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林业   20篇
农学   4篇
  5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滤光膜遮光处理1年生黄檗幼苗,测定了幼苗生物量及根、茎外皮中的小檗碱、药根碱和掌叶防己碱含量.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滤光膜对黄檗幼苗的根和茎生物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膜的抑制作用最小,而蓝膜和绿膜的抑制作用最强.滤光膜处理也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小檗碱、药根碱和掌叶防己碱的合成和积累,红膜的抑制作用最小,蓝膜和绿膜的抑制作用最强.滤光膜处理后,3种生物碱的单株产量都低于对照,红膜处理小檗碱的产量显著高于黄膜处理的,但红膜和黄膜处理下的药根碱和掌叶防己碱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蓝膜和绿膜处理的3种生物碱的产量都始终最低.滤光膜处理不利于黄檗幼苗的生长和上述3种生物碱的积累.  相似文献   
52.
用LI—1600稳态气孔计测定16个大豆品种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阻力的结果表明:大豆叶片背面的蒸腾速率大于腹面,植株中部叶片大于上下部叶片,花期高于结荚鼓粒期,晚熟品种高于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53.
为评价植物种植对土壤化学性质的改良能力,综合运用改良功效系数法、地统计学方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定量化评价体系。对四种植物改良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改良评价值差异最大的指标是碱化度,最高和最低相差将近5000分,改良值相差1000~2000分之间的指标为pH值和Cl-含量,改良值相差最小的是速效P含量(86.7),其他值相差在100~999之间(改良值差值全盐量>CO23-含量>全P含量>Mg2+含量>速效K含量>有机质含量>Na+含量>全K含量>HCO3-含量>全N含量>碱解N含量>Ca2+含量)。籽粒苋改良能力最强的指标为全N含量(403.13)、碱解N含量(419.89)、碱化度(4910.23)、全盐量(986.07)、Na+含量(686.02)、Mg2+含量(950.61)、CO23-含量(929.97);披碱草改良能力最强的指标为全K含量(559.56)、pH值(1908.84)、HCO3-含量(731.40);小叶锦鸡儿改良能力最强的指标为全P含量(822.11)、有机质含量(641.75)、速效K含量(639.65)、速效P含量(89.26)、Ca2+含量(308.86)、Mg2+含量(1020.3)。改良能力综合评价值,籽粒苋(841.15)>披碱草(721.47)>小叶锦鸡儿(180.67)>千屈菜(429.77)。评价体系应用的地统计学方法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区别了指标间权重差异,并综合所有指标的得分,对植物改良能力的评价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4.
微生物菌肥对大豆生长发育及根际土壤性质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Glycine max(L.)Merr.]连作及工业化肥滥用已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并导致大豆产量大幅度下降。微生物菌肥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大豆产量、修复损伤土壤,弥补了中国在农业及生态业上的不足。深入研究微生物菌肥的特性一方面可以提高大豆的生物量、抗性及营养成分含量,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土壤肥力及形成稳定的微生态系统等。从微生物菌肥的分类、微生物菌肥对大豆生物量、抗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微生物菌肥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5.
均匀设计法优化桦木醇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95%(体积分数,下同)的乙醇为溶剂,利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白桦树皮中桦木醇的工艺,考察了各因素对桦木醇提取率的影响,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萃取物中桦木醇的含量。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功率400 W、提取时间70 min、提取温度70℃、液固比40∶1(mL∶g)的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提取桦木醇提取率可达到83.43%±1.89%,纯度71.20%±0.74%。与传统回流提取法相比,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用5%的碳酸钠水溶液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可减少酸性杂质对桦木醇提取的干扰。  相似文献   
56.
渗透胁迫条件下玉米萌芽期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聚乙二醇(PEG)渗透胁迫来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对黑龙江省种植的10个玉米杂交种的萌芽期抗旱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影响玉米的发芽势、发芽率、胚芽长度、胚根长度、干物质积累及贮藏物质运转率;不同杂交种在杭旱性上存在明显差别:哲单37、龙禾1号、大地11号、原单68号、东农254和穗丰10号抗旱性较强;强盛31和辽河4号抗旱性中等;吉祥1号和东裕108抗旱性较弱。  相似文献   
57.
用RACE技术从西伯利亚蓼(Polygonum sibiricum Laxm.)中克隆了谷胱甘肽转移酶(PsGSTU1)基因完整编码区 cDNA序列,长度669 bp,编码222个氨基酸。经与谷胱甘肽转移酶家族其它成员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初步确定PsGSTU1属于谷胱甘肽转移酶Tau家族。利用荧光定量RT-PCR分析表明,PsGSTU1在西伯利亚蓼的叶、茎和地下茎中均有表达,茎中表达量最高,叶和地下茎次之; 3% NaHCO3胁迫后,此基因在叶和茎中的最大表达量出现在胁迫后48 h,而茎在72 h;去胁迫后,此基因在不同部位的表达量表现为:地下茎>叶>茎。将PsGSTU1完整的cDNA片段连接至pET28a质粒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导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经IPTG诱导后表达了分子量为26 kD的目的蛋白,表达PsGSTU1的大肠杆菌显著提高了耐受NaHCO3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58.
松嫩平原西部退化盐碱草地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动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松嫩平原西部退化盐碱草地土壤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转化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季节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过氧化物酶、蛋白酶和转化酶活性在碱斑及不同退化程度盐碱草地中的季节变化趋势不同,而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峰值出现在8月或9月;在不同退化程度的盐碱草地中,各种酶活性的季节变化幅度不同,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中度、重度盐碱化草地中的变化幅度大于轻度盐碱化草地,而过氧化物酶、蛋白酶和转化酶活性在中度、重度盐碱化草地中的变化幅度小于轻度盐碱化草地;不同退化程度的盐碱草地中,酶活性季节动态间的相关关系不同。  相似文献   
59.
盐分对星星草种子萌发的胁迫作用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用模拟松嫩碱化草地土壤盐分组成配制的混合盐和Na2CO3,NaHCO3,NaCl胁迫星星草种子萌发的胁迫作用是混合盐>NaCl>Na2CO3>NaHCO3。星星草种子萌发对Na2CO3和胁迫的反相似,对混合盐协迫的反应不同于它们而与NaCl相近。  相似文献   
60.
黄檗中生物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测定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中生物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色谱条件:采用日本KYA HIQ sil C 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溶液(1 000 mL溶液中含磷酸二氢钾3.4 g及十二烷基磺酸钠1.7 g)1∶1,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45 nm,进样量10 μL.样品制备以63 %的乙醇作溶剂,在41 ℃下超声波提取黄檗茎皮64 min.用HPLC分别测定了黄檗根皮、茎皮和叶中小檗碱、掌叶防己碱、药根碱的含量,结果表明:小檗碱和药根碱在根皮中的含量最高,茎皮次之,叶最低,而掌叶防己碱在茎皮中的含量最高,根皮次之,叶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