量的套袋鸭梨果实内的挥发性物质和游离氨基酸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负载量的套袋鸭梨果实内均含有22种挥发性成分,经解析并与标准图谱对照,鉴定出21种化合物,有5种酯类物质,7种烷类物质,5种烯类物质,3种醇类物质,1种酚类物质。其中酯类物质为主要成分,相对含量在35 79%~49 33%之间;检测出13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比例最高。在一定负载量范围内,挥发性物质含量随负载量增加而提高,游离氨基酸总含量随负载量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