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4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分析3个橄榄品种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筛选出耐藏性较好的品种为选育优良橄榄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潮汕地区3个橄榄品种(丰玉1号、深洋甜种和一点红)果实为试验材料,置于室温(15~25℃)、湿度60%~80%条件下贮藏,贮藏期间每2 d测定1次果实的呼吸强度、质膜相对透性、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并统计果实的失重率和好果率。【结果】室温贮藏至第8 d,一点红橄榄的好果率仍保持在98%,丰玉1号橄榄仅50%;贮藏至第6 d,丰玉1号橄榄出现呼吸高峰,深洋甜种和一点红橄榄的呼吸强度呈上升趋势,但尚未出现呼吸高峰;整个贮藏期间,3个橄榄品种果实的失重率、质膜相对透性和MDA含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POD活性则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贮藏至第8 d,深洋甜种橄榄的失重率和POD活性最低,一点红橄榄的质膜相对透性和MDA含量最低;PPO活性由高到低为:丰玉1号>深洋甜种>一点红。【结论】3个橄榄品种中,以一点红橄榄的耐藏性最佳,深洋甜种橄榄次之,可将一点红和深洋甜种橄榄远销非产地市场,而丰玉1号橄榄适合产地自销。  相似文献   
52.
对粤东沿海第一重山植被进行踏查,并对主要造林树种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粤东沿海第一重山常见乔木树种共有44种、灌木(含木质藤本)28种、草本(含草质藤本)20种.对11个主要乔木树种按树高年均生长量、胸径年均生长量和冠幅年均生长量进行聚类,共分为3类: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生长最快,树高年均生长量为1.76 m,胸径年均生长量为1.99 cm,冠幅年均生长量为0.90 m;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rlia)和木荷(Schima superba)生长较快,树高年均生长量分别为1.30,1.15和0.96 m,胸径年均生长量分别为0.84,1.31和1.16 cm,冠幅年均生长量分别为0.90,0.57和0.64m;杨梅(Myrica rubra)、珊瑚树(Viburnum odoratissimum)、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大头茶(Gordonia axillaries)、中华楠(Machilus chinensis)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生长较慢,其中马尾松树高、胸径和冠幅年均生长量分别为0.36 m、0.61 cm和0.28 m,其它6个树种树高年均生长量为0.42~0.88 m,胸径年均生长量为0.58~1.35 cm,冠幅年均生长量为0.30 ~0.96 m;以上10个阔叶树种可替代马尾松,作为粤东沿海第一重山造林绿化的优选树种.  相似文献   
53.
橄榄Canariumalbum是我国南方特有的常绿珍稀果树 ,是潮汕地区的主要果树之一。据 1998年统计 ,潮汕地区 (汕头、揭阳、潮州市 )橄榄面积 2 12万hm2 ,其中挂果面积 1 5 7万hm2 以上。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由于橄榄害虫的发生和为害 ,造成落叶、枯梢 ,甚至整株枯死 ,严重影响橄榄树的正常生长 ,产量大幅度下降。为了搞清橄榄害虫的发生为害情况 ,制订防治措施 ,1990年以来 ,我们对潮汕地区的橄榄产区进行了调查 ,并对主要害虫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橄榄害虫种类调查1990年以来 ,采取巡查与定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对…  相似文献   
54.
为了分析潮汕地区橄榄地方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该地区的54份橄榄地方品种(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个ISSR引物在供试品种(系)中共扩增得到49个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占79.59%;供试品种(系)的观察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1.7959、1.4316、0.2631和0.4008;供试品种(系)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介于0.5763~0.9855,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780。聚类结果表明,54份材料形成3个簇,品种(系)间的亲缘关系与来源地以及品种名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55.
通过盆栽试验,采用尿素、过磷酸钙各4个水平共8个处理,研究N、P肥对湿加松幼苗的生长效应.结果表明,尿素和过磷酸钙均对湿加松生长有显著影响;各处理对湿加松地径生长的影响在9-12月差异显著,N-1处理地径最大,P-2处理次之;各处理对冠幅生长的影响在7-11月有显著差异,7月以N-2处理冠幅最大,8-11月则以P-2处理最大;各处理对苗高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对湿加松苗木生物量和植株N、P含量的分析表明,施用一定量的尿素、过磷酸钙可改善植株的养分状况,过量施用则不利于N、P的正常吸收;湿加松苗木最佳施肥组合是每株施尿素6g+过磷酸钙30 g+氯化钾15 g.  相似文献   
56.
选择了无瓣海桑和秋茄2个红树林造林树种,在粤东沿海前沿深水潮汐困难地带(退潮水深20 cm以上、退潮水深为0~20 cm和退潮植地裸露3种立地条件)进行了2年的造林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退潮水位的加深(即海水淹浸程度的增加),无瓣海桑和秋茄幼树的保存率和生长量都逐渐减低。(2)随着生长期的延长,无瓣海桑和秋茄幼树的保存率都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当生长期未超过1年时,幼树生长和成活极不稳定,保存率骤减;当生长期超过1年后,无瓣海桑保存率趋于相对稳定,秋茄保存率继续下降,极难长久保存和定居。(3)无瓣海桑忍耐海水淹浸的能力强于秋茄。在深水位区域,种植红树林可以选择无瓣海桑,而不宜种植秋茄。(4)垫高植地,可以提高红树林植物的保存率。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贮藏温度对余甘子果实采后贮藏期间感官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为其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余甘子果实分别置于5、10、15℃及室温条件下贮藏,测定果实的失重率、好果率及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Vc)、蛋白质和有机酸含量.[结果]贮藏温度对余甘子果实贮藏期间感官及营养品质影响的优劣表现顺序为:5℃>10℃>15℃>室温;余甘子果实贮藏至12d,其水分、可溶性固形物、Vc、蛋白质和有机酸损失均以5℃贮藏的最小;5℃贮藏能使余甘子果实贮藏期延长6~9 d.[结论]低温贮藏能有效延缓采后余甘子果实感官及营养品质的下降,延长贮藏期,且以5℃贮藏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