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9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90篇
林业   313篇
农学   125篇
基础科学   119篇
  122篇
综合类   1000篇
农作物   125篇
水产渔业   121篇
畜牧兽医   594篇
园艺   158篇
植物保护   12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本研究通过对营建于赣北地区的火炬松引种家系子代测定林4年生时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火炬松引种家系总体保存情况完好,平均保存率达到了91.11%;火炬松引种家系生长良好,平均树高3.9 m、平均胸径6.6 cm、平均材积0.0072 m3;火炬松引种家系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性状上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通过ASReml软件估算的火炬松树高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7151±0.1150和0.5054±0.2290,胸径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6820±0.1284和0.4373±0.2124,单株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7189±0.1136和0.4919±0.2224。据BLUP估计的参试火炬松家系性状育种值进行估计和排名,确定12号和13号家系为最优家系,平均树高遗传增益为7.72%,平均胸径遗传增益为10.43%,平均材积遗传增益为26.49%。  相似文献   
82.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目前已经是世界范围内传播最为广泛的人兽共患病毒之一,其感染谱和传染源都在逐渐扩大,引起大众重视H9N2对公共卫生安全存在的潜在威胁。鸭H9N2病毒普遍认为是以水禽类—陆地禽类—人类的路径实现人的感染,H9N2可作为重组病毒的基因供体和其他类型的流感病毒基因进行重排重组具备感染人的能力。加强禽类饲养管理、做好养禽场的防病管理、加大对禽场工作人员宣传教育的力度可以有效的防控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传播,疫苗接种、建立准确又灵敏的检测方法是禽流感病毒防控工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3.
试验探究了复合潜流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为0.35 m3·(m2·d)-1时,系统对TN、NH4+-N、COD和TP去除效率分别为(89.84±7.64)%、(98.67±1.31)%、(61.63±16.01)%和(70.21±8.00)%。湿地中一共发现11个主要菌门、18个主要菌纲和33个主要菌属,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是其中的优势菌门,它们在各级湿地中表层和底层的相对丰度分别是57.26%、61.37%、91.60%、93.22%、88.78%、88.02%。蓝藻菌纲(Cyanobacteria)、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 、芽孢杆菌纲(Bacilli)和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是其中优势菌纲,约占主要菌纲的70%。共有17个优势菌属,在各级湿地中的分布情况不同,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相对丰度最高,集中分布于第三级湿地,其次是Leptolyngbya、席藻属(Phormidium),在第一、二级湿地中广泛分布。复合潜流人工湿地具有良好污水净化效果,系统中有机物和氮素的去除主要依靠微生物作用,磷素的去除主要依靠基质吸附沉淀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调查统计31份苦瓜种质资源在夏季高温环境下的农艺性状表现并进行耐热性分析评价,旨在建立田间苦瓜种质资源耐热性分析评价的方法和体系及筛选鉴定指标和优良耐热的苦瓜种质资源.[方法]连续两年在福建夏季高温环境下对31份苦瓜种质资源进行大田栽培比较试验,通过调查统计苦瓜的22个主要农艺性状指标,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对供试苦瓜种质资源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在高温环境下不同苦瓜供试材料产量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35.48%,第一雌花节位、瓜长、瓜形和瓜瘤形状等果实性状变异系数在9.05%~41.27%,表现出丰富多样性,有利于耐热苦瓜种质资源的筛选.苦瓜产量与单瓜重、叶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单瓜重与瓜肉厚、瓜宽呈极显著正相关;第一雌花节位与植株分枝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与主蔓节长呈显著负相关,各农艺性状指标之间反映的存在信息重叠,需要综合分析评价苦瓜种质资源的耐热性.主成分分析将22个农艺性状指标归纳为7个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76.654%),前5个主成分可概括为产量因子、瓜形因子、瓜瘤因子、早熟性因子和叶形因子,第六和第七主成分载荷最高的性状指标为种子性状,可概括为种子因子.主成分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表明,表现优于CK的有7份苦瓜种质资源,具有植株分枝性强、主蔓粗壮、叶片大、单瓜重、瓜肉厚等特性.进一步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苦瓜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价数学模型F=-5.802+0.004X14+0.113X7+0.169X18+0.095X1+0.039X4+0.025X3+0.059X5+0.073X10-0.115X20+0.103X21+0.045X15,筛选出单瓜重、叶柄长、瓜瘤密度、植株分枝性、叶长、主蔓直径、叶宽、瓜色、种子颜色、种子花纹和瓜肉厚等11个耐热性鉴定指标.[结论]供试的K9、K10、K11、K20、K26、K28和K29等7份苦瓜材料可作为优异的耐热种质资源进行耐热苦瓜品种的选育.建立的数学模型和筛选出的11个鉴定指标可用于田间苦瓜种质资源耐热性的快速鉴定筛选,提高耐热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85.
以苦瓜自交系K7-359(P_1)和K7-422(P_2)分别作为母本和父本,通过杂交获得F_1,F_1自交获得F_2群体,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苦瓜种子长度、宽度和单粒质量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苦瓜种子长度和单粒质量的遗传均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C-0模型),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4.91%和76.55%,说明对苦瓜种子长度和单粒质量的选择宜在高世代进行;苦瓜种子宽度的遗传符合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D-0模型),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9.30%和3.86%,主基因遗传效应主要以加性效应为主,说明对种子宽度的改良可以采用组合育种的策略,且适宜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86.
赤灵芝(Ganoderma lucidum)为多孔菌科灵芝属药食两用真菌,一直被人们视为延年益寿的珍品,是传统的名贵药材,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1-2]。目前在鲁西南、闽西、浙西南、粤东北等多地灵芝都作为主要推广的珍稀食用菌品种。室内赤灵芝代料栽培技术在梅州推广时间长、范围广、数量多,特别是当前提倡精准扶贫形势下,灵芝作为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对贫困地区脱贫有着重要作用。但灵芝栽培模式多样,亟待建立完善可推广栽培模式。笔者总结梅州室内灵芝有机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以期为室内袋栽灵芝的优质、高产和有机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使用Sartorius公司水分测定仪(MA45),采用畜禽肉水分限量(GB/T 18394-2001)之红外线干燥法(快速法),即用红外线加热将水分从样品中去除,再将干燥前后的质量差计算成水分含量.评估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A类和B类不确定度,计算其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合成不确定度U=0.17%;扩展不确定度置信率95%;k=2;则U=2×0.17%=0.34%.  相似文献   
88.
植物根系生长的三维可视化模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模拟植物形态结构的L系统理论结合计算机图形学方法建立了模拟植物根系生长的三维可视化模拟系统。并利用随机参数L系统方法对豆科作物根系的生长过程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89.
黄杜鹃提取物对小菜蛾的产卵忌避和杀卵作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闹羊花素 III(简称R III)和黄杜鹃花乙酸乙酯 (EtOAc)萃取物等对小菜蛾 (PlutellaxylostellaL .)的产卵忌避和杀卵作用 .在非选择性和选择性试验处理后 72h ,R III(ρ =0 5g·L-1)的产卵忌避率分别为 77 5 4%和80 1 3% ,EtOAc萃取物 (ρ =5g·L-1)的忌避率分别为 5 5 86 %和 6 6 0 1 % .经R III和EtOAc萃取物处理后 ,叶背与叶面卵数之比显著变小 ,卵孵化率明显降低 以 ρ =0 1g·L-1R III处理后 5d ,杀卵率可达 6 6 % .  相似文献   
90.
闹羊花素—Ⅲ对菜青虫海藻糖含量及海藻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闹羊花素 Ⅲ (Rhodojaponin Ⅲ ,简称R Ⅲ )能显著降低 5龄菜青虫血淋巴和肌肉海藻糖含量。R Ⅲ以每虫 1~ 10 μg处理试虫后 6 0h ,血淋巴海藻糖酶活性明显受抑制。R Ⅲ对肌肉海藻糖酶活性的影响依剂量不同而异。处理后 6 0h内 ,10 μg处理时无明显影响 ,3~ 5 μg处理则有可逆性激活作用 ,1μg处理则在 6 0h内保持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