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9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同种源非洲桃花心木对寒害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1月,广东省经历了2次低温天气.本研究分别于2次降温后(3 ~10℃)和正常温度下(>10℃)采集广州和肇庆2片试验林的非洲桃花心木叶片,测定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5个指标,分析了27个种源对寒害的生理响应模式.结果表明,2次降温均显著提高了非洲桃花心木的REC、Pro含量、SOD和POD活性.相比首次降温,第2次降温后,Pro含量、SOD和POD活性进一步提高,而REC则有所降低,表明植株在2次降温后进一步启动了自身的保护系统.该研究应用耐寒隶属函数值对27个种源进行综合评价,初步选出来自马里(种源10#,20#,22#)和布基纳法索(种源30#,31#,32#)的6个耐寒表现优异的种源.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苯丙烷代谢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在不同加勒比松变种/种源间的差异,本试验以盆栽加勒比松及湿地松苗木为材料,分析了其针叶PAL活性在不同季节及种源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种源效应、环境温度及二者的互作效应均对PAL活性有显著作用,常温下,加勒比松14个种源PAL活性存在显著差异,但与对照湿地松差异较小;自然低温时,湿地松PAL活性显著增加,明显高于加勒比松除16与11外的其它种源,暗示PAL活性可能与加勒比松耐寒性存在一定的关系。进而利用定量PCR分析两个PAL同源基因在其中7个种源中的表达情况,发现常温下Pc PAL2与Pc PAL3的基因表达在种源间差异显著,且Pc PAL2表达与PAL活性高度正相关。本研究为利用PAL活性相关基因筛选加勒比松耐寒性种源,进一步遗传改良耐寒相关性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植物体细胞胚胎(SE)发生作为上世纪中叶以来最强大的生物技术之一,相比其它无性繁殖方法,具有诸多优势。松树是世界上重要的商品林树种,松树SE研究是开展松树育种与繁育的热门领域。文章综述了松树SE的研究历程,对松属树种的SE发生情况进行了归纳;详细阐述了体胚发生技术在松树新品系选育(包括无性系林业及遗传改良)、苗木扩繁、遗传转化及杂种后代胚拯救方面的应用实例,以期为SE技术在松树上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加勒比松异砧高位嫁接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台山市红岭种子园内,以湿地松(Pinus elliottii)精选种子园3个无性系的12 a生树木为中间砧木、加勒比松(P.caribaea)3个变种共17个无性系的新梢为接穗,研究砧木无性系、接穗无性系对接穗嫁接成活率、成活穗条直径、长度生长、雌雄花量的影响。结果显示:3个砧木中无性系B118是嫁接亲和力高的砧木无性系,B2、B6、C4、C5、H10、H17是嫁接亲和力高的接穗无性系。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砧木无性系对成活穗条直径和长度生长都有极显著的影响,其中嫁接在砧木A05上的接穗生长量最大。开花性状方面,在全部的成活接穗中,有18.07%的接穗产生雌球花,6.02%的接穗产生雄花序,成活接穗的雌、雄花量平均值分别为0.67个和1.37条。参试的17个接穗无性系中,有7个无性系的成活接穗共产生了56个雌球花、114条雄花序;砧木无性系间对成活接穗的促花效果存在差异,无性系B118的促花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基于针刺仪测定技术的湿地松木材密度间接选择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木材密度是林木重要的经济性状,在广东湿地松第2轮遗传改良中被列为目标性状之一。本研究比较了针刺仪与传统体积法在评价湿地松木材密度上的效果,分析了湿地松材性与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选育速生优质的湿地松种质提供理论与方法。【方法】以广东省台山市18年生的32个湿地松自由授粉家系为材料,在测定林中对活立木木材阻力与去皮直径进行快速测定;并在同一株树上利用生长锥钻取木芯,以体积法测量木材基本密度。利用Asreml统计软件对研究性状间的相关性、性状的遗传力、选择效率等进行估算。【结果】1)单株木材阻力与木材密度在单株水平上呈表型正相关(0.659),为此建立了利用木材阻力原值预测木材密度的线性回归方程(模型R~2=0.393)。2)木材密度与木材阻力的遗传相关性更强(0.738),二者在家系水平受到中等程度的遗传控制;木材阻力的家系平均遗传力(0.618)高于木材密度的家系平均遗传力(0.410)。利用木材阻力值进行家系水平的间接选择,其间接选择效率为91%。表明可以利用针刺仪法进行湿地松木材密度的间接选择。3)为了消除针刺仪刺入木材过程中由于摩擦引起的阻力值上升趋势,在数据分析前,对阻力值做了校正。校正阻力值的遗传力,其与木材密度的表型与遗传相关无明显提高。4)湿地松的去皮直径遗传力在家系水平为0.596,去皮直径与木材密度和木材阻力无显著的遗传相关性,但表型相关达到显著水平,分别为0.272和0.493。这暗示着,改良湿地松生长性状,不会降低木材的密度。【结论】针刺仪法具有快速、无损、相对准确的优点,可用于湿地松活立木木材密度的间接评价与去皮直径的测定,在湿地松材性与生长性状的遗传改良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在根据木材材性或生长性状选择湿地松优良个体中,为获得较可靠的选择效果,宜采用家系选择+家系内单株选择的合并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6.
湿地松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年度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广东省台山市红岭种子园内由60个自由授粉家系所建立的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子代测定林开展了多年度持续观测,根据其2 a、4 a、6 a、17 a、20 a、22 a生的生长性状数据,分析了该林分的生长表现并估算了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参数。主要结果如下:湿地松子代测定林树高、胸径和材积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3.14%~6.87%、3.87%~5.49%、10.12%~14.62%,年度变化趋势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受中等程度的遗传控制,其单株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27~0.46、0.21~0.38、0.25~0.40,家系平均遗传力分别为0.56~0.74、0.50~0.75、0.56~0.76。总体上生长性状在成熟期(17 a、20 a、22 a生)的遗传力大于在幼龄期(4 a、6 a生)的遗传力; 6 a生树高、胸径、材积与成熟期相同性状的年-年遗传相关系数为0.57~0.74,成熟期树高、胸径、材积的年-年遗传相关系数为0.99~1.00。如果以22 a生材积作为目标性状,4 a生前根据树高,之后根据材积作早期选择,可期望获得较高的选择效益。  相似文献   
17.
2017年第13号台风“天鸽”正面袭击台山,给台山红岭种子园内的湿加松(Pinus ellittii × P. caribaea)无性系种子园造成巨大损失,一半的球果和三分之一的单株遭到严重破坏。经过调查发现,单株的受害类型可以分为两类,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枝干受损,其中主干破裂占受害株的55%,侧枝受损占36.4%,而主干破裂的类型以基部破裂为主;另一种类型表现为根系受损,只占8.7%,包括倾斜、倒伏和连根拔起。不同湿加松无性系的受灾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参与分析的53个无性系中,8个无性系(EHA10-1,EHA11-1,G3-1,G3-3,G5-1,G7-1,S95-20-1 和 S95-20-3)没有遭受风害, 7个无性系(G11-4,G3-4,A05H06-1,B16H02-1,G1-1,G5-4,S95-54-1)受灾率超过80%,说明湿加松的抗风性在基因型间存在差异。跟踪调查2016-2019年湿加松种子园的种子品质,发现台风当年(2017年)的出种率和千粒重不受影响,但发芽率明显降低;台风次年出种率下降,但千粒重和发芽率不变。说明台风影响了球果的发育,但仍可对球果进行采摘利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不同成分促脂剂对湿地松的促脂效果以及对生长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广东地区湿地松的促脂剂,为实际生产中降低采脂成本提供参考。【方法】以广东省台山市红岭种子园的湿地松半同胞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不割脂(T0,生长量对照)、常规割脂(T1,试验对照)和使用不同成分促脂剂T2~T5割脂,促脂剂的主成分分别为K2SO4、萘乙酸(NAA)、苯甲酸(BA)和乙烯利(CEPA)。2018年处理并收集松脂7次,2019年处理并收集松脂6次,在处理前收集1次不使用促脂剂的本底产量,所有产脂量和生长量均进行每木测量。【结果】2018年分析结果显示,家系效应和处理效应都极显著(P<0.01),二者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前2次促脂效果极显著,增脂率超过135%,而第3次促脂效果有所下降,到第4次时只有T5的脂产量高于对照,但也未达到显著水平,第5~7次T2-T4均没有显著的促脂效果,仅T5依旧保持19%以上的增脂率。7次收集总脂产量显示T5促脂效果最好,增脂率为51.73%。2019年分析结果显示,家系效应在第1次收集不显著(P...  相似文献   
19.
磷素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之一,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化合物的成分,在植物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自然界土壤中缺磷已经成为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之一。本文结合国内外植物营养遗传的最新进展, 就木本植物利用土壤中难溶性磷的遗传特性、耐低磷胁迫的适应机制、以及木本植物磷高效性状的遗传改良等进行述评,希望对今后定向培育磷高效性状的木本植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春,在广东省广州市北部山地营建了1块非洲桃花心木种源试验林,包括5个布基纳法索种源,1个中国海南种源。通过5个年度的观测,评价参试种源在广州山地的生长表现和耐寒能力。试验结果如下:①非洲桃花心木是造林容易成活的树种,造林成活率为97.35%,第二年的保存率为95.59%;②非洲桃花心木耐寒能力较差,冬季霜冻会导致部分树木的叶片甚至枝条冻伤,但冻害致死的比例仅为1.84%;③在耐寒能力方面,海南种源的耐寒能力最低,来自布基纳法索的5个种源中,高纬度的北部种源其耐寒能力强于低纬度的南部种源;在生长方面,生长量最大的为海南种源,其6a生平均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为329.57 cm和3.80 cm,其次为布基纳法索的南部种源,北部种源生长较慢;④根据生长量、耐寒能力及干形等指标,评选出优良个体27株,其平均树高441.58 cm,平均胸径5.95 cm,树高、胸径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8.54%和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