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5篇
农学   7篇
  12篇
综合类   5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山西省通道绿化带社会服务功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道绿化带社会服务功能评价过程存在广泛模糊性。为减少由于信息的模糊性带来的不确定性,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运用模糊数学思想评判山西省通道绿化带的社会服务功能,评价结果:山西省高速路通道绿化社会服务功能综合评价为优,国道绿化带为良,省道绿化林带在良和可之间。建议加强绿化树种的管理,且以植物及其配置形式展示地方文化特色,对山西省通道绿化林带工程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2.
以文冠果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通过对灭菌剂种类及灭菌时间、外植体采集时间、基本培养基类型、BA浓度、糖源种类和浓度等文冠果腋芽诱导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建立了文冠果茎段外植体高效腋芽诱导技术体系。结果表明:(1)用于外植体表面灭菌的最佳灭菌剂为0.1%HgCl2,最佳灭菌时间为4min;(2)外植体的最佳采集时间为4~5月,此阶段采集的外植体易于灭菌,成活率高;(3)腋芽诱导的最佳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4)当MS培养基中添加1.0mg·L-1 BA和0.2mg·L-1 NAA时,腋芽诱导率最高,达92.25%;(5)腋芽诱导的最佳糖源为蔗糖,最佳浓度为30g·L-1;(6)光照培养比暗培养更有利于文冠果的腋芽诱导及生长。  相似文献   
43.
关帝山中高山山地混交林结构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师法自然的原则,以现有混交林理想林分为模板,采用典型样带调查法收集数据,对关帝山林区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中高山地带次生天然混交林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林分的树种组成结构,确定了桦木混交林、落叶松混交林和云杉混交林三个混交林类型,进一步对其树种组成合理性、年龄结构完整性、林下更新情况和林分结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对混交林和对应优势树种纯林的林分蓄积量进行了比较分析,从多个角度论证了三个混交林结构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三个混交林结构模式及其主要技术指标,可以作为类似地区混交林营造和经营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44.
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景观生态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其应用前景非常广泛。针对景观生态学的课程特点,阐述了景观生态学的教学现状,结合近年来全国高等院校景观生态学课程的普及和学科专业背景不同的现实,在分析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生态学、林学、园林、城市规划、风景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旅游管理等专业开设景观生态学课程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实践教学环节调整、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提高了景观生态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庞泉沟河岸带落叶松林的土壤氮素空间格局进行分析,了解河岸带全氮、铵态氮、硝态氮的储量以及氮素的空间格局,为河岸带对河流氮素的净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1)土壤表层氮素含量较高,土壤中全氮、铵态氮、硝态氮空间异质性明显,并且氮素在土壤层之间、高地连续体上存在不规则的垂直格局和水平格局。2)在高地连续体上,河岸带土壤全氮与硝态氮呈显著正相关(r=0.613),全氮与铵态氮呈正相关(r=0.114),全氮与与河岸带宽度呈负相关(r=-0.075),铵态氮与硝态氮呈负相关(r=-0.004)。土壤氮素格局受多因素影响,氮素的形态与含量主要受地形、林分、降水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文峪河上游3个河段6种不同生境条件下群落优势种组成及其密度结构,结果表明:1)青杄林河段植被处于演替顶级或近顶级阶段,受人为干扰极小,是一种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2)白桦林河段植被如能避免或减少人为干扰,河岸带有可能向白杄林方向演替,高地森林则会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针阔混交林阶段;3)农田河段河岸带植被已基本退出自然演替序列,高地华北落叶松林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7.
晋北风沙特点、防风林带结构及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北风沙区防风林带结构不合理、效益低下,风沙严重地段土壤风蚀量可达120~135 m3/hm2.为对防风林带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研究在分析晋北害风发生规律、风沙性质和表层土壤机械组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防风林带设计的关键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晋北风沙区距地面1 m高的起沙风速为3.2 m/s,全年1 m高度92.1%害风风速为3.2~6.4 m/s,且集中出现在10月至翌年5月.(2)影响防风林带效益的主导因子为林带疏透度,晋北风沙区林带疏透度为0.3时,林带的有效防风距离最大,可达到林带高度的13.8倍.(3)以新疆杨、合作杨、油松和樟子松为主要树种营建防风林带时,林带最大间距分别为221,193,83.110 m.(4)晋北风沙区害风具有分散性.害风风力率能综合体现害风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害风风力率最大时的林带走向为防风林带最佳走向.  相似文献   
48.
为了解华北落叶松林叶片化学计量特征和养分重吸收效率与N素供应的关系,以24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水平(0,8,15 g/(m~2·a))连续6年的野外氮添加控制试验,测定氮添加后华北落叶松成熟叶片、凋落叶片和林分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成熟叶片C含量在年际间差异显著(P0.05),氮添加显著增加成熟叶2016—2018年的C、N含量,降低2018年的P含量,导致2018年N/P在轻度氮添加下比对照增加20.20%,重度氮添加下增加34.43%,2018年N/P在重度氮添加下出现峰值20.50,表明氮添加在一定程度上驱动该林分生长的P养分限制;凋落叶中的C、N、P含量及化学计量在年际间和氮添加处理下均呈显著差异(P0.05),氮添加显著增加凋落叶2016—2018年的C含量、C/P和N/P,显著降低2016—2018年的P含量;2016—2018年,轻度氮添加下NRE(氮重吸收效率)和NRE/PRE(氮重吸收效率/磷重吸收效率)显著降低,氮添加下PRE(磷重吸收效率)显著增加;相关分析表明,NRE与凋落叶N含量,PRE与凋落叶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和-0.772;氮添加显著增加土壤有效氮的含量,降低土壤pH(除2016年)和速效磷含量。氮添加导致华北山地针叶林树木生长受不同程度的P养分限制,推测氮添加驱动的林分受P限制可能与该区土壤养分初始状况有关,为全球气候变化下森林的养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9.
本文对隰县试区河沟流域山水沟水平阶整地的新造林地,设置固定观测样点,分别不同坡度、坡向和坡位对0~50cm土层水分状况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晋西南残塬沟壑区半干旱区不同条件下的水分差异及其动态,找出了造林关键时期浅层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在造林技术上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0.
文章以山西省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为研究对象,借鉴多年的研究结论,遵循高等级公路绿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并以地理气候区划、地形特征和公路等级为依据,对山西省主要高等级公路的植物树种和配置模式进行了调查、分析和优化,并提出相应的绿化模式设计,旨在为今后高等级公路的绿化工程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