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8篇
  7篇
综合类   2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欧洲银叶椴种子快速解除休眠的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叶椴(Tilia tomentosa)又名银毛椴、绒毛椴等,为椴树科椴树属植物.银叶椴主产巴尔干半岛,向北可达匈牙利及乌克兰西部,向东经土耳其延伸至叙利亚西北部(北纬约36°30')(唐亚等,1996).  相似文献   
12.
芦竹(Aroundo donax L.)为多年生常绿植物,抗干旱,具一定的耐盐碱能力,适宜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生长。本文结合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的芦竹引种和造林试验以及其它文献资料,简要介绍了芦竹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苗木繁育及造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不同造林模式下土壤盐分和养分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5年生白刺林和新淤地上18年生不同类型林分土壤盐分和养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白刺造林后显著地促进了土壤脱盐,明显地提高了土壤肥力;新淤地上植树造林能有效抑制土壤返盐,培肥地力;不同类型林分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效果没有差异,杨树、刺槐行间混交林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新疆盐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全面调查和样方调查的方法,研究新疆盐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新疆盐生植物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约305种15变种7亚种.分布的一般规律为北疆多于南疆,集中分布于各种山前冲、洪积扇扇缘的地下水溢出带、河流两岸的绿洲外侧和沙漠边缘;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主要受土壤含盐量的制约,物种丰富度及β多样性和土壤含盐量的关系呈二次抛物线型.土壤含盐量在4%左右时盐生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盐生灌木、半灌木和1年生盐生草本植物种类最多,含盐量超过5%~6%时,随含盐量的增加物种丰富度和β多样性呈直线下降,含盐量超过12%时,物种多样性最低,1年生草本植物基本不存在,仅可见到2~4种盐生灌木或半灌木.随土壤含盐量变化,群落中不同生活型植物所占比重有不同的变化趋势,1年生草本植物比重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灌木半灌木植物比重则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加而增加.此外,对几种盐生植被建群种或优势种生态分布特点的研究表明:12种高分布频率盐生植物的耐盐能力和对盐分的适应幅度有很大差异.柽柳、盐穗木、白刺可广泛分布于0.2%~27.0%的盐分范围内,并形成优势群落,盐节木很少见于轻度盐渍化环境,主要分布于含盐量2%以上的重度盐渍化环境,芦苇可分布于含盐量17%以下的生境,盐爪爪、骆驼刺常见于含盐量8%以下的生境,黑果枸杞和花花柴则常见于含盐量6%以下的生境,碱蓬、猪毛菜仅见于含盐量8%以下的生境,琵琶柴一般生长于4%以下的土壤中.在各种植物分布的盐分区间内,柽柳、盐穗木、盐节木、骆驼刺和花花柴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加分布频率直线增加,白刺、芦苇、盐爪爪、黑果枸杞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加分布频率呈抛物线型变化,其中白刺、芦苇在土壤含盐量10%左右分布频率最高,盐爪爪则在4%含盐量附近分布频率最大,而碱蓬、猪毛菜、琵琶柴则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加分布频率呈直线降低.结合野外调查观察结果,对新疆盐生植物群落的形成与演替过程进行了设想,提出新疆盐生植物群落的形成与演替过程实质上就是土壤盐分和水分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或降低.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现状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基于对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受威胁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盐渍生境下野生琵琶柴盐分分布及泌盐特点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干旱盐渍环境下野生琵琶柴泌盐结构、泌盐规律及其与土壤盐分、植物盐分分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生长在硫酸钠盐土上的琵琶柴体内Na 、SO2 -4含量较高 ,其次是Cl-、Mg2 和K ,Ca2 含量最低。在一天之中植物体内含盐量保持稳定 ,叶片盐分离子含量高于枝条。光学显微观察显示 ,琵琶柴叶片具有多细胞盐腺 ,可分泌K 、Na 、Ca2 、Mg2 、Cl-和SO2 -4。其分泌细胞对于离子的分泌作用受到温度及昼夜变化的影响 ,表现为上午的分泌量高于下午 ,白昼高于夜间。盐腺对于不同离子的分泌速率表现为 :对于Cl-的分泌最高 ,其次是Na 和SO2 -4,而对于K 的分泌高于对Ca2 、Mg2 的分泌。但与植物叶片含盐量相比 ,琵琶柴盐腺对于Cl-的相对分泌远高于其他离子 ,分泌的盐分中Na/K比值高于植物体Na/K比值。以上结果表明 ,琵琶柴体内盐分离子含量与土壤盐分离子含量及其自身对于元素的吸收特性有关 ;而盐腺对于盐分的分泌作用在受到温度变化影响的同时 ,对离子分泌具有较高的选择性。琵琶柴对于不同元素的这种选择性吸收及分泌特性对适应盐渍生境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园林学科发展趋势、特点以及主要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构架,即:系统的生态学理论知识,扎实的植物学基础与植物应用能力,熟练的绘图、制图能力,较高的艺术鉴赏与景观设计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根据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架构和园林发展的趋势,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园林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六大模块:园林设计理论课模块、植物科学模块、艺术表现模块、制图技能模块、专业素养模块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模块。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白刺造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白刺是野生灌木,抗性强,能够在重盐碱地上生长;抗干旱,有很好的水土保持效果。选择白刺在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上进行了耐盐能力及其栽培技术的试验。结果表明白刺耐盐能力很强,在土壤含盐量达2 5%时,造林成活率仍可达90%以上,并具有明显的抑盐改土作用。整地能够提高白刺造林成活率,促进生长。造林成功的关键技术措施是在土壤含盐量0 6%以上的造林地上,以两耕两耙法进行整地,造林密度以1665~2505株/hm2为宜,在雨季进行容器苗栽植,控制杂草生长。不同种源的白刺造林结果表明,大义路种源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9.
盐分胁迫对林木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试验研究盐分胁迫对林木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NaCl和NaCl KCl 2种盐分对林木种子发芽率和苗木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随盐分浓度的提高而发芽率逐渐下降 ,幼苗生长呈相同趋势。与复合盐分相比 ,单一盐分对种子发芽和苗木生长抑制作用更强 ,表明K 可一定程度缓解Na 的危害 ,并提出耐盐指数概念  相似文献   
20.
新疆盐渍土分布与盐生植物资源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本文通过对新疆盐渍土资源和盐生植物资源的调查,概括并分析了新疆盐渍土的资源现状、主要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并简要介绍了新疆盐生植物的种类及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