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1.
IBA处理对朝鲜崖柏硬枝插穗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朝鲜崖柏春季即将生长的枝条为插穗,采用IBA相同质量浓度与不同处理时间和不同质量浓度对插穗进行浸泡处理,观测其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IBA质量浓度为200 mg·L~(-1)处理2 h的生根效果最好,平均生根率达到79.3%,平均生根指数为1.257,与其他处理比较,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400 mg·L~(-1)处理1 h的插穗各项生根指标最差,平均生根率仅为26.7%,平均生根指数为0.127,400 mg·L~(-1)质量浓度的IBA处理1 h就可显著抑制插穗生根。  相似文献   
22.
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油脂和植物蛋白,富含多种营养元素。目前,国民对大豆需求旺盛,然而我国优质大豆品种不足,为此必须加大对其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大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是大豆种质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笔者对大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提出目前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3.
24.
用RP-HPLC法测定人参茎叶皂苷粉中人参皂苷Re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对人参茎叶皂苷含量的测定只限于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对单体皂苷含量测定较少。本文用反相HPLC法测定了人参茎叶皂苷粉中人参皂苷Re的含量。色谱柱为Shim -packclc-ODS柱 (0 1 5m× 6 0mm ,,5μm)。流动相为 0 0 5 %磷酸 :乙腈 (4∶1 ) ,检测波长 2 0 3nm ,流速 1 2ml/min ,柱温 38℃。测得人参茎叶皂苷粉中人参皂苷Re含量为1 6 85 %。  相似文献   
25.
林下参人工种植培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我国林下参发展历史及其特征和鉴别,文章从林下参的起源、发展、性状特征、生态规律及林下参与野山参的功效、形态,它们之间的区别,文章还阐述了林下参的特征和鉴别方法,目的在于促进林下参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6.
人参、西洋参病害分为地上部病害和地下部病害。无论地上部或地下部都存在着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是由病菌侵染造成的 ,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于田间管理不当或自然灾害的损伤造成的。人参地上部侵染性病害主要有黑斑病、疫病、炭疽病、褐斑病、猝倒病等 ;人参地上部非侵染性病害主要有日灼病、冻害卷叶、风害叶片皱缩等 ;人参地下部侵染性病害主要有菌核病、锈腐病、立枯病、根腐病、细菌性烂根等 ;人参地下部非侵染性病害主要有缓阳冻害、烧须、红皮病等。人参害虫约有 6 0种 ,有害动物类有 5种 ,它们分别隶属九个目 ,二十六个…  相似文献   
27.
【目的】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以Glu-A3c、Glu-B3b、Glu-D3c为背景,明确不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对面团流变学特性、贮藏蛋白组份含量和面包加工品质作用大小。【方法】在新疆乌鲁木齐和石河子种植以澳大利亚小麦品种Aroona作为轮回亲本培育的近等基因系(NILs),并测定其粉质仪、拉伸仪、贮藏蛋白组份含量和面包加工品质等参数。【结果】HMW-GS对延展性效应不显著,对面团强度效应大小为Glu-D1>Glu-B1>Glu-A1;就单个亚基对而言,7+9、17+18和5+10面团强度最大;亚基组合1、7+9、5+10具有最大面团强度,2*、7+9、2+12和1、7+9、2.2+12具有最好的延展性。HMW-GS对不溶性谷蛋白聚合体百分含量(%UPP)效应大小为Glu-D1>Glu-B1>Glu-A1;就单个亚基对而言,7+9、17+18和5+10的%UPP最高;亚基组合1、7+9、5+10具有最高的%UPP。HMW-GS对面包总分效应大小为Glu-D1>Glu-A1>Glu-B1;就单个亚基或亚基对而言,1、2*、2+12和5+10具有最高的面包总分;亚基组合1、7+9、2+12面包总分最高,1、7+9、5+10次之,null、7+9、2+12最低。【结论】在相同LMW-GS(Glu-A3c、Glu-B3b、Glu-D3c)背景下,HMW-GS对面团强度、%UPP和面包加工品质影响较大,对延展性影响较小;单个亚基或亚基对1、2*、7+9、17+18和5+10对小麦品质影响较大;亚基组合1、7+9、5+10可作为品质改良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28.
介绍了无公害畜产品的概念、铜仁地区生猪生产的区域优势及生猪生产质量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9.
从茶叶产业的内容要素多样性看,当前茶叶生产企业经营过程中,能够从多个角度切入,积极探索合适自身的发展方向。互联网环境下,茶叶生产企业经营管理与常态化管控都面临转型优化的时代环境,除了要转变发展理念,也要注重将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相结合,构建适合企业发展的经营方案与成本管理策略。本文从茶叶生产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契合背景分析出发,着重探究适合茶叶生产的融合措施。  相似文献   
30.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长白山区野生刺五加种群资源现状、群落特征及种群数量进行研究,分析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主要灌木物种的重要值及种群个体数量估算,结果表明:野生刺五加种群主要分布在阔叶红松林、蒙古栎林、杂木林和云冷杉林群落内,阔叶红松林内种群区域分布频度最大,部分区域已形成优势群落。云冷杉林内乔、灌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R)均为最高,灌木层生态优势度指数(SN)、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W)最高,而丰富度指数D2和Hurlbert种间机遇指数(H)最低。杂木林内丰富度指数(D1、D2)最高,蒙古栎林内Hurlbert种间机遇指数(H)最高,说明云冷杉林内刺五加群落相对较为稳定,而其他林内由于人为采挖严重,群落相对不稳定。刺五加在阔叶红松林的灌木层占有较高重要性,重要值最大,其大小依次为阔叶红松林杂木林云冷杉林蒙古栎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