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2篇
  5篇
综合类   25篇
园艺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葡萄抗病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慧娥  郭其强 《园艺学报》2012,39(1):182-190
 近年来分子标记已广泛应用于葡萄辅助育种,大大缩短葡萄抗病育种周期。随着越来越多的抗病基因被逐渐鉴定分离,转基因定向抗病育种也取得初步成绩。本文中综述了葡萄抗病分子育种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所取得成果,对抗病分子育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2.
濒危植物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生命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急尖长苞冷杉是我国二级保护植物,处于易危状态.在西藏色季拉山,对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理论为基础,编制色季拉山阳坡、阴坡及总体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分别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亏损率曲线,以及积累死亡率函数、死亡密度甬数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并分析种群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生长在阳坡、阴坡及总体的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各龄级个体数量均随年龄增长呈直线下降趋势,生境对种群的结构和动态有较大影响,幼苗死亡率阴坡大于阳坡,老龄个体死亡率阳坡大于阴坡;生长在阳坡种群的存活曲线属Deevey-Ⅱ型中的B3亚型,生长在阴坡种群的存活曲线属Deevey-Ⅲ型,总体种群的存活曲线也属Deevey-Ⅲ型;三个生命表中引入的几个函数都能较好地说明了种群的结构和动态变化.研究结果可为该资源的管理及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西藏林芝不同居群桃儿七的表型多样性,为桃儿七种质资源鉴定、保护和利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西藏林芝4个不同居群桃儿七(DWZ、DJC、LZQ和NYG)的12个表型性状进行测定,计算其多样性指数,并对12个性状指标的平均值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4个不同居群桃儿七的叶、茎、果实、种子等表型性状多样性较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0.16~1.76,按其多样性指数排序为叶横径>叶纵径>叶横径/纵径>果横径>果纵径>茎色>种子数>果横径/纵径>种子千粒重>叶被毛=叶裂缺>叶裂深浅;不同居群桃儿七叶片大小变异较大,其次为果实大小和种子特性,叶被毛和叶裂缺变异最小.不同居群桃儿七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依次为DJC=LZQ>NYG>DWZ.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特征值为6.799,贡献率为56.662%,主要由果横径/果纵径、果横径、茎色、叶裂深浅、叶横径、叶纵径决定;第二主成分的特征值为3.024,贡献率为25.200%,主要由果横径、种子数、叶横径/叶纵径决定.相关性分析发现,桃儿七部分性状(叶横径与叶纵径、叶被毛与叶裂缺、果横径/纵径和茎色间)间表现出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4个居群可划分为两大类群,即在欧氏距离9处,DJC居群首先从4个种源中分离出来,归为一类,其余的3个居群归为第二类;在欧氏距离2处,第二类又分为两个亚类,LZQ居群自成一类,DWZ和NYG居群为一类.[结论]西藏林芝不同居群桃儿七具有较高的表型多样性,且表型性状的变异具有间断性.  相似文献   
34.
王贞红  张昆林  赵垦田  郭其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661-18662,18677
[目的]研究CO2增加对榆树、江孜沙棘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研究拉萨半干旱河谷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榆树、江孜沙棘在不同CO2浓度下的光合特性。[结果]在弱光下榆树净光合速率较低,而强光下较高;随着CO2浓度增加,榆树的水分利用效率大幅增加。江孜沙棘对CO2浓度升高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使江孜沙棘同化CO2的能力和对光能利用效率提高,但当CO2浓度超过600μmol/mol时,其光合作用稍有下降。CO2浓度升高后提高了江孜沙棘对水分的利用效率。[结论]榆树和江孜沙棘具有喜光和抗旱性较强的特性,适宜在半干旱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35.
色季拉山4种林型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碳是森林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是其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极其重要组分。森林土壤呼吸时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态变化对全球碳平衡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对藏东南地区森林土壤呼吸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为探讨不同林型土壤呼吸差异及其影响因子,采用Li-8100便携式土壤呼吸测定仪,研究了藏东南色季拉山4种原始森林生态系统(高山灌丛AS、方枝柏SS、杜鹃RF、急尖长苞冷杉AGSF)的土壤碳动态。结果表明:(1)藏东南色季拉山寒温带森林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在日变化方面,CO2的排放通量存在明显的日变化规律,排放通量在白天16:00左右最高,最低值出现在凌晨6:00左右,一天内土壤呼吸作用均呈单峰型曲线变化。季节变化方面,CO2排放的通量的季节变化趋势表现为6月份随着天气转暖和植被生长土壤呼吸作用逐渐增大,7月份气温最高时土壤呼吸作用也达到最大值随后,9月份气温逐渐下降,土壤呼吸作用也逐渐降低。(2)4种森林类型的土壤呼吸速率在植物生长季内与土壤表层(10 cm)土壤温度均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而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较弱。土壤温度是决定藏东南色季拉山土壤呼季节变化的主要因子。该研究为明确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控制提供参考,同时对估算地区碳平衡、评估区域碳源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本文针对我国高校林木种苗学课程的特点,分析了该课程在体系设置与实践环节在体系设置、课程时间安排、材料和实践场地准备等方面存在的弊端,针对授课对象的特点提出了整改思路和实施建议,以实现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知识价值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37.
采用样方调查的方法对3个发生不同年限的藏东南小型泥石流沉积区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水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泥石流沟道沉积区植物群落分别有藏川杨+腺果大叶蔷薇+沿阶草群落、藏川杨+鸡骨柴+苔草群落和藏川杨+高丛珍珠梅+苔草群落3种类型.②发生20a的泥石流沟道沉积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最高.③藏川杨+腺果大叶蔷薇+沿阶草群落中乔木层多样性指数大于草本层,其余群落均为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水平高于草本层,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水平最低.④泥石流沉积区植物群落演替过程表明杨柳科植物为先锋种组成群落贯穿于整个演替进程.  相似文献   
38.
4种柳树苗木叶的PV水分参数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温室内研究了瑞典能源柳C号、2号柳、4号柳和陕北红皮柳苗木的抗旱能力。对其盆栽苗木施行水分轻度胁迫、中度胁迫、重度胁迫及正常(供水)生长4种处理,应用压力室和PV技术测定4种柳树苗木在不同处理状态下的叶组织多项水分参数,以此对其苗木的耐旱能力作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2号柳苗木叶吸收水分的能力最强;4种柳树的苗木均有一定的渗透调节和保持膨压能力,4号柳、2号柳、红柳的苗木能通过增加叶束缚水的含量来实现渗透调节,但其依靠改变苗木叶束缚水的含量来实现渗透调节的作用有限,红柳、4号柳苗木在土壤相对含水量降至61%时,2号柳苗木在土壤相对含水量降至46%时,其叶由束缚水含量所引起的渗透调节作用消失;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红柳、4号柳苗木通过改变叶组织细胞壁的弹性来保持其的膨压,2号柳、能源柳C号的苗木主要靠叶渗透调节来维持其的膨压。水分胁迫能增强红柳、能源柳C号、4号柳苗木保持最大膨压的能力,而降低2号柳苗木维持最大膨压的能力;4号柳能通过提高苗木叶细胞原生质忍耐脱水的能力来适应干旱,能源柳C号、红柳苗木叶细胞原生质耐脱水能力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差,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其耐脱水能力减弱。通过对4种柳树苗木叶组织渗透调节和维持膨压能力的综合比较,其抗旱能力由强至弱依次为能源柳C号、2号柳、红柳和4号柳。  相似文献   
39.
藏东南原始暗针叶林生长季的土壤呼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藏东南原始林生长季土壤呼吸特征,以了解藏东南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过程及其关键驱动因子。【方法】在色季拉山东坡林芝云杉林和急尖长苞冷杉林中各设置典型样地3块,用LI-8100土壤碳通量仪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并取土样测定其理化特性,以此分析2种原始林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结果】(1)林芝云杉林和急尖长苞冷杉林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均呈近似"n"型,日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3.25±0.74)和(2.95±0.62)μmol/(m2·s);不同月份下2种原始林土壤呼吸速率均表现为7月8月6月,同月份下为林芝云杉林大于急尖长苞冷杉林;林芝云杉林土壤呼吸速率对温度的响应较急尖长苞冷杉林敏感。(2)林芝云杉林和急尖长苞冷杉林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均呈极显著指数正相关(R2分别为0.75和0.94),而与土壤湿度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R2分别为0.71和0.79)。(3)林芝云杉林和急尖长苞冷杉林土壤日碳通量与土壤有机碳呈极显著指数正相关(R2分别为0.91和0.82),而与微生物量碳呈极显著指数负相关(R2分别为0.88和0.89)。【结论】西藏暗针叶林生长季土壤呼吸主要受土壤温度和水分调控,也与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0.
光核桃幼苗光合特性和保护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光核桃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其栽植地点选择和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野生种子培育的3年生盆栽光核桃实生苗为供试材料,采用自然干燥法研究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6.2%~32.3%(T1阶段),18.2%~20.6%(T2阶段),10.1%~12.7%(T3阶段)和5.1%~7.7%(T4阶段)时,光核桃幼苗光合特性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光核桃幼苗的净光合速率逐渐下降,在T3和T4阶段下降幅度较大,主要限制因子为气孔导度;在干旱胁迫的T3和T4阶段,水分利用效率(WUE)均值显著高于T1和T2阶段;在水分胁迫的T3阶段,光核桃幼苗的SOD、POD和CAT活性均显著低于T1阶段,且MDA含量显著升高。【结论】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能提高光核桃幼苗的WUE;土壤含水量为10.1%~12.7%时,光核桃幼苗表现为受干旱胁迫显著,这可为光核桃栽植地点的选择和水分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