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1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28篇
  20篇
综合类   115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郭瑞  王义平  吴鸿 《林业科学》2012,48(3):122-127
森林凋落物层的节肢动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森林健康关系密切.基于凋落物层的节肢动物的生态功能、群落结构组成和生物学特性,简要概述其作为指示生物的理论基础;主要选取弹尾目弹尾虫、鞘翅目步甲和膜翅目蚂蚁等节肢动物的生态特性、均匀度和丰富度等生物多样性指标,讨论凋落物层的节肢动物与森林健康间的密切关系;总结适宜作为指示生物的主要节肢动物类群,包括9目、12科,及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介绍最新的选择用于评价森林健康指示生物的方法-IndVal法,该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生境间物种频率高低评价森林健康状况,简便易行、准确度高.同时,以凋落物层的节肢动物作为指示生物评价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为案例进行分析,并指出以森林凋落物层的节肢动物作为指示生物监测和评价森林健康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多种指示物种建立综合指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22.
临床上大部分抗血小板药物存在继发性出血等副作用,亟需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是介导血小板聚集的主要物质,文章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是否抑制ADP或AA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和活化。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鼠血小板活化组、阿司匹林干预后血小板活化组、FGF-21高、中、低剂量干预后血小板活化组。给药干预后提取各组血小板,分别用ADP或AA处理,观察处理后血小板聚集情况以及P选择素和血栓素(TXB2)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正常鼠血小板经ADP或AA处理活化后,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升高,血浆中P选择素和TXB2含量明显上升;与正常鼠血小板经ADP或AA处理活化后相比,经阿司匹林和FGF-21干预后分别经ADP或AA处理活化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下降,血浆中P选择素和TXB2含量显著下降;FGF-21干预组经ADP或AA活化后,血小板聚集率、P选择素和TXB2含量下降水平呈明显剂量依赖性。目前国内外尚未发现FGF-21对血小板聚集与活化作用的相关报道,研究首次证明FGF-21具有抑制ADP和AA诱导血小板聚集和活化作用及明显的抗血凝作用,填补FGF-21在抗血凝研究领域空白,为开发安全有效的抗血凝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红菜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7个红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var. purpurea)种质进行了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从2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条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通过ISSR-PCR扩增后,共检测到83个位点,平均每引物扩增出近8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有80个(96.39%)。扩增产物片段大小都在100~2 000 bp,相似系数在0.47~0.90。当相似系数在0.72时,可将47份红菜薹资源分为7类。等位基因数平均多样性指数(I)为0.481 0;基因多样性0.322 2;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1.975 9;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59 9。红菜薹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为净化红菜薹同名异种、同种异名的市场乱象,确定红菜薹种质资源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红菜薹资源的利用和育种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
研究不同光质处理后红肉桃果实成熟期果肉的色泽、类胡萝卜素组分及其含量的变化,以红肉桃品种半斤桃为试验材料,于盛花后40 d分别进行不同光质纸袋(黄色单层袋、外黄内黑双层袋)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作为对照.果实成熟时测定半斤桃果实单果质量、硬度、果肉的色差、类胡萝卜素组分及其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照度和光谱处理对半斤桃果实成熟期果实的硬度、果肉色泽、果肉β-隐黄质、α-胡萝卜素含量均没有影响,而对果实的单果质量影响不同,其中50%照度、20%蓝光、50%红光(黄色单层袋)处理可提高果实的单果质量,0照度、0光谱(外黄内黑双层袋)处理对果实单果质量没有影响.不同的照度和光谱处理对半斤桃果实成熟期果肉叶黄素、β-胡萝卜素含量的累积有一定的影响.其中0照度、0光谱(外黄内黑双层袋)有利于叶黄素含量的累积,主要与红光密切相关,相关系数达-0.99;不利于β-胡萝卜素含量的累积,主要与蓝光密切相关,相关系数达0.80.此外,50%照度、20%蓝光、50%红光(黄色单层袋)能提高了半斤桃果实成熟期果肉玉米黄素含量,但与光质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5.
对新疆奇台县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从该地区采集马铃薯种植区病薯块茎及根际土壤,利用植物组织分离法、稀释涂布分离法分离菌株,并检测致病基因txtAB、nec1、tomA,结合小萝卜幼苗法和小薯片法测定菌株的致病性;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5-51和B4K3-21具有txtAB致病基因;小萝卜幼苗抑制率分别为73.55%、77.20%,能使小薯片表面变褐,坏死;菌株K1-4和T6同时具有txtAB、nec1、tomA等3种致病基因,小萝卜幼苗抑制率分别为80.86%、77.42%,均能使小薯片和萝卜片表面变褐、坏死且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生物学测定发现菌株K1-4、T6、5-51、B4K3-21能以D-葡萄糖、α-乳糖、蔗糖、D-果糖、肌醇、D-甘露醇为单一碳源,以L-赖氨酸、甲硫氨酸、酪氨酸为单一氮源,经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K1-4、T6、5-51与Streptomyces galilaeus(MK 424308.1)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率为99.86%,菌株B4K3-21与Streptomyces euro...  相似文献   
26.
外源山梨醇对桃苗叶片基因表达网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源山梨醇对桃叶片基因表达网络的影响。【方法】采用100 mg·L~(-1)山梨醇溶液喷施桃幼苗,以清水喷施为对照。转录组测序,分析山梨醇处理样品中成熟叶(喷施山梨醇)和幼叶中(未喷施山梨醇)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转录组测序表明,成熟叶(喷施山梨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数多于幼叶(未喷施山梨醇)。成熟叶中与胁迫相关的基因表达上调,次级代谢物代谢通路发生变化。幼叶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发生改变。一些与环境应激相关的基因在成熟叶和幼叶中表达均上调,与离子平衡、细胞内脂质代谢相关的一些基因表达均下调。【结论】山梨醇喷施后,成熟叶中胁迫响应机制启动,影响次级产物代谢。当相关信号传递到幼叶后,碳水化合物代谢平衡发生相应变化,响应相关刺激。基本明确了桃对高浓度外源山梨醇溶液喷施的响应过程及涉及的代谢通路。  相似文献   
27.
分析了当前国内农机管理与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现状,同时阐述了农机管理要点,最后总结了一些有效的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策略。旨在有力推动农机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8.
海洋沉积物中的微生物是自然界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分,在维持环境与海洋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海洋沉积物微生物的研究中,细胞裂解率低、片段不够完整等问题导致无法高效地提取微生物的总DNA片段.本实验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CTAB-SDS-冻融DNA提取法进行优化.根据单因素的实验结果,选取溶菌酶含量、65℃水浴时间、蛋白酶K含量作为影响因子,利用Box-Behnken进行实验设计,将DNA浓度作为响应值,进行DNA提取方法的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发现:当溶菌酶含量为1.13 mg/mL、65℃水浴时间为100 min、蛋白酶K含量为0.21 mg/mL时,DNA提取效果达到最好.验证实验表明:优化后提取DNA的实际值与理论值相近,具有可行性,优化后提取的DNA片段在纯度、浓度方面高于优化之前.  相似文献   
29.
蔬菜中毒死蜱农药残留现状和禁用后监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绍兴市抽检蔬菜中毒死蜱农药残留现状,提出毒死蜱农药禁用后应对的措施及建议,保障绍兴市蔬菜基地上市产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30.
数控温室下红花槭的嫩枝扦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花槭为不易扦插成活的树种,其扦插对环境、插穗的木质化程度等条件要求较高。该研究利用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温室环境信息与温室决策控制系统的嵌合,实现对空气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的控制,以提高红花槭的嫩枝扦插成活率。结果表明,红花槭的扦插深度以5 cm生根效果最好。8月下旬,红花槭插穗生根率最高,达82.3%,5月次之。生根效果以基质含水量为65%、80%的处理最高,扦插后期,应适当降低基质水分。红花槭嫩枝以100 mg/LABT1#或200 mg/LNAA浸泡6 h为最佳。试验结果可以直接指导红花槭温室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