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8篇
林业   42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绥江县退耕还竹后续产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对云南省绥江县退耕还竹、竹林资源、加工企业现状调查基础上,剖析了当前绥江县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退耕还竹后续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2.
自然保护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途径,区域范围内划定、建设和布局自然保护地是关键。文章以云南省11类373处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采用GIS与数据库空间建模工具分析其空间格局,结果认为,云南省各自然保护地之间交叉重叠情况较为突出,而保护空缺情况也同时存在;全省目前保存较好的原始林为224.5万hm2,但受保护率仅为64.6%。  相似文献   
33.
34.
采用文献计量的原理和方法,对1984~2013年我国以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发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发表的学术论文共8 811篇,年平均293.7篇,论文数量总体上表现为随时间推移而增长均势;发表的学术论文作者总数为27 416人,合作度为3.111 6,合著率达75.88%;基金项目资助发表论文4 231篇,占48.02%,随时间推移呈增长趋势;论文发表主要集中在林业相关的期刊,且影响因子整体偏低;论文共被下载980 166次,被引用49 031次,呈现出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高被引论文共有1 362篇,主要反映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动植物区系与种群结构、社区发展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云南省大河镇工艺利用紫竹林分立地条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工艺利用紫竹林分的立竹度在不同的坡向表现出从阳坡向阴坡逐渐增大趋势,枝下高和高度较大的主要集中在半阳和半阴两个坡向;(2)工艺利用紫竹林分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立竹度呈减少的趋势,而紫竹的立竹度、平均胸径和枝下高从沙、轻、中壤和重壤的不同土壤质地表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3)在四旁地栽植工艺利用紫竹林的立竹度、平均胸径、枝下高和分株全高都大于林地植株。  相似文献   
36.
采用文献计量的原理和方法,对1984~2013年我国基于菊花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发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菊花为研究对象发表的学术论文共2206篇,年平均73.5篇,论文数量总体上表现出随时间推移呈增长趋势;发表学术论文的作者总数7267人,合作度为3.2942,合著率为80.64%;基金项目资助发表论文1024篇,占46.42%,总体上随时间推移呈波浪式稳步上升并趋于平稳;论文发表主要集中在农学、药理学和林学相关的期刊,且影响因子整体偏低;论文共被下载386203次,被引用19551次,整体上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高被引论文共有566篇,反映在菊花的基础研究、栽培技术、药理研究、分析测定、制备工艺、产品开发和贮藏加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7.
从建设美丽云南的角度,分析了美丽云南建设和林业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林业资源的科学利用和有效保护在建设美丽云南和生态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以全面掌握林业资源信息,推进制度建设,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和统筹协调好开发和保护等途径,充分发掘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38.
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象集中活动的栖息地范围,选择莲花塘、小田坝和冷山河3个区域实施栖息地恢复、食源地和硝塘建设等项目,扩大和改善亚洲象栖息地,丰富食物源,引导外溢象群逐步回归保护区内。文中介绍亚洲象种群数量变化情况,栖息地与食源地以及人象冲突现状,阐述项目建设必要性、目标以及建设方案。提出降低森林郁闭度、食源地建设、硝塘建设、监控视频安装等技术措施,并进行了环境、社会和经济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39.
云南作为全球公认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全国唯一有亚洲象分布的省份,将亚洲象的拯救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重点工程。云南省在亚洲象拯救保护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非法贸易得到遏制,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不断推进,安防和肇事补偿机制不断完善,但目前尚存在人象冲突不断加剧,管理与科研能力薄弱,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国际联合保护体系尚未建立等问题。藉此,提出转变发展方式,多措并举缓解人象冲突,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等策略。  相似文献   
40.
以《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2021版)》收录的101种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物种为规划研究对象,分析物种数量与分布现状,总结拯救保护成效与存在问题,从保护体系和科研管理支持体系两大领域进行规划研究并提出保障措施,旨在全面提升云南省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认识水平和关注度,将极小种群拯救保护作为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和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