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9篇
综合类   4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81.
国家森林资源调查体系改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内外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抽样设计、样地设计以及调查因子的介绍和对比,揭示了国内国家森林资源监测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指出国内国家森林资源监测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国内外不断扩张的信息需求.并从抽样设计、样地设计以及调查因子等方面给出了现有调查体系改进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2.
北京栓皮栎林分的干形质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划分林木干形质量的标准,将林木干形质量分为通直、轻度弯曲、二杈分枝、多杈分枝和重度弯曲5类干形。选择了胸径、树高、冠幅、冠长等6个因子,并研究了这6个调查因子随干形质量变化的关系。通过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干形质量的林木胸径差异并不明显,而其它的调查因子却因干形不同而表现出显著差异。对表现显著的林分因子进行多重比较研究,发现通直干形生长得较高、有较小的冠径比;二杈分枝和多杈分枝林木的冠幅较大,且二杈分枝类型林木的高径比最小。可以得出结论:在近自然经营过程中,在选择以材质为目的的目标树时,首先考虑干形通直的林木。  相似文献   
83.
本文以四川盆周山地常绿阔叶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石砾对土壤水分常数的影响;同时针对砾质土的特点,对土壤容重的定义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结果表明:对于砾质土的土壤,样本间水分常数的测定结果重现性较差,变异较大;石砾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可增加土壤孔隙数量,提高土壤的入渗率,但使土壤结构的水稳性降低;当石砾含量超过10%,土壤中有效水分数量将随石砾含量的增加而减少;在地表植被不被破坏时,多砾质土壤发生地表径流的可能性极小,存在入渗过速导致养分的流失和水分的流失问题;与非砾质土相比,砾质土在测试、计算和评价方面都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84.
滇中高原云南松林分直径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是我国西南地区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也是云贵高原上常见的主要针叶树种,为我国西部偏干性亚热带的典型代表群系,分布以滇中高原为中心,其地理在23°~29° N,98°30'~106°30'E,是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多角形分布区,海拔500~3 200 m,气候属高原季风类型,冬暖夏凉,夏秋季雨量集中,冬春干旱严重,干湿季分明.  相似文献   
85.
森林健康状态监测技术体系综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介绍森林健康问题的历史背景和森林状态监测的最新发展。给出新型森林受害的概念,德国及欧洲森林健康监测的技术体系、主要内容及针对森林健康问题的各项应对措施。论述了森林中的大气污染沉降物、森林生长、森林土壤及土壤溶液等与森林健康状态有关的监测内容和方法,重点介绍了树冠落叶和退色的直接观测估计监测方法。提出了改进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6.
分析了天保工程不同区域存在的基本矛盾和问题,从面临的众多问题中总结归纳出退化天然林恢复与重建、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开发利用、天然林近自然采育更新和结构调整、工程区防灾减灾和森林健康状况保持、天然林资源动态时空分析与评价等5个重大而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推广应用现有技术成果、针对新问题设立课题研究和引进国际先进理论技术为工程服务的总体对策;并针对5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人工促进退化天然林恢复、森林近自然经营及健康状态监测等解决问题的关键理论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7.
海南省白沙县加勒比松林森林发展类型设计及虚拟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国红  陆元昌  雷相东  洪玲霞 《林业科学》2006,42(Z1):163-166
随着林业从以木材生产为中心到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转变,森林经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需要从原有的木材永续利用为目标的体系向以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建设和恢复为目标的体系改革和发展(陆元昌等,2004).近自然森林经理计划作为一种以兼顾森林的自然特征和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为目标的经营措施在德国、奥地利、法国等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森林发展类型(forest development type,FDT)是潜在天然森林植被及其演替进程与森林培育的经济需求和技术可行性相结合的一种森林培育导向模式(Anonymous,2004).作为森林培育的工具,是根据林分现有自然条件,结合林业的经营需求预测制定出来的一种目标模式,在整个森林经理计划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利用开源软件开发基于Web服务的林业空间信息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技术等原因,林业空间信息处于一种困境:数据提供方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发布数据;数据需求方不能访问、集成已有的林业空间信息.为促进林业空间信息共享,本文提出利用开源软件开发基于Web服务的林业空间信息系统.在Web服务的框架下,系统支持互操作,可以集成来自其他应用服务器的Web服务,并可扩展为区域或国家林业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开源软件的发展,在操作系统、Web服务器、WebGI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方面为用户提供了可用的开源软件.利用开源软件开发林业空间信息系统,在促进信息共享的同时,将节省软件购买及开发成本.本文选用遵循OGC开放规范的开源软件包Deegree和UMN MapServer开发了河南省西峡县林业空间信息系统原型,用户可以通过标准的Web浏览器访问来自于不同数据服务器的林业空间信息和旅游线路信息,促进了林业空间信息的共享.  相似文献   
89.
虚拟树木生长建模及可视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雷相东  常敏  陆元昌  赵天忠 《林业科学》2006,42(11):123-131
虚拟树木,就是应用计算机模拟树木在三维空间中的生长发育状况,近年来已成为植物学、农林业、环境科学和计算机领域的研究热点.生长模型和可视化技术是它的核心内容.虚拟树木生长模型包括形态结构模型、功能模型和结构-功能模型等,其中结构-功能模型可以模拟树木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其结果为树木的三维结构,因此它最为接近现实树木的生长,是虚拟树木生长模型的发展方向.树木形态的复杂性与计算时间和空间的矛盾一直是可视化研究中的难点.树木可视化还有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性,如多级分枝、枝条的弯曲、自相似、向光性、树木分枝间的光滑与非光滑连接等.树木可视化软件可分为2类:纯图形学软件和基于结构-功能模型的软件,其应用已涉及娱乐、商业、计算机辅助景观设计、教育、科研和林业生产等方面;但在树木构筑型数据的采集和管理、结构-功能模型的建立、树木可视化技术的研究及面向林业生产等方面仍需要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90.
退化天然常绿阔叶林近自然林经营技术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自然林理论方法与实践作了系统的讨论,根据四川盆周山地退化天然常绿阔叶林的特点,编制了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的天然林近自然林经营方案,并开展了退化天然林恢复与重建技术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