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7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3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四川大头茶树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庆缙云山四川大头茶各种器官中N,P含量的季节变化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四川大头茶各种器官中,N,P元素含量受环境及繁殖因素的影响,其季节变化波动较大。繁殖器官中N含量,果实和种子中P含量较其它器官中高。在1年中,随着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进程。植株体内N,P不断转移、调整和再度利用。在开花高峰期后,干、叶、枝、皮中的N元素含量以及叶、枝、皮中的P元素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
芦苇不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分析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生态环境问题,预测了芦苇在库区的应用前景,即可防止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垃圾渗漏液污染和藻类爆发等问题。同时,合理利用芦苇资源还可增加库区人们的经济收入,加快库区农村的经济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3.
UV-B辐射增强和酸雨胁迫同时发生并对植物及生态系统产生复合影响.为了探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UV-B辐射增强和酸雨加剧对C4植物的交互影响,单子叶C4植物和双子叶C4植物对两者交互作用响应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可能原因,该研究选择单子叶C4植物玉米[糯玉米(Waxy corn)Zea mays L.certain Kulesh,品种"渝糯7号"]和双子叶C4植物苋菜[(Edible amaranth)Amaranthus mangostanus L.,品种"红圆叶苋菜"]为实验对象,采用自控设施模拟酸雨处理(pH值为6.5、4.5和3.5)和增强UV-B辐射[0,2.88和5.76(玉米)或4.32(苋菜)kJ/m2·d]处理,研究增强UV-B辐射和模拟酸雨及复合作用对两种C4植物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增强UV-B辐射降低了玉米和苋菜的株高、叶面积等生长指标,并减少了生物量的积累.在无酸雨或者轻度酸雨下,增强UV-B辐射并不改变玉米生物量的分配,仅在重度酸雨下降低其根冠比.轻度酸雨下苋菜的根冠比随着UV-B辐射增强下降,在重度酸雨下随着UV-B辐射增强而增加.轻度酸雨刺激了两种C4植物的株高生长和叶面积增大,并促进了生物量的积累,但重度酸雨表现为明显的负面效应.对于玉米,在任何浓度的UV-B下,酸雨均降低其根冠比.但对于苋菜,在无UV-B辐射时,轻度酸雨增加其根冠比,但重度酸雨降低其根冠比,而在有UV-B辐射时,轻度酸雨降低其根冠比,而重度酸雨增加其根冠比.UV-B辐射和酸雨复合处理对玉米的生长表现为拮抗作用,即酸雨减缓了UV-B辐射增强对玉米生长的负面影响;但对苋菜而言,轻度酸雨对UV-B辐射增强有减缓作用,但重度酸雨与UV-B产生了协同作用.玉米和苋菜对UV-B辐射和酸雨增强的复合作用响应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玉米所受到的影响低于苋菜,说明玉米对UV-B辐射和酸雨胁迫复合作用的抗性或者耐受性大于苋菜.  相似文献   
14.
根据调查资料,采用Hegyi提出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的桫椤种内种间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桫椤种内种间竞争强度随林木径级的增大而减小,种内竞争较种间竞争强;桫椤与竞争木的种间竞争强度依次为:在群体水平上是桫椤>杉木>灯台树>大头茶>贵州琼楠>粗糠柴>黄栌>香桦>小果冬青>油桐:在个体水平上是黄栌>赤杨叶>大头茶>马尾松>灯台树>杨梅>桫椤>盐肤木>棕榈>柃木>毛桐.生态习性相近的种为灯台树、柃木、贵州琼楠.对象木胸径与竞争强度间成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缙云山3个群落类型(毛竹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川鄂连蕊茶种群的形态变异进行了初步研究.3个种群种子的平均单粒重量分别为0.416 g,0.443 g和0.393 g,种群间差异不显著.Gini系数分析表明种群内种子的变异主要来源于各单株内部,可能是种子在树冠中所处部位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对缙云山3个群落类型(毛竹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川鄂连蕊茶种群的形态变异进行了初步研究。3个种群种子的平均单粒重量分别为0.416g,0.443g和0.393g,种群间差异不显著。Gini系数分析表明种群内种子的变异主要来源于各单株内部,可能是种了在树冠中所处部位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干旱生境中VA菌根对宿主植物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会兴  钟章成 《土壤通报》2006,37(4):787-791
试验研究证明VA菌根可以影响宿主植物的水分关系。文章综述了VA菌根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宿主植物形态、代谢、渗透适应的影响以及VA菌根可能提高宿主抗/耐旱性的机制。文章认为,VA菌根有利于宿主植物抗/耐旱性的作用是由于物理的、化学的、生理的、细胞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斑苦竹无性系种群生物量结构与动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19.
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对柏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柏木幼苗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us)和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进行接种与不接种处理,测定其生长指标,结果表明:与CK比较,接种3种外生菌根真菌后促进了柏木幼苗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其中松乳菇对柏木苗高生长影响最大,其次为土生空团菌和彩色豆马勃;对柏木苗地径生长以土生空团菌影响最大,其次为松乳菇和彩色豆马勃。相关性研究表明,柏木苗接种与不接种处理高生长和地径生长之间呈显著相关性,但不同的接种处理相关性不同,其中相关系数最小为不接种处理(CK),最大则为松乳菇接种处理。总体上3个菌种生长促进效应最好为土生空团菌和松乳菇。  相似文献   
20.
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不同恢复阶段土壤质量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喀斯特环境由于其成土过程缓慢,土层浅薄,土被不连续,岩石裸露率高,渗漏性强,土壤持水量低,临时性干旱不时出现,水土易流失,因此缺土、缺水,生态系统极为脆弱[1~4].随着人为活动对资源需求的加剧,喀斯特生态系统更加恶化,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水土流失、系统功能降低、生态平衡失调,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