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5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270篇
林业   494篇
农学   284篇
基础科学   437篇
  269篇
综合类   2044篇
农作物   265篇
水产渔业   168篇
畜牧兽医   1358篇
园艺   314篇
植物保护   129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天然栎类阔叶混交林是皖南山区低山丘陵常见植被类型。本文以铜陵县叶山林场天然栎类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大样地调查,采用Ripley’s K(d)点格局分析法对优势种群空间格局及其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优势种群栎类直径分布呈偏左正态分布,具有同龄林直径分布特点,为发展种群。在种群空间格局上,麻栎在0~39 m的尺度上为聚集分布,在40~42 m尺度上为随机分布,在大于41 m尺度上为均匀分布。青冈栎在0~40 m尺度上聚集分布,在41~47 m尺度上呈现随机分布,大于47 m尺度上均匀分布。在种群的空间关联性上,麻栎和青冈栎在0~34 m尺度上负相关,在大于43 m的尺度上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麻栎和青冈栎大树(胸径≥20 mm)和小树(胸径<20 mm)之间的关联性都表现为小尺度上(0~25 m)正关联,大尺度(51~65 m)上的负关联,中等尺度上(26~50 m)的不显著关联。在大多尺度上,栎类与其伴生树种都无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992.
为帮助农民利用网络进行现代远程教育,构建了农民远程教育系统,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及其功能,提出了性能设计要求,系统将为农民提供在线视频诊断和节目点播等功能。  相似文献   
993.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首席工程师,教养方式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在教育孩子中存在五大误区,或多或少地干扰孩子这一"工程"的质量。一、期望虚高在对孩子的期望上,很多家长就像对股市一样,期望虚高,不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一味盲  相似文献   
994.
载体桩具有单桩承载力高、施工方便、综合造价低、环保节能等特点。从基础方案选择、载体桩设计以及检测结果等方面介绍了载体桩在黄山市桃花岛度假区工程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在杂填土地区利用载体桩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且符合国家规范标准要求,为工程地质中表层杂填土较厚、无较好持力层或良好持力层埋藏较深时的基础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95.
为揭示现阶段西溪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现状及其对湿地生态保护工程的响应,于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对西溪湿地在3个不同时期建设的区域(Ⅰ区、Ⅱ区和Ⅲ区)中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季度调查.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3门8纲15科45种.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多毛管水蚓(Aulodrilus pluriseta)和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是现阶段西溪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最早建设的Ⅰ区的环节动物密度在各季节均低于建设较晚的Ⅱ区和Ⅲ区,而软体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则相反;Ⅰ区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密度虽然与Ⅱ区和Ⅲ区没有明显差异,但总生物量、物种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上升.上述结果表明,西溪湿地生态保护工程早期建设区域的底栖动物多样性趋于增加,水生生态系统环境质量得以改善.ANOSIM分析显示,西溪湿地不同区域或季节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均存在显著差异,且这些差异的主要贡献物种为多毛管水蚓(Aulodrilus pluriseta)和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表明这两个优势物种对西溪湿地底栖环境变化反应敏感,可作为湿地环境评价的指示物种.BIO-ENV分析表明,水温是影响春季和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水深是影响秋季和冬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因子,同时底泥总磷含量对解释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6.
2012年在山东省费县以烤烟品种NC89作对照,采取小区对比试验方法,对7个参试烤烟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除优选1号外,其他参试品种的经济性状均优于对照,0408的产量最高,Y106在产值、均价及等次烟率上综合表现最好;JZ7-07易感病毒病,其他参试品种的抗病性较强;LY0414、Y8190、0408、CF225的外观质量优于对照,Y106、JZ7-07的外观质量与对照NC89相当,优选1号的外观质量较差,低于对照;优选1号、LY0414的感观质量优于对照外,其他参试品种的感官质量均与对照相当。7个参试新品种(系)的内在化学成分较适宜、协调。总体而言,Y106、Y8190、0408的综合性状较优,LY0414、CF225、JZ7-07综合性状较好,优选1号综合性状中等。  相似文献   
997.
借鉴近自然森林管理理念,用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替代南亚热带大面积人工针叶纯林已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森林培育方式.1993年,在位于广西凭祥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伏波试验场营造了马尾松和杉木纯林.为了提高针叶纯林的生产力和维护生态平衡,2007-2008年间,运用近自然森林培育技术,分别在间伐后的马尾松和杉木纯林中套种等量混合的当地优质乡土树种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和香梓楠(Michelia gioii苗木,套种密度均为405株/hm2(以下简称“马尾松近自然林”、“杉木近自然林”).选择邻近地块相同林龄、相似立地条件的未经改造的马尾松、杉木人工纯林作为对照(以下简称“未改造纯林”),研究了马尾松和杉木人工针叶纯林近自然改造早期对群落特征和土壤性质的影响,以期为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近自然林中马尾松和杉木的密度、胸高断面积均显著低于各自未改造纯林(P<0.05),但其平均胸径均高于各自未改造纯林,其中马尾松达显著差异(P<0.05).(2)近自然林成年树(DBH≥10 cm)的林木株数少于未改造纯林,树种仍以马尾松和杉木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而近自然林小树(5 cm≤DBH<10 cm)和幼树(1 cm≤DBH<5 cm)的物种数、株数均多于未改造纯林,套种的红椎和香梓楠已经成为近自然林中重要值最大的幼树物种,红椎和香梓楠在马尾松近自然林中的生长状况优于杉木近自然林.(3)马尾松近自然林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与其未改造纯林均无显著差异;杉木近自然林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和草本层的Pielou指数显著高于其未改造纯林(P<0.05),其他指数则没有显著差异.(4)马尾松和杉木近自然林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全磷、全氮、全钾和速效钾与各自未改造纯林没有显著差异,但马尾松近自然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pH值显著低于其未改造纯林(P<0.05),杉木近自然林的速效磷含量显著低于其未改造纯林(P<0.05).  相似文献   
998.
冯君  屈林波  贾文杰 《现代园艺》2013,(16):170-170
紫穗槐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耐寒,不论荒山、沙地、路旁、水旁都能生长,是美化环境与绿化荒山的速生优良树种,也是很好的绿肥和动物饲料。  相似文献   
999.
基于数据融合的玉米种子内部机械裂纹检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深入研究玉米种子脱粒和输送等环节中产生的内部裂纹机理和检测技术,该文在体视显微检测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融合技术的边缘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改进的数学形态学方法和传统Sobel边缘检测算子对损伤玉米种子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建立相应的融合规则,将2种方法检测出来的图像边缘进行基于小波变换的融合处理,并从新图像中提取玉米种子内部机械损伤的特征信息。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结合了2种边缘检测方法的优点,有效提高了边缘检测准确性,在准确提取玉米种子内部裂纹特征同时能有效降低噪声,较单一边缘检测算法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解空心莲子草在正常耕作稻田中的入侵能力与水稻对该草的抵抗能力,本文通过在秧苗移栽后的稻田中移植少量空心莲子草繁殖体,人工模拟空心莲子草入侵稻田的方法,研究了该草在稻田中的入侵生长繁殖特性及其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人工移入空心莲子草后的第一个水稻生长季内,空心莲子草长势较弱,其植株克隆数与直立茎秆数从水稻分蘖前期至成熟期均无显著变化,仅株高增长极显著,但茎秆纤细柔软,部分茎秆顶端弱化,叶片弱小卷曲,出芽量很低或几乎没有新芽生长。空心莲子草对水稻分蘖、有效分蘖与株高等参数均无显著影响。空心莲子草在田埂上与稻田边缘的生长主要表现为该草的覆盖度、直立茎秆数与株高的显著增加,难以向稻田中扩散生长。研究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在耕作稻田中不能形成严重入侵态势。建议保持稻田于耕作状态,可有效防止空心莲子草的入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