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9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仪征市马坝村低丘岗地农林生态村建设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仪征马坝村低丘岗地农林生态村建设的基本原则、目标、模式及经营管理机制,并对农林生态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论述了仪征市自然概况,森林资源和人文景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仪征市发展森林旅游产业的思路,目标,规划布局及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灭虫灯对茶园害虫防治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太阳能灭虫灯在茶园中使用,经66 d的诱集试验发现可诱杀5目17科的昆虫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且能减少环境污染,对生产绿色、有机食品起到一定的作用,适宜在茶区推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铜山森林公园松材线虫病发生和治理后的林分调查,初步探讨了森林公园景观恢复措施和林相改造后的效果,为游客的休闲娱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仪征市低丘栗园防病治虫增产剂的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道了仪征低丘岗地地区应用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制的板栗防病治虫增产剂的效果,结果表明在2000年春持续干旱的情况下应用效果显著,达66.56%-75.86%,板栗产量比对照增产14.35倍。  相似文献   
16.
皱绒粉蚧(Eriococcus rugosus Wang)为绒蚧属一新种,主害毛竹。危害最大的虫态是孕卵期雌成虫,初孵若虫在5月中下旬,5月23日后为防治该虫的关键时机。1980~1987年,我们对此虫进行了防治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基本上控制了该虫的发生发展。 单株内吸 选择若虫和成虫期,用钻子在竹秆基部打孔,注入农药后用稀泥堵孔,若虫期45%乐胺磷原液和1:1倍2ml,3ml,4ml,5ml防治效果87%以上,40%乐果原液1:1倍2ml,3ml,4ml,5ml效果94%以上,50%杀虫脒效果只有50%,成虫期40%乐胺磷原液和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仪征市枣林湾生态园的现状分析,提出了枣林湾生态园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仪征江滩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长江内滩和外滩2种立地条件造林试验,对I-69,I-72杨的生长量,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杨树是适宜于江滩发展的好树种,在滩田一般8-10年即可成林,每公顷年收入9000-15000元。在外滩则要推迟2-3年成材,每公顷收入4500-6000元,明显高于芦苇的收入。同时对改善该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皱绒粉蚧(Eriococcus rugosus wang)属蚧总科,绒蚧属。我市现有毛竹林4,500多亩,受皱绒粉蚧为害较重的成园毛竹林达1,000多亩,严重地影响竹林的正常生长。1980—1984年,我们在青山蚕桑场进行了此虫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现将资料整理于下: 一、寄主及危害 皱绒粉蚧在我市主害毛竹,亦能危害刚竹。 此虫以若虫寄生于1—2年生竹嫩梢叶鞘内,初期每叶鞘可寄生多头,最后成活只1—2头。被害后的嫩梢先发黄,抽新梢少,严重受害的枯死,一般受害的竹林,出现霉污  相似文献   
20.
在松褐天牛的成虫期进行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选择20%的苦头碱、15%的吡虫啉胶囊、8%的绿色威雷,进行松树注药或喷洒防治,均能较好地控制该虫的蔓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