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18篇
综合类   48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浏阳河(长沙段)COD与DO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5-2007年调查浏阳河长沙段的COD与DO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浏阳河长沙段COD质量浓度季节分布的大小顺序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在空间分布上,从上段至下段COD质量浓度呈现出小—大—小的变化规律;从COD质量浓度的垂直分布来看,在春夏季,表层与底层COD质量浓度差异不明显,而在秋冬季则表现为表层COD浓度明显大于底层COD浓度;(2)浏阳河长沙段DO含量的季节分布规律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在空间分布上,DO含量分布从上段至下段的呈大—小—大的变化趋势,基本上与COD的变化情况相反。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植物组合修复技术的概念、优点、类型及其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长株潭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6-2007年长株潭区域土地利用变更数据,采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研究了该区域研究期间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评价了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结构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长株潭土地利用类型的调整从宏观角度来看是基本不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亟待优化,因此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加快编制进度。  相似文献   
14.
盆栽试验的结果表明,高羊茅、早熟禾、黑麦草和紫花苜蓿在铅锌尾矿土壤或处理的尾矿土壤上都能生长,但在处理土壤上生长的植物长势明显优于对照,其中紫花苜蓿的生物量所受影响比其他几种草本植物更大,说明其重金属抗性低于其他几种植物.单位面积上4种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均为Zn>Pb>Cu>Cd,但每种植物对Cd、Pb、Zn和Cu的吸收浓度和分布均不相同,一般为根系浓度大于茎叶.加入改良剂和有机肥(菜枯)使生长在铅锌尾矿污染土壤上的4种草本植物生物量显著增加,植物体中的Cd、Pb和Zn元素浓度下降,但Cu元素浓度反而上升,结果单位面积上4种草本植物吸收各重金属元素的量均有所增加,可见利用改良措施与草本植物相结合的方法来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含硅含硫材料对极重度(矿区)镉砷复合污染土壤镉、砷形态动态变化的影响,以及轻、重度镉砷复合污染耕地土壤与淹水条件下含硅含硫材料对土壤镉、砷形态变化的影响,本试验采集三种不同污染程度土壤(极重度矿区污染土壤、重度污染耕地土壤、轻度污染耕地土壤),通过室内土壤培养的方法模拟施用含硅含硫材料,研究单一施用(G、S)、混合施用(GS)和混合施用结合淹水处理(GSI)对轻、重度耕地土壤镉砷赋存形态的影响,单一施用(G1、G2、S1、S2)、混合施用(GS1、GS2)以及不同施用浓度处理对极重度矿区污染土壤镉砷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硅、含硫材料均能降低矿区镉砷复合污染土壤中弱酸可溶态镉含量,降低幅度为6.42%~13.46%,残渣态含量上升幅度为89.84%~248.57%,显著降低土壤中镉的有效性,其中施用量高的含硅含硫材料处理(GS2)效果最为明显。硅硫材料各处理使土壤中残渣态砷上升了4.74%~13.98%,降低了土壤中砷的有效性,其中施用量低的含硅含硫材料处理(GS1)效果最为明显。硅硫材料对轻、重度污染土壤中弱酸可溶态镉含量均有降低,降低幅度为10.14%~29.93%,残渣态含量上升幅度为21.89%~60.8%,所有处理中含硅含硫材料结合淹水处理(GSI)效果最好,但砷在淹水处理下反而使残渣态分别下降了16.51%~23.96%。含硅含硫材料可降低三种类型土壤镉、砷生物有效性,含硅含硫材料混合处理优于单一处理,耕地土壤GSI处理降低土壤镉砷有效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结合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实际,探讨目前公共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以期促进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研究湘南某地铅锌矿尾矿污染区土壤中Pb,Zn,Cd和As的形态分布表明:Pb,Zn和Cd在土壤中主要以难于被作物利用的残渣态存在,其百分比分别为Pb57.8%~79.3%,Zn72.9%~88.9%,Cd49.2%~59.6%;As主要以闭蓄态存在,占55.2%~63.7%,可溶态As没有检出;Pd和Cd的有效态比例高于Zn,两者在作物中的残留量高,残留次序为:根茎类作物>瓜果类作物;As在大部分作物中没有检出.  相似文献   
18.
钨(W)已被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列为一种新兴污染物。钨可通过多种途径在土壤中累积,进一步对土壤环境和生物生态系统造成潜在危害,而目前人类对土壤中钨的赋存、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风险等方面的认识严重不足。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本课题组的试验数据,系统梳理了典型区域土壤钨含量水平、钨在土壤中的环境界面行为以及钨在生物中的富集特征和潜在健康风险。指出目前该研究领域存在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方向,旨在呼吁更多学者关注土壤系统中钨的生态环境风险、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  相似文献   
19.
植物-土壤渗滤法对农村生活污水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土壤渗滤法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体系对BOD5、COD、TN、NH44+-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04%、75.74%、85.54%、91.26%、89.27%,出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通过试验证明了该工艺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耐镉细菌Delftia sp.B9(菌株B9)对土壤镉(Cd)形态、水稻吸收Cd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盆栽种植试验,在中度Cd污染土壤中施加不同添加量的菌株B9,并将最佳添加量应用在田间试验中验证菌株B9对土壤Cd的钝化作用及降低稻米Cd含量的效果。结果表明:盆栽试验中,与对照(CK)相比,菌株B9不同添加量均可显著提高土壤pH值,DTPA提取有效态Cd含量显著降低4.72%~15.65%,糙米Cd含量显著降低22.87%~59.90%。其中,菌株B9添加量为1.28 g·盆-1 (T2)时,土壤Cd的钝化效果及降低稻米Cd效果最好。与CK相比,T2处理可显著促进土壤弱酸可溶态Cd向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及残渣态Cd转化。同时,T2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可操作分类单元(OTU)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丰富度指数(ACE、Chao1、Shannon)均显著增加,菌株B9所属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小区(株洲)早晚稻及大区(浏阳)中稻试验中,菌株B9添加量为12.50 g·m-2时,稻米中Cd含量较对照组降低28.38%~91.43%。研究表明,添加菌株B9可降低土壤Cd潜在风险,降低中度Cd污染土壤中水稻吸收积累Cd的量,使稻米Cd含量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