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我场基本情况乌市养禽场是地处乌市近郊的一个大型的集约化鸡场。生产规模为商品蛋鸡10万,种鸡2万。有高级、中级畜牧、兽医师8人,熟练的养鸡技术工人300余人,有相配套的笼养蛋鸡和平养种鸡设施,采用先进的养禽设备和世界优良蛋鸡品种伊莎褐,是一个开放式的比较现代化的集约化养鸡生产系统。二、我场鸡场的生产经营环节和鸡群周转情况首先从本场的孵化室接回1日龄雏鸡,经过140大的育成期转入成鸡舍,进行饲养管理,将生产出的鲜蛋上市进入商品流通领域,成鸡达到505日龄时,作为商品鸡更新投入  相似文献   
12.
13.
以转基因抗虫棉(GK12、33B)及其亲本对照(SM、5415)为材料,利用稀释平板法和基于rRNA基因PCR扩增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研究了棉田土壤中细菌数量和群落结构在转基因棉种植第一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棉田土壤细菌数量随棉花生育期逐渐增加,于花铃中期达到最大值,转基因棉与其亲本之间细菌数量差异不显著。放线菌数量随生育期变化较小,转基因棉与其亲本之间在花铃中期出现显著差异。DGGE结果显示,转基因棉和亲本都存在丰富且相似的条带,聚类分析表明大多数转基因棉和亲本间条带相似性达80%以上,根据不同的生理期分成2个簇;主成分分析表明转基因棉和亲本细菌群落结构没有显著差异,但在不同生育期存在一定差异,表明生育期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与聚类分析结果相吻合。研究结果初步说明转基因棉对棉田土壤细菌数量和群落结构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辣椒起源于南美洲,16 世纪传入中国。辣椒的营养价值高,在保健、美容、食品、医药、制暴等行业均有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栽培面积逐渐增加、目前位居我国蔬菜作物之首。辣椒栽培过程中会遭受各种病害的侵袭,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通过化学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措施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虫为害,但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抗病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是将来取得突破的发展方向。近年来,辣椒抗病分子育种机理取得了重要成果,尤其是抗病分子机理取得一系列成果。 分子育种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首先必须找到分子标记,分子标记分为基因标记、构建分离群体进行连锁分析获得的标记以及通过大量材料测序进行关联分析获得的标记;二是基因工程育种,前提是分离获得抗病基因,然后将抗病基因导入到经济性状优良的育种材料中,或者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或基因沉默技术使负向调控的基因发生突变,从而提高植株抗病性。该文从辣椒抗病性分子标记及其辅助选择、辣椒抗病分子机理、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抗病辣椒种质(抗病毒病、抗青枯病和抗疫病)等方面进行综合介绍,并对辣椒抗病分子育种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辣椒红色素包括辣椒红素和辣椒玉红素,是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后期产物,是红色辣椒成熟果实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近年来辣椒红色素及其生物合成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中较系统地介绍了辣椒红色素的作用、影响因素、分子标记、基因定位、基因表达、生物合成路径、结构基因的功能鉴定、生物合成和降解、储存调控、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生物生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园林作为私家庭院的附属空间,对古代女性的教育及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以《增评补图石头记》中的园林画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古籍文献,对清代私家园林与女性教育的关系进行总结。研究发现:清代女性在园林中接受的教育主要为自然科学教育、智力体育教育、生活技能教育和文化审美教育等。  相似文献   
17.
察口色是中兽医诊断家畜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兽医古籍中对此有不少专论。《元亨疗马集·脉色论》说:“凡察兽病,先以脉色为主”,“口色,验疾之所也”,“色脉者,医之准绳也,疾之龟鉴也”。由此可见,察口色对于诊断疾病是相当重要的。然而古今兽医著作中,对察牛的口色,都缺乏系统的、专门的论述,而往往笼统地将其与马属动物的察色法合并一起予以叙述,因而含混不清。察牛的口色究应察那些部位?与其它家畜的口色有何异同?察牛的口色是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