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9篇
综合类   4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利用开源软件开发基于WebGIS的县级林业空间信息共享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定期的森林资源调查和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等在林业中的广泛应用,积累了大量的林业空间数据.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空间数据信息,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服务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结合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需求,一些部门、单位基于资金和技术等情况采用了不同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开发了各自的单机版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62.
海南4种典型林分土壤化学性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保持和提高土壤质量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森林封不仅起着支持和固家林森林生长的作用,而县供给林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与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6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指标树种优势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南中部山区不同演替阶段的两种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将林分空间结构关系的大小比数引入优势度评价,并用层次分析法在多个指标上对优势度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树种在不同指标测度下的优势程度不尽相同,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优势度测定方法,空间指标和数量指标的结合对于表达不同树种的优势度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处于早期竞争生长阶段的天然次生林树种优势度的大小在综合指标上和传统生态学上的差异不明显,但随着演替的发展,中、近熟龄的天然次生林中树种的优势度在空间上的分化开始出现,并且这种分化现象会随着演替的发展变得更加明显.这种用综合指标来确定优势树种的方法对于树种种类繁多的热带次生林经营,特别是以目标树为经营对象的近自然经营,起到了指示性的作用.此外,树种优势度在综合指标和数量指标上出现的分化现象可以作为次生林演替发展中是否进入林木质量选择阶段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4.
北京西山地区油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效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促使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向发挥多功能目标的森林结构转变,在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和技术指导下对西山地区51年生的油松人工林进行改造,并于2005年调查和设计,2006年初完成近自然森林改造的第1次作业.对固定观测样地的调查结果表明:经过近自然化改造,样地的Shannon-Wienner指数分别从0.121 7、0.940 4提高到0.917 4、1.492 1.油松林的林下更新层物种变化较大.大叶白蜡、栾树、构树等树种的天然更新,再通过播种补入栓皮栎,提高了林下更新的数量和质量.相对于未进行近自然化改造的林分,改造过的油松林,林木年生长量较高,林分结构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65.
为适应六盘山水源林可持续经营实践的需求,利用六盘山林业局120个森林连续清查固定样地调查资料,分析了林分郁闭度对林下灌木、草本植物生长影响的规律,建立了适用于当地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该区水源林林分的目标层次结构。结果表明:1)该区水源林林分郁闭度影响林下植被的生长,林下灌木层、草本层盖度随林分郁闭度升高而降低;2)该林区水源林林分郁闭度保持在0.5~0.8之间时能够形成明显的乔灌草层次结构,有利于实现水源林经营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的协调;3)该区水源林林分的目标层次结构为,林分郁闭度0.5~0.8,灌木层盖度35%~46%,草本层盖度35%~46%。研究结果可为该区水源林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6.
采用知识工程的通用方法论—CommonKADS,构建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知识工程体系、获得基本数据,然后在此基础上应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对近自然森林经营知识模型进行分析、设计。分析、设计的结果将指导知识管理系统的开发,并最终加快我国生态林业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67.
西双版纳热带林生长动态模型及可持续经营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中国热带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方式,在中国西南西双版纳的山地雨林中设置了12块固定观测样地,并在定期观测数据基础上估计林分生长量、林木进界率与径阶保留率等.据此建立林分自然生长的径级分布模型,择伐作业对保留木影响的损伤模型,采伐后由于林窗效应对林木生长影响的经验模型,进界生长模型等热带森林生长动态数学模型并估计了林分初始状态、林分动态转移因子等参数.以森林经营实践的内在逻辑和关键过程为基础设计了森林生长和经营模拟系统的框架概念,应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设计系统的各个独立程序模块,用VBA 语言与EXCEL结合开发了系统应用软件.应用本模拟系统对西双版纳热带林的择伐经营模式作了所有可能参数组合的模拟经营实验,提出了热带林区国营林场和村寨集体林最适宜的可持续经营指标和标准.  相似文献   
68.
金沟岭林场森林景观分类及景观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实验林场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森林景观类型划分方法。划分景观要素类型的因子一级为土地覆盖类型,二级为优势树种组。在景观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1987-1997年10a问金沟岭实验林场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变化。1987年和1997年主要的景观要素类型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落叶松林和阔叶混交林,1987年的斑块个数为592块,1997年为946块。斑块个数大幅度增加,反映出森林景观破碎化的趋势。10a问,景观多样性指数和相对丰富度指数降低,优势度指数有所增加。文章对营林活动对森林景观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景观类型变化较大的林班也是作业强度比较大的林班,景观斑块数量变化最大的林班也是作业强度比较大的林班。  相似文献   
69.
为了提高面向林业主题的知识系统中知识的数量与质量,在分析知识模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林木的生育特点,提出了林木知识模型建立的基本依据是林木生育时间和造林技术措施,并依此建立由浅知识模型和深知识模型所组成的杨树三维知识模型。同时对该知识模型的知识表示和模糊推理进行了描述。该知识模型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70.
在进行西双版纳热带林研究时,采到了兰花蕉属(OrchidanthaN.E.Brown),老挝兰花蕉(0.laoticaLarson)的标本。该种为我国的新记录种,而兰花蕉属为云南的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