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7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3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钾对番红花球茎膨大的促进效应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4种钾浓度营养液培养番红花(Crocus.sativas.L.)的结果表明,随着施钾水平的提高,叶片中的钾含量、叶绿素含量、ATP相对含量及叶片净光合速率也相应提高,使叶片作为代谢源的能力加强;同时,随着施钾水平提高,新球茎富集钾的能力、可溶性糖的含量、Vc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也增加,使新球茎作为代谢库的功能也增强。本文还探讨了钾元素通过加强源和库的功能来提高番红花球茎膨大速率的机理,为番红花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2.
利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在石灰土基质上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幼套球囊霉对构树幼苗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状况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构树幼苗生物量积累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构树幼苗根系干质量、总长度、表面积、体积、根节数目、根系平均直径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降低,幼套球囊霉则降低了同等水分条件下构树幼苗的比根长;土壤水分和接种幼套球囊霉同样也对根节平均长度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33.
栝楼雌雄植株激素和多胺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芸  钟章成  王小雪  谢君  杨文英 《园艺学报》2010,37(10):1645-1650
在栝楼生长发育各阶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别对雌雄植株叶片内源激素及多胺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吲哚乙酸(IAA)含量在所测定的生长发育期,雌株始终高于雄株,而脱落酸(ABA)含量雌株始终低于雄株;玉米素核苷(ZR)和赤霉素(GA1/3)含量在营养生长期雄株高于雌株,雄株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迅速下降,而雌株继续保持上升趋势,直至雌株进入生殖生长期后才迅速下降。雌株叶片中亚精胺(Spd)含量极显著高于雄株;精胺(Spm)含量在营养生长期雄株显著高于雌株,而在雌株进入生殖生长后雌雄株间差异不显著;腐胺(Put)含量在营养生长期雄株显著高于雌株,而在雌株进入生殖生长后雌株显著高于雄株。试验结果表明:高含量的IAA和Spd有利于栝楼雌花发育,而高含量的Put和Spm有利于雄花发育。当雌雄花盛开后,多胺均呈下降趋势,Put和Spm在雌雄株间含量差异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34.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淹水变化特征,设置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K)、轻度干旱水分胁迫(T1)、土壤水饱和(T2)以及水淹(T3)4个处理组,研究池杉当年实生幼苗根系的苹果酸、莽草酸含量以及生物量变化(均以干质量计).结果表明:T1、T2和T3这3组池杉幼苗主根的苹果酸、莽草酸含量以及生物量均未与CK组达到显著性差异;T2和T3组侧根苹果酸平均含量分别显著高出CK组1.7和2.2倍,总根苹果酸平均含量显著高于CK组0.8和1.5倍;T1组的侧根、总根苹果酸平均含量与CK组均未达到显著差异;与侧根苹果酸的变化类似,T2和T3组侧根莽草酸平均含量分别高出CK组0.4和1.1倍,这与Tl组低于CK组0.5倍形成鲜明对比;T2和T3组总根莽草酸平均含量虽也分别高出CK组,但并未与之达到显著差异的程度,与T1组总根莽草酸含量显著低于CK组0.3倍形成鲜明对比;T2和T3组主根、侧根和总根生物量分别均未与CK组达到显著差异,但T1组的侧根、总根生物量却显著高于CK组.相关性分析表明:池杉总根苹果酸与莽草酸含量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总根莽草酸含量与总根生物量之间则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35.
增加UV-B辐射对栝楼光合及蒸腾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增加不同强度的UV-B辐射,对攀援植物栝楼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发现经增加R1强度UV-B辐射处理(3.0 μw·cm-2)的栝楼净光合速率扣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上升了4.04%和40.48%,蒸腾速率则下降了25.94%,而经增加R2强度UV-B辐射处理(8.0 μw·cm-2)的栝楼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上升了22.47%和53.44%,蒸腾速率则下降了20.18%。这表明,在该试验的UV-B辐射强度下,栝楼的光合作用随UV-B辐射增强而增强,水分利用效率也随之提高。说明适当增加UV-B辐射对栝楼的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36.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缙云山四川大头茶(Gordornia acuminata)在3个群落类型(针阔混交林、四川大头茶纯林和常绿阔叶林)中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12个引物共扩增出108个产物,其中82个是多态性的,多态位点比率为74%.Shannon指数估算的3个种群的平均遗传多样性为2.2448,总遗传多样性为2.6353,在总遗传变异中,有89.35%存在于种群内,10.65%存在于种群间.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7.
增加UV-B辐射对栝楼光合及蒸腾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增加不同强度的UV-B辐射,对攀援植物栝楼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发现经增加R1强度UV-B辐射处理(3.0μw·cm-2)的栝楼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上升了4.04%和40.48%,蒸腾速率则下降了25.94%,而经增加R2强度UV-B辐射处理(8.0μw·cm-2)的栝楼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上升了22.47%和53.44%,蒸腾速率则下降了20.18%.这表明,在该试验的UV-B辐射强度下,栝楼的光合作用随UV-B辐射增强而增强,水分利用效率也随之提高.说明适当增加UV-B辐射对栝楼的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38.
桫椤群落的种内种间竞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调查资料,采用Hegyi提出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的桫椤种内种间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桫椤种内种间竞争强度随林木径级的增大而减小,种内竞争较种间竞争强;桫椤与竞争木的种间竞争强度依次为:在群体水平上是桫椤>杉木>灯台树>大头茶>贵州琼楠>粗糠柴>黄栌>香桦>小果冬青>油桐;在个体水平上是黄栌>赤杨叶>大头茶>马尾松>灯台树>杨梅>桫椤>盐肤木>棕榈>柃木>毛桐。生态习性相近的种为灯台树、柃木、贵州琼楠。对象木胸径与竞争强度间成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9.
不同群落中四川大头茶幼苗的生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4种不同群落生境中,采用人工播种的方法,对四川大头茶幼苗的生长动态过程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群落中四川大头茶幼苗的地上、地下部分的生长在1月-5月较为缓慢,各项生长指标在群落间差异不明显,幼苗的快速生长期在6-9月,幼苗的生长在光照优越的林窗中显著比郁闭的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内要旺盛;②在4种群落中,早发生在功苗均较晚发生的幼苗有生长率和成活上的优势;③相关分析表明,对四川大头茶幼苗生长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为光照和土壤水分。四川大头茶幼苗在不同群落中的发生、生长及成活特性决定着种群的更新形式和种群在群落中的命运。  相似文献   
40.
缙云山森林土壤酶活性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森林土壤酶系主要来源于动植物的分泌及其残体的腐解和微生物的分泌等 (关松荫 ,1 986) ,可见 ,植物种类和组成不同 ,其根系分泌物和枯落物的质和量就不同 ,从而可能引起土壤酶活性的差异 ,但已有的报道主要涉及到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Sarathchanderetal.,1 984) ,土壤酶性质的研究 (Tate ,1 984;Busi nanetal.,1 985;Lajthaetal.,1 985)以及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酶活性的分布特征和动态及其与其它土壤理化性质和生态因子的关系研究等 (杨万勤等 ,1 999a,1 999b ;张其水 ,1 992 ;郑文教等 ,1 9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