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7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6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简述竹类植物育种现状,分析毛竹形态多样性,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竹类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出发,提出了毛竹优良无性系育种工作中的分子辅助手段问题,具有提出了毛竹无性系分子辅助选择育种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22.
FORCYTE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模拟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Kimmis教授的森林经营理论--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一个经营管理以及模拟模型FORCYTE-11机理、安装、使用和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23.
为了探讨开花麻竹的营养动态变化规律,对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开花前后营养分配格局及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未开花麻竹枝、秆中氮元素含量最高(分别为74.40%、54.32%),叶中钾元素含量最高(54.45%);开花前期麻竹枝、叶中钾元素含量最高(分别为45.81%、47.85%),秆中氮元素含量最高(76.12%);开花盛期麻竹枝、秆中氮元素含量最高(分别为2.35%、62.88%),叶中钙元素含量最高(34.84%)。麻竹开花前后,枝中氮元素含量差异极显著,磷元素含量差异显著,秆中氮、钙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叶中钾元素含量差异极显著,钙元素含量差异显著。综合麻竹各器官营养元素,钾、钙、铁等元素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4.
核桃早实基因的RAPD标记及其序列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确定RAPD标记OPB-08900与核桃早实基因的遗传距离,对该标记测序,分析其序列特征。【方法】以核桃早实优系绿园和晚实、速生优系绿丰及绿园×绿丰杂交组合的154株F1杂种后代材料的DNA为模版,OPB-08(5′-GTCCACACGG-3′)为引物,PRAD-PCR技术检测与核桃早实基因相关的RAPD标记OPB-08900在供试亲本和F1群体的分离状况,Haldane函数计算遗传距离;对OPB-08900 DAN片段克隆测序;DNAMAN软件分析序列酶切位点,BLAST分析序列同源性。【结果】RAPD标记OPB-08900在早实亲本绿园上标记带出现,在70株早实后代的69株上出现;但在晚实亲本绿丰上该标记带未出现,在84株晚实后代中有82株未出现;供试杂交群体早实和晚实性状的分离比例符合1﹕1的分离比例,RAPD标记OPB-08900与核桃早实基因共分离,OPB-08900与核桃早实基因的遗传距离为1.99 cM,序列全长958 bp,该标记应记为OPB-08958,GenBank序列号为DQ673614;有36个限制性内切酶对OPB-08958序列有97个酶切位点, OPB-08958序列和植物基因组序列没有同源性。【结论】核桃的早实性状受多基因控制,RAPD标记OPB-08958与核桃早实基因之一相连锁,其DNA序列为核桃基因组所独有。  相似文献   
25.
初步探索出一种简易而准确的测报樟树叶部株虫害率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樟树大苗、樟林、东西向行道樟、南北向行道樟、樟孤立木5种林类的一套精度较高的模型,以供生产、教学和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6.
大岗山毛竹扩张对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碳储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时空替代法对江西大岗山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扩张对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碳储特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扩张导致常绿阔叶林逐渐演变成毛竹林,森林生态系统总的碳储量由267.94 t/hm2减少到226.75 t/hm2,减少了15.37%,其中植被碳储量由93.26 t/hm2减少到8...  相似文献   
27.
亚热带毛竹竹材化学特性变异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亚热带毛竹竹材化学成分变异和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对21个毛竹居群的9项竹材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方差分析表明:除热水抽出物含量和10 mg/L NaOH抽出物含量外,不同居群间竹材各化学成分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冷水抽出物、乙醚抽出物、木素、多戊糖、灰分和SiO2这6项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异达到极显著水平(F>F0.01,P<0.01),苯醇抽出物含量的变异达到显著性水平(F>F0.05,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竹材化学成分含量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较弱,仅极端低温与乙醚抽出物(r=-0.599,P<0.01)和木素(r=-435,P<0.05)呈显著负相关.并讨论了毛竹竹材化学特性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8.
竹子是重要的森林植物类型。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可以从基因水平对竹类作物进行研究,从2009年GeneID为8223103的NCBI第1个竹子基因登录,截止2015年底,已有6462个竹子基因成功登录,分布于竹亚科3个族的33个属的50个种。相比2014年,新增2519个基因,分布于14个属的20个种,文章调查分析了这些基因的描述、类型以及基因参考序列的情况,年度更新了2014年版“竹子基因调查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29.
非洲竹区竹种类、资源与产业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不考虑无天然竹类分布的欧洲,世界可划分为亚太、美洲和非洲3大竹区。非洲竹区的竹类少有研究。结合在马达加斯加的实地考察,经整理,非洲有竹类植物71个种、2个品种,其中草本竹类13个种,木本竹类58个种、2个品种;原产竹类52个种、1个品种,引进竹类19个种、1个品种。文中总结梳理了非洲竹类的繁殖培育、资源保护、利用与贸易等现状。  相似文献   
30.
以少穗竹为研究对象,利用IMAGING-PAM对其进行了荧光成像诱导等研究,结果表明:①:从荧光诱导曲线,Y、qP和rETR值均很低,后均逐渐达到稳态.其中Y、rETR、qP均为一直升高并达到稳态变化趋势一致,NPQ则有一个先升高再降低逐步达到稳态的过程.②根据快速光曲线的拟合可以得到少穗竹Ik=145.273 4、α=0.200312、rETRmax=29.1.③少穗竹各荧光参数存在着大小不一的异质性,除PSII最大量子产量Fv/Fm、吸光系数Abs以外,其他参数均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其中PSII实际量子产量Y、光化学淬灭qP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PS/5O的变化基本一致,而非光化学淬灭NPQ/4的变化与前三者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