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4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水土壤植株和稻米中双草醚残留分析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样品中双草醚采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提取,提取液用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洗涤,水相酸化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建立了双草醚在田水、土壤、植株和稻米中残留量的H PLC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当添加浓度为0.01~1.0m g·kg-1时,样品中双草醚的平均回收率为81.02%~95.54%,变异系数为3.89%~8.66%。水样、土壤、植株和稻米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2m g·L-1、0.01、0.01、0.01m g·kg-1。  相似文献   
42.
杀菌剂Triadimefon和Cd对水生生物的联合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试验方法研究了Triadimefon和Cd对水生生物浮萍和彭泽鲫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Triadimefon和Cd对浮萍的联合毒性IC50值为9.19mg·L-1,对浮萍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随浓度增加显著增强。联合作用对彭泽鲫LC50值为18.78mg·L-1,说明浮萍要比彭泽鲫更为敏感。在模拟的3种水生环境中,联合毒性影响顺序如下:浮萍为自来水>河水>蒸馏水,彭泽鲫为蒸馏水>自来水>河水。  相似文献   
43.
二氯喹啉酸及其代谢体在3种土壤中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二氯喹啉酸及其代谢体在红壤、河潮土和紫泥土中的吸附行为,采用3种吸附方程对测定结果进行了拟合,并研究了3种土壤中有机碳吸附常数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氯喹啉酸及其代谢体在3种土壤中的吸附适宜用Freundlich经验方程描述;3种土壤中二氯喹啉酸的吸附大小顺序依次为红壤、紫泥土、河潮土,代谢体的吸附大小顺序依次为紫泥土、河潮土、红壤;二氯喹啉酸在土壤中的吸附自由能变化为11.18kJ/mol,代谢体的吸附自由能变化为14.63kJ/mol,表明二氯喹啉酸及其代谢体在土壤中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44.
[目的]建立稻田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样品中氟环唑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为正确评价氟环唑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情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125 g/L氟环唑悬浮荆在水稻及其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情况.[结果]氟环唑的最小检出量为5.0×10-11 g,最低检测浓度田水为0.005 0 mg/kg、土壤为0.012 5 mg/kg、植株为0.025 0 mg/kg.当添加浓度在0.025 0~1.000 0 mg/kg时,氟环唑在不同样品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8.5% ~ 101.1%,标准偏差为2.0% ~9.0%.氟环唑在田水、稻田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消解遵循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平均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55、15.00、4.50 d.[结论]氟环唑在稻田田水、土壤、植株中消解均较快,属于易消解农药.  相似文献   
45.
张宇  郭正元  林毅青  张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44-12045,12047
[目的]研究二氯喹啉酸在水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方法]选择湖南、广西2地的水稻田为试验对象,于2010、2011年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二氯喹啉酸在水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结果]二氯喹啉酸在环境样品中的最低检出限为0.01 mg/kg。当添加浓度在0.05~1.00 mg/kg时,回收率范围在80.40%~111.38%,变异系数为1.24%~5.83%;二氯喹啉酸在稻田土、稻田水及水稻植株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方程C=Coe-kt;二氯喹啉酸在湖南和广西省水稻植株中的2年平均半衰期分别为2.54、2.43 d,稻田水中为3.05、2.70 d,稻田土中为6.03、9.30 d。[结论]该研究为二氯喹啉酸在水稻田中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6.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以中华大蟾蜍蝌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一种混配除草剂中的两种有效成分氰氟草酯和精噁唑禾草灵对蝌蚪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结果表明,精噁唑禾草灵对蝌蚪的毒性大于氰氟草酯。氰氟草酯对蝌蚪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3.08、40.33和38.20mg·L^-1,精噁唑禾草灵对蝌蚪24、48和96h的LC50分别为8.17、7.40和6.85mg·L^-1。氰氟草酯和精噁唑禾草灵共存对蝌蚪24、48和96h联合毒性的相加指数AI分别为-0.39,-0.33,-0.30,均表现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47.
1991~1992年研究了好年冬主要成分卡巴噻吩的残留降解规律.在自然条件下,卡巴噻吩会迅速转化为卡巴呋喃和3-羟基卡巴呋喃.因3-羟基卡巴呋喃降解慢而成为主要残留物.20%好年冬乳剂稀释1500~750倍喷湿柑桔树叶,30d后收获的柑桔(果皮和果肉),食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8.
含三唑磷农药废水的光降解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含三唑磷废水光氧化降解的可行性研究表明,直接光解可有效提高含三唑磷水样的可生化性,经6h光照后,水样的BOD5/COD由0.22提高到0.70;添加H2O2对光解效果有一定改善作用,投加量达到75mg/L时,水样的COD去除率由零投加时的20%提高到40%,但过量投加对处理效果没有进一步促进作用,同时比较了在曝气和不曝气两种条件下采用UV,UV/H2O2,UV/Fenton,UV/类Fenton等4种工艺对三唑磷废水的处理情况,结果表明,UV/H2O2,UV/Fenton,UV/类Fenton工艺较单纯UV工艺对水样的COD去除效果有显著提高;曝气能促进光解效果,特别对UV/Fenton工艺作用更为显著,光解水样2h后,曝气条件下的COD去除率可从不曝气条件下的30%提高到80%。  相似文献   
49.
稻壳中残留的噁霉灵用丙酮溶液提取,浓缩至干用乙酸乙酯定容,用配有NP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测定。糙米残留的噁霉灵用丙酮溶液提取,浓缩,经乙酸乙酯萃取,用进配有NP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测定,DB-FFAP色谱柱;温度(℃):进样口:230;柱温:200;检测器:230;气体流量(mL/min):氮气:2;氢气:3.5;空气:50;尾吹:5。进样量:1μL;外标法定量,方法简单、准确,精密度和重现性良好,回收率范围为80.43~103.18%,变异系数2.27~4.05%,  相似文献   
50.
好年冬在柑桔及土壤中的残留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992年研究了好年冬主要成分卡巴噻吩的残留解规律,在自然条件下,卡巴噻吩迅速转化为卡巴呋喃和3-竣工羟基卡巴呋喃,因3-羟基卡巴呋喃降解慢而成为主要残留物,20%好年冬乳剂稀释1500-750倍喷湿柑桔树叶30d后收获的柑桔食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