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篇
  10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选用8个小型西瓜亲本为试材,采用完全双列杂交Griffing配合力分析方法Ⅳ配制杂交组合28个,对小西瓜果实的主要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各亲本材料相互比较LSD的差异显著性,以S-7、S-1、S-5、S-2亲本品种均达到5%显著性水平和1%极显著性水平;对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间MS作F测验,果实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同一亲本品种在不同组合中对单瓜果实的影响差异显著;正交组合配合力分析均值以X1最大为6.53,其次是X28为6.4167,X14最小为2.483;正交组合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值比较,均值S-7最大为1.725、其次是S-1为1.56944、再次S-5为0.125;组合一般配合力效应比较以X26最大为3.0528、其次是X5为2.8972、再次X21为2.425。正交组合特殊配合力以X1最大为1.072、其次是X19最小1.0083;组合看X1为1.072、X21为1.0083、X28为0.9972特殊配合力最大;S-7、S-1、S-5亲本材料的单果质量是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较高的材料、LSD的差异显著性,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2.
近年来宁夏旱砂西瓜产区嫁接栽培迅速发展,但砧木品种繁杂。为筛选出适宜宁夏的旱砂西瓜嫁接砧木品种,选用10个南瓜砧木品种,观察了不同砧木对旱砂田西瓜生长、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宁砧1号、宝根103、金城雪峰嫁接的旱砂西瓜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42 470.37 、41 877.78、41 844.44 kg/hm2。宁砧1号嫁接的旱砂西瓜果皮硬度、果肉硬度、果实纵径最高,皖砧2号、宝根103、思状7号嫁接的旱砂西瓜果皮较厚,金城雪峰嫁接的旱砂西瓜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总糖含量最高,宝根103嫁接的旱砂西瓜果实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总酸含量均高于其他砧木,宁砧1号嫁接的旱砂西瓜果实Vc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砧木。综合考虑认为,砧木品种金城雪峰、宝根103、宁砧1号对提高旱砂西瓜品质和产量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3.
于蓉  田梅  董瑞  王志强  郭松  郭守金  刘声锋 《园艺学报》2013,40(12):2545-2546
 ‘宁农科3 号’西瓜是以自交系M621-4 为母本,自交系F417-9 为父本配制成的一代杂种。 果实椭圆形,果皮墨绿色,覆蜡粉,果肉红色,中心糖11%,中边糖梯度小,口感风味俱佳,果皮硬度 高,耐贮运。平均单瓜质量7.5 kg。植株生长势强,抗病性强,抗逆性强,坐果性好,果实发育期34 d 左右。适宜于北方露地种植,特别适合在宁夏和甘肃压砂地种植。  相似文献   
84.
依据压砂西瓜生产的现状,研究目的为提高植株整体的抗病能力及产量。方法采用多“宁硫酸铜钙”、“美派安克菌丹”、“爱根诺助剂”、“五氯硝基苯”等几种药剂对西瓜进行喷雾处理。测定其对西瓜幼苗某些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几种药剂处理后,爱根诺助剂处理与相应的对照相比表现最佳,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增加根系活力、促进幼苗生长。通过从西瓜的营养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进行综合判断,讨论认为几种药剂处理有利于西瓜的壮苗培育,可有效的降低枯萎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85.
长期不同施肥紫色水稻土磷的盈亏及有效性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研究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全磷、有效磷 (Olsen-P) 对磷素盈亏的响应,为西南紫色水稻土区科学施用磷肥提供依据。 【方法】 以四川遂宁34年 (1982—2015年)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平台,试验设8个处理,即不施肥 (CK)、氮肥 (N)、氮磷肥 (NP)、氮磷钾肥 (NPK)、有机肥 (M)、有机肥 + 氮肥 (MN)、有机肥 + 氮磷肥 (MNP) 和有机肥 + 氮磷钾肥 (MNPK),分析了土壤磷素盈亏与全磷、Olsen-P的变化特征。 【结果】 不施磷肥 (CK和N) 作物每年从土壤中带走磷约13.22 kg/hm2,且维持在较低的变化水平;单施有机磷肥处理 (M与MN) 作物携出磷量比不施磷肥提高了约1.73倍,磷素携出量呈增加趋势;施用磷肥 (NP、NPK、MNP和MNPK) 作物携出磷量在41.71~45.62 kg/hm2之间,吸磷量随时间呈下降趋势。不施磷肥土壤磷素常年处于亏缺状态,施磷土壤磷素年均盈余量为8.76~88.79 kg/hm2,有机无机磷肥配施磷盈余量大于单施有机肥和单施无机磷肥,随施肥年限的延续磷盈余量呈上升趋势。土壤中磷含量随磷盈亏而变化,施用无机磷肥或有机无机磷肥配施土壤全磷和Olsen-P增量与磷盈亏呈显著正相关,而不施磷或单施有机磷这种响应关系不明显;土壤每盈余磷100 kg/hm2,NP、NPK、MNP和MNPK处理土壤中全磷分别增加0.14、0.16、0.015和0.018 g/kg,Olsen-P分别提高15.76、17.19、1.96和1.85 mg/kg。 【结论】 土壤磷素有效性随土壤磷素盈亏而变化,与加入磷素形态密切相关,西南紫色水稻土单施无机磷肥提升土壤磷含量的速率大于施用有机肥。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掌叶木种子千粒质量、出仁率、含油率和籽油脂肪酸等经济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及变异规律,评估并筛选最优生物柴油原料种源。【方法】以广西乐业、田林、凤山、环江和贵州独山5个种源掌叶木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千粒质量和出仁率后,采用索氏抽提法分别测定种子、种仁和种皮含油率,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籽油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对种子经济性状间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各种源进行聚类分析;基于脂肪酸燃料特性因子对各种源进行评估。【结果】1)各种源间的种皮含油率差异不显著,千粒质量、出仁率、种子和种仁含油率差异均极显著(P<0. 01),此5个性状在种源间变异系数均值为13. 7%,其中凤山种源除种皮含油率外,千粒质量(210. 02 g)、出仁率(68. 89%)、种子含油率[43. 23 g·(100 g)-1]和种仁含油率[56. 56 g·(100 g)-1]均最高。2)掌叶木籽油含有14种长链脂肪酸,包括6种饱和脂肪酸、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和3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平均质量分数高达94. 08%,种源间变异系数仅为0. 53%; 8种主要脂肪酸(质量分数>1%)占籽油脂肪酸组成的98. 19%,它们在种源间的变异系数均值为7. 21%,其中神经酸平均质量分数(7. 8%)排在已知含有神经酸木本植物第4位。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含油率与种仁含油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 <0. 01,R=0. 997);除亚麻酸外,主要脂肪酸间均呈较多的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这些脂肪酸按碳链长度22划分为2大类群,群内各组分相互促进,群间反促进;千粒质量与亚麻酸、出仁率与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种子含油率与棕榈酸、亚油酸、芥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均呈极显著相关(P <0. 01),相关系数分别为-0. 983、-0. 964、0. 964、-0. 998、-0. 981、0. 995和0. 976;种子经济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不显著。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个种源被分为3组,其中,乐业和独山2个种源聚为一组,田林和环江2个种源聚为一组,凤山种源单独聚为一组。5)掌叶木籽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须分离木焦油酸和神经酸,且不能满足冷滤点-10℃要求,凤山种源各项评估数值均为最优。【结论】掌叶木种子千粒质量、出仁率、种子含油率和种仁含油率等经济性状在种源间存在丰富变异;籽油经济利用价值较高,籽油低温流动性较好,主要脂肪酸质量分数在种源间离散程度和变异幅度均较小,性状稳定;种子经济性状受地理-气候因子影响不显著,在种源间具有随机变异的特点,且广西凤山为最优生物柴油原料种源。  相似文献   
87.
为提高木本粮油植物掌叶木不同种源种子及籽油性状的综合评价结果准确性和评价方法的优选,指导掌叶木优良种源筛选和良种选育,该文构建了一套综合评价模型,对广西乐业、田林、凤山和环江以及贵州独山5个种源掌叶木种子及籽油相关的14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离差最大法、熵值法4种单一方法进行评价排序,并对4种方法的评价结果采用均值、Borda、Copeland共3种组合方法进行评价排序,均通过肯德尔和谐系数一致性检验后确定最终评价排序;采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对最终评价排序与4种单一方法评价排序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筛选最好单一评价方法。结果表明:4种单一评价方法下种源排序虽存在一定差异但通过了肯德尔和谐系数一致性检验;3种组合评价排序均相同,各种源最终评价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凤山、乐业、独山、环江、田林。最终评价排序与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离差最大法和熵值法等4种单一方法评价排序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数值分别为1.00、0.90、1.00、0.90,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所得种子千粒质量的权重值均列各指标首位。因此,基于4种单一评价方法和3种组合评价方法的综合评模型为多种源掌叶木种子及籽油性状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排序结果;从易用、简便和有效性角度,掌叶木种子及籽油性状的最优单一评价方法为熵值法,评价中最重要的指标为种子千粒质量,凤山种源掌叶木种子及籽油性状最优。研究结果可为掌叶木种质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种子及油脂领域综合评价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8.
针对四川省稻田生态系统中镉(Cd)污染突出的问题,以轻度Cd超标稻田治理为目标,开展阻控稻米积累Cd的施肥技术研究。通过大田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铁肥种类及施用方法对水稻籽粒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铁肥处理均增加了四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其中硫酸亚铁追肥喷施显著增加了Y两优的产量(6.67%,P0.05),EDDHA-Fe底肥土施及追肥喷施显著增加了德粳1号的产量(13.33%~14.32%,P0.05)。不同铁肥施用方式中,EDDHA-Fe喷施处理对四个水稻品种的稻米Cd含量降低幅度最大(20.87%,P0.05)。不同时期喷施铁肥结果来看,以孕穗期、扬花期和灌浆期各喷施一次EDDHA-Fe处理的稻米Cd含量最低。四个水稻品种的秸秆Fe含量与稻米Cd含量呈直线性负相关。扬花期喷施铁肥稻米中Fe含量增加最多,稻米/秸秆Fe含量比值远高于稻米/秸秆Cd含量比值,这表明水稻中Fe由植株向稻米转移的速率远高于Cd。水稻稻米Fe含量与稻米Cd含量呈二元函数关系(P0.05),在较低含量时,水稻籽粒中Cd的含量随着Fe含量的上升而上升,当到达一定程度时,水稻籽粒中Cd的含量随着Fe含量的上升而下降。研究表明,水稻籽粒中的Cd受秸秆中Cd和铁肥施用方式和类型的影响,通过合理施用铁肥可以降低镉轻度污染土壤中稻米Cd含量。  相似文献   
89.
园林专业综合实习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实习对于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总结了园林综合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如何组织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提出了共性与个性的计划安排和相应的改革方案。以期对高校园林综合实习课程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90.
罗非鱼精养池塘陆基微循环工厂化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陆基微循环生态养殖技术对5个尼罗罗非鱼池塘的节水节能效果、水质影响与机理和养殖效益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183 d养殖周期内,陆基微循环生态养殖技术试验组的平均日换水率为1.4%,比对照组节水减排74.7%(P0.01);试验组主要水质因子均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与对照组相比除p H和NO3-浓度无显著差异外,Tur、TAN、NO2-、COD等浓度均具有极显著差异;同时,蓝藻相对密度较小(P0.01)。与对照组养殖池塘相比,试验组的出池体重、净产量、生长速度分别高13.8%(P0.05)、38.7%(P0.01)和14.4%(P0.05),饲料系数降低12.3%(P0.05),净增利润1.4397万元/hm2。结果表明,罗非鱼精养池塘陆基微循环工厂化生态养殖技术具有显著的节水、减排、环保与节能效果,同时还兼备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和易于推广等优点,是为一种生态健康高效的精准池塘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