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6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篇
  6篇
综合类   67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金则新  李钧敏  陈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521-5522
对不同样地香果树叶片的鞣质、生物碱、皂甙、绿原酸、总黄酮、总酚和游离蒽醌等7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①香果树叶片中均含有这7种次生代谢产物,其次生代谢产物总量以干坑最高,大盘山次之,庐山最低。其大小顺序为干坑>大盘山>华顶山>括苍山>钱江源>庐山。②7种次生代谢产物在不同样地的含量不同;其中,鞣质以大盘山样地最高,生物碱、总黄酮、游离蒽醌的含量以庐山样地最高,皂甙、绿原酸的含量以括苍山样地最高,总酚的含量以干坑样地最高。③不同样地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生物碱、游离蒽醌与总黄酮之间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游离蒽醌与生物碱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游离蒽醌与总酚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④系统聚类分析显示,6个样地可聚为3类,大盘山、华顶山、钱江源、括苍山聚成一类,庐山、干坑分别单独成一类。  相似文献   
72.
玉兰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和OS30P便携式叶绿素荧光仪,于201 1年7月下旬晴朗天气对玉兰(Magnolia denudata)叶片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进行测定,并与其伴生植物山胡椒(Lindera glauca)、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华东野核桃(Juglans cathayensis var.formosana)的日均净光合速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夏季,全光照环境下玉兰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午间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玉兰叶片第1个峰值出现在10:00,净光合速率达到10.21 mol/(m2 ·s),第2个峰值出现在14:00,净光合速率达到9.64 μmol/(m2·s).胞间CO2浓度(Ci)的变化基本与净光合速率相反,中午胞间CO2浓度增加,表明净光合速率午间降低主要是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玉兰的日均净光合速率比华东野核桃、云锦杜鹃低,比山胡椒高.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均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12:00值最低,表明在中午强光下,玉兰叶片光合作用受到暂时抑制,但光合机构并没有受到损伤.  相似文献   
73.
采用改进的SDS法提取山鸡椒基因组DNA,利用单因素试验对ISSR反应体系中的Mg<'2+>浓度、dNTP浓度、模板DNA用量、Taq DNA 聚合酶用量、BSA浓度、引物用量进行筛选和优化,得出了适用于山鸡椒ISSR分析的扩增条件:10μl PCR反应体积,1×Taq酶配套缓冲液(200 mmol/L Tris·HCl,pH值8.8,100 mmol/L KCl,1%Triton X-100,100 mmol/L(NH<,4>)<,2>SO<,4>,15 mmol/L MgCl<,2>),0.8 U Taq DNA聚合酶,16 ng模板DNA,6 pmol引物,0.3 mmol/L dNTP,1.75 mmol/L Mg<'2+>.利用优化反应体系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2个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的引物对21个山鸡椒个体的DNA进行扩增,共得到107个位点,其中,91个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5.05%,Nei指数为0.361 3,Shannon信息指数为0.522 1,表明山鸡椒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74.
分析了ISSR-PCR体系中Mg2+、dNTP和BSA浓度,以及模板DNA、引物和TaqDNA聚合酶用量等6个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建立了适合于台湾水青冈ISSR-PCR扩增的反应体系:10μL PCR反应液中,含10 ng DNA,1.5 mmol.L-1Mg2+,0.125 mmol.L-14×dNTP,1×TaqDNA聚合酶配套缓冲液(10 mmol.L-1Tris-HCl,pH值9.0,50 mmol.L-1KCl,0.1%Triton X-100),0.6 UTaqDNA聚合酶,2 mg.mL-1BSA和3pmol引物。应用优化的ISSR-PCR体系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2个稳定性好,重复性高的引物,对22株台湾水青冈个体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优化的ISSR-PCR体系完全适合于台湾水青冈的ISSR分析。  相似文献   
75.
应用LCA-4型光合测定系统,在自然条件下,对花榈木(Ormosia henryi)叶片光合作用日进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花榈木的净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呈现“双峰”型,有“午休”现象;暗呼吸速率日进程亦呈“双峰”曲线.胞间CO2浓度日变化曲线与净光合速率基本相反,在午间出现1个峰值.气孔阻力曲线呈现“U”型,在早晚两个时间段变化幅度较大.通过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与各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得到最优化方程:Y=8.033 6+0.001 1X1-0.074 5X3-0.318X4(复相关系数R=0.997 1,F=171.606 6,显著水平P=0.0007,剩余标准差S=0.141 2).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和气温是影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影响大小的顺序为: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  相似文献   
76.
不同生境夏蜡梅营养器官总酚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国家2级保护植物夏蜡梅(Calycanthus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生境中夏蜡梅各营养器官的总酚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了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夏蜡梅各营养器官均含有总酚,3个样地均以叶片的含量最高,根的含量次之,一年生枝、二年生枝、茎的含量较低.叶片的含量是根的2倍.(2)夏蜡梅阴坡的叶、根、一年生枝等器官的总酚含量显著高于阳坡.(3)7个样地夏蜡梅叶片总酚含量为1.0004~1.2878 g·kg-1,平均为1.2464 g·kg-1,其高低顺序为前坑>大雷山Ⅱ>白水坞>大雷山Ⅰ>双石边>大明山Ⅱ>龙塘山.(4)通径分析显示,土壤有机质、氮、pH值对夏蜡梅叶片总酚含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7.
青钱柳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探  金则新  李钧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450-6451
采用改进的SDS法提取青钱柳基因组DNA,测试青钱柳ISSR扩增的最适退火温度,并采用单因素试验,测试了模板DNA、Mg2+、dNTP、BSA、引物\Taq酶6个因素对青钱柳ISSR扩增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退火温度为56.3℃;适宜的扩增体系为:10μlPCR反应体积中,1×Taq酶配套缓冲液浓度为(10 mmol/LTris.HCl,pH值9.0,浓度为50 mmol/LKCl,0.1%Triton X-100),12 ng模板DNA,浓度为1.5 mmol/LMgCl2,浓度为1.0 mmol/L4×dNTP,1mg/ml BSA,15 pmol引物,0.75 UTaq酶。  相似文献   
78.
天台山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DNA总量的分布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天台山8种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DNA总量分布的特性及其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生化活性和土壤其它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土壤的发育程度等对土壤微生物DNA总量分布影响较大。此外,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C和土壤呼吸速率对土壤微生物DNA总量分布的直接作用和它门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间接影响较显著。在所测的8种土壤理化因素中,土壤微生物DNA总量分布对土壤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9.
云锦杜鹃林根际微生物及其生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边才苗  金则新 《土壤学报》2004,41(6):949-953
通过对不同林型云锦杜鹃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的养分状况、微生物区系、生化作用强度和酶活性等研究 ,结果显示 ,土壤细菌功能群与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有密切的联系 ,在光照和通气条件好的归云洞种群 ,云锦杜鹃的根际效应明显。在黄经洞和永字亭种群 ,由于植被盖度高 ,土壤空隙度低 ,土壤接触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低 ,根际对土壤毒素转化能力弱及土壤腐殖质化过程缓慢 ;加上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多 ,指示了土壤性质的恶化。因此 ,修剪上层树种和清理箬竹等可以阻止云锦杜鹃的衰退  相似文献   
80.
采用改进的SDS法提取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基因组DNA,利用单因素试验对ISSR反应体系中的Mg2+浓度、dNTP浓度、模板DNA用量、Taq DNA聚合酶用量、BSA浓度、引物用量进行筛选和优化,得出了适用于牛膝ISSR分析的扩增条件:10 μL PCR反应体积,1×Taq酶配套缓冲液(200 mmol/L Tris·HC1,pH值8.8,100 mmol/LKCl,1% TritonX - 100,100 mmol/L( NH4) 2SO4,15 mmol/L MgCl2),1.5 UTaq DNA聚合酶,2 mg/mL BSA,15 ng模板DNA,10 pmol引物,0.5 mmol/L dNTP,2.0 mmol/L Mg2.利用优化反应体系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2个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的引物对24个牛膝个体的DNA进行扩增,共得到85个位点,其中74个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7.06%,Nei指数为0.330 3,Shannon信息指数为0.490 5,表明牛膝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