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林业   18篇
综合类   4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22.
对延吉市帽儿山坡下和坡中的人工林赤松(Pinus densiflora)的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坡下人工林赤松的弦向、径向和体积干缩率比坡中小;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拉和抗压强度、横纹弦向和径向抗压强度,坡中材高于坡下材;气干密度、弦向和径向抗剪强度、弦向和径向抗劈力,均坡下材高于坡中材;坡下和坡中人工林赤松的气干密度、径向和体积干缩率、顺纹抗压强度、横纹弦向和径向抗压强度、弦向和径向抗剪强度差异达0.01显著水平,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弦向抗劈力差异达0.05显著水平,弦向干缩率、顺纹抗拉强度、径向抗劈力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3.
为了使漆酶能更有效地应用于制造无胶竹材人造板,添加不同金属离子盐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通过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测定在漆酶处理竹材的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研究不同的添加剂对漆酶活化竹材产生活性氧类(ROS)自由基的影响.结果表明:Cu2+对漆酶活化竹材的自由基反应有明显激活作用;Fe3+、Fe2+对漆酶活化竹材的自由基反应有一定激活作用;K+、Mg2+对漆酶活化竹材的自由基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EDTA对漆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4.
天然赤松根径与立木材积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布于延边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391 株天然赤松解析木资料,分析回归了赤松根径与立木材积的相关关系,并运用拟合不足检验法,确定了最佳模型.  相似文献   
25.
本文采用动态可比性林木分级法,研究了东北东部天然赤松林的种群结构.根据天然赤松林种群的立木结构特点将其分为A、B、C三种类型.分析了立木结构类型对种群生产力的影响,并针对每种类型提出了经营意见.  相似文献   
26.
目前延边林业生产中仍在使用1975年编制的《吉林省立木材积表》中的东部次生林区针叶树一元立木材积表。我们利用338株样木资料,采用树高曲线法检验了上述材积表对延边赤松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存在较大误差,为此用平均实验形数法拟合出新的材和方程:V=0.9×10-1-15066.1×10-6(D+11.5)+5958.8×10-7(D+11.5)2,编制了天然赤松一元立木材积表。  相似文献   
27.
28.
刨切微薄竹的大幅面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尺寸较小的刨切微薄竹与无纺布粘贴,横向拼宽制成大幅面刨切微薄竹。实验结果表明:刨切微薄竹大幅面化后,不但可克服微薄竹脆性大、易开裂、幅面小等缺点,而且可实现微薄竹贴面的机械化、连续化生产;施胶微薄竹与带胶与不带胶无纺布粘合的较佳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00℃、热压时间90s、热压压力1.1MPa,上胶量分别为30、45g/m^2。  相似文献   
29.
湿法纤维板装饰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湿法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生产的高密度纤维板为基材,采用热进冷出热压工艺研制浸渍三聚氰胺的纸质装饰贴面板、浸渍三聚氰胺的天然薄木装饰贴面板;以冷压法研制基材表面覆盖竹片,背面配置普通旋切木质单板的竹材复合板。这些装饰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达到:密度>0.95g/cm^3,含水率<3%,吸水率<4%,厚度膨胀率<7%,静曲强度>45Mpa,弹性模量>8500Mpa。  相似文献   
30.
采用将竹材径向剖削为径向竹篾之后加工制造径向竹丝,再织成径向竹丝帘等方法,研制了径向竹丝帘复合胶合板。结果表明:径向竹丝帘复合胶合板的厚度偏差小,竹材利用率高;板材的较佳热压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40℃,热压压力3.5~4.0 MPa,热压时间80~100 s/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