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6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篇
  6篇
综合类   67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41.
木荷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建辉  金则新  李钧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857-4858,4860
在利用ISSR技术对木荷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的试验过程中,对影响PCR扩增效果的一些因素诸如模板DNA用量、引物用量、牛血清白蛋白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4×dNTP浓度、Mg2+浓度以及退火温度等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化,确立了可用于木荷ISSR-PCR分析最适宜的PCR反应条件:10lμPCR反应体积中,1×Taq酶配套缓冲液(10 mmol/L Tris-HCl,pH值9.0,50 mmol/L KCl,0.1%TritonX-100),0.75 U Taq DNA聚合酶,1.5 mmol/L MgCl2,0.2 mol/L 4×dNTP,6 pmol引物,2 mg/ml牛血清白蛋白,10 ng模板DNA;适宜木荷ISSR扩增的退火温度为56.3℃。  相似文献   
42.
用LCA4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青钱柳的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暗呼吸速率(Rd)、气孔阻力(rs)等的日进程,并结合其环境因子分析影响青钱柳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青钱柳光合速率日进程是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经分析“午休”的原因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影响青钱柳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和大气CO2浓度。  相似文献   
43.
浙江省仙居县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初步统计,浙江省仙居县约有种子植物有142科,616属,1 347种(含种以下分类单位)。其中裸子植物约5科,10属,14种;被子植物约有137科,606属,1 333种。该区系中优势科明显,20种以上的科有18个,虽只占科总数12.68%,但占总属数的56.01%和总种数的59.76%。本区系植物成分较为复杂,5种以下的少型属和单型属有562个,占属总数的91.23%。仙居种子植物区系属的成分中,温带分布型占比例较高,占53.08%;热带分布类型也有相当的比重,占44.57%;中国特有属有13个,占2.36%。国家首批保护的植物14种。  相似文献   
44.
以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抗铜、抗铅微生物比例作为评价指标,对位于浙江台州路桥峰江的废旧金属拆解地土壤进行了微生物状况评价,并分析了重金属化学指标与相应微生物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废旧金属拆解地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较对照土壤有明显下降,具体表现为随土壤重金属含量增加,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总数下降,抗性微生物比例增大,其中细菌对重金属的毒性最敏感,放线菌其次,真菌最不敏感。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指标与土壤重金属含量、土壤pH及土壤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其中有效铜与土壤细菌数量成极显著正相关;有效铅与土壤真菌数量成极显著负相关;土壤全铜含量与放线菌数量成显著负相关,与土壤细菌数量成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中抗1mmol·L-1铅、2.5mmol·L-1铅及1mmol·L-1铜微生物成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铅含量与土壤真菌数量成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抗1mmol·L-1铅微生物比例成极显著负相关,但与土壤中抗1mmol·L-1及2.5mmol·L-1铜微生物比例成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5.
对千岛湖姥山岛次生林的群落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千岛湖姥山岛天然次生林有蕨类植物3科3属3种,裸子植物3科4属4种,被子植物34科62属84种。其中,双子叶植物30科56属77种,单子叶植物4科6属7种。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8种类型,以热带、亚热带分布最多,其次是温带分布,再次是世界广布;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13类,以热带性成分为主,也兼有相当比例的温带性成分。根据Raunkiaer的生活型统计,该群落的生活型高位芽植物最多;群落中叶的性质以小型、单叶、草质、非全缘为主。群落垂直结构可以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相似文献   
46.
以野芝麻(Lamium barbatum)DNA为模板,利用单因子试验分别对影响野芝麻ISSR-PCR反应的Mg(2+)浓度、BSA(小牛血清蛋白)、DNA、Taq DNA聚合酶、4 ×dNTP和引物的浓度进行了优化,并通过梯度PCR确定试验的退火温度,最终确定野芝麻最佳的反应体系及PCR扩增程序为:10μL体系,其中包括1×Buffer、Mg(2+),2.5 mmol/L、BSA10 mg/mL、模板DNA15 ng、Taq DNA聚合酶1.5U、4×dNTP0.4mmol/L、引物15pmol;扩增程序:94℃变性5 min;94℃变性30 s,55.2℃退火45 s,72℃延伸1.5 min,共35个循环;72℃再延伸5 min反应终止.利用优化后的反应条件筛选出10个ISSR引物,并对野芝麻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2.08%,Nei指数为0.1717,Shannon信息指数为0.2381,说明野芝麻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该体系建立了标记位点清晰、反应系统稳定、检测多态性能力强、重复性好的扩增条件.  相似文献   
47.
浙江天台山七子花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与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施时迪  白义  金则新 《土壤学报》2009,46(2):326-333
2000年4月至2001年4月逐月对浙江天台山七子花林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初步分析凋落物、季节、海拔等因素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蜱螨目(57.06%)和弹尾目(21.21%)为七子花林的优势类群,膜翅目(4.72%)、双翅目(3.65%)、综合纲(2.74%)、寡毛纲(2.68%)和鞘翅目(2.57%)为常见类群。(2)七子花林各样地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在5月份和11月份都表现为峰值,在7月份至8月份的干热期个体数量明显下降。(3)处于中海拔地区(780m)呈共优群落的七子花林样地土壤动物的密度最大、类群数最多、多样性指数最高。(4)各样地土壤动物在土层中的垂直分布表现出明显表聚性特点,然而,在7月份至8月份的干热期,出现底层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多于表层的逆分布现象。  相似文献   
48.
云锦杜鹃自然居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金则新  李钧敏  顾奇萍 《园艺学报》2006,33(6):1263-1267
 利用ISSR技术对浙江省境内的5个云锦杜鹃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12个引物共检测到170个位点, 其中多态位点150个, 多态位点百分率P (% ) 为88.24%。物种水平的Shannon信息指数( I) 为0.4317, Nei指数( h) 为0.2848, 表明物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很高; 而居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低, P%平均为48123%, I平均为0.2682, h平均为0.1818。AMOVA分子差异分析显示40.03%的变异存在于居群间, 59.97%的变异存在于居群内, 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明显。居群间的基因流较低, 为0.8824。居群隔离、自交衰退可能是导致云锦杜鹃居群间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5个居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755。聚类显示, 括苍山居群和天台山居群组成一组, 凤阳山居群和百山祖居群组成另一组, 干坑居群单独成一组。  相似文献   
49.
珍稀濒危植物夏蜡梅总生物碱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居群的夏蜡梅营养器官总生物碱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了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不同海拔高度夏蜡梅不同营养器官均含有生物碱,总生物碱含量以叶片最高,其余器官的含量均较低,叶片的总生物碱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营养器官,而其它营养器官之间差异均不显著。②阳坡的夏蜡梅叶片总生物碱含量显著高于阴坡,其余器官在阴、阳坡之间的含量差异不显著。③7个居群夏蜡梅叶片总生物碱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变化范围在1.468 1%~2.557 6%之间,平均为2.158 0%。④通径分析显示,土壤氮含量对夏蜡梅叶片总生物碱含量起正相关作用,土壤磷含量起负相关作用。而有机质、海拔、土壤pH值均可以间接通过土壤氮含量对叶片总生物碱含量起正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50.
以山茶基因组DNA为材料,测试山茶ISSR扩增的最适退火温度,并采用单因素试验,测试了模板DNA量,Mg2+浓度,dNTP浓度,BSA浓度,引物用量,Taq酶用量等6个因素对山茶ISSR扩增的影响。结果显示:山茶ISSR扩增的最适退火温度为56.3℃;适宜的扩增体系为:10μL PCR反应体积中,1×Taq酶配套缓冲液(10 mmol.L-1Tris.HCl pH 9.0,50mmol.L-1KCl,0.1%Triton X-100),2 mmol.L-1MgCl2,0.6 mmol.L-14×dNTP,2 mg.ml-1BSA,16 ng模板DNA,10 pmol引物,0.5 U Taq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