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基于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饲养水温对罗非鱼的肝脏和血清代谢特征的影响。实验选用初始体重为(38.75±0.61g)的吉富罗非鱼在不同温度(22、28和34℃,分别标记为LT,MT和HT组)条件下饲养8周。结果显示:在血清中,代谢物的变化包括乳酸、脯氨酸、葡萄糖、柠檬酸、反式-4-羟基、乙醇、肌酸、亮氨酸、甜菜碱、缬氨酸、谷氨酰胺、三甲胺、甘露糖、酪氨酸和肌酐,主要参与糖酵解、胆碱代谢和脂质代谢。差异代谢物中LT组乳酸、反式-4-羟基、肌酸、葡萄糖、脯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的含量高于MT组,HT组除葡萄糖、谷氨酰胺及甘露糖外均高于MT组。肝脏组织代谢物的变化包括麦芽糖、谷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缬氨酸、丝氨酸、谷氨酰胺、异亮氨酸、牛磺酸、酪氨酸、丙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主要参与糖代谢和氨基酸代谢。LT组15种差异代谢物含量均高于MT组和HT组,MT组麦芽糖、谷氨酸盐、赖氨酸、丝氨酸、谷氨酰胺、牛磺酸和苏氨酸浓度高于HT组。以上结果表明:低温降低了吉富罗非鱼对氨基酸及氨基酸衍生物的利用率,进而影响吉富罗非鱼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高温组实验鱼的生长表现与适温组无显著差异,但代谢组结果显示高温饲养显著影响了吉富罗非鱼的胆碱代谢和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32.
为了发掘团头鲂对锌(Zn)敏感的代谢标志物,以3种Zn含量分别为7.4、32.1和332.4 mg/kg的半纯化饲料(分别标记为L、M和H组),喂养初始体质量为(3.6±0.1)g团头鲂12周,应用1H(氢谱)核磁共振波谱法(1H NMR)检测团头鲂血清代谢物的种类和浓度,再用最小二乘法判别(PLS-DA)和变量重要性(VIP)分析3个处理团头鲂血清的代谢轮廓和主要差异代谢物。结果显示,血清中52种代谢物被定性和定量,其中氨基酸及其衍生物23种、有机酸16种、糖类4种、核酸组分4种、维生素3种和其他组分2种,经PLS-DA和VIP分析,3组的代谢轮廓相异,其中L组血清中脯氨酸、丙氨酸、赖氨酸等8种氨基酸和葡萄糖含量较M组高,H组血清中则有12种氨基酸和葡萄糖含量较M组高。差异代谢物依次为脯氨酸、乳酸、葡萄糖、丙氨酸、赖氨酸、谷氨酰胺、肌酸、反式-4-羟基-L-脯氨酸、牛磺酸、丝氨酸、τ-甲基组氨酸、精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和甘露糖。以上结果显示,饲料中Zn缺乏和过量会抑制团头鲂的氨基酸代谢和糖代谢,脯氨酸、乳酸和葡萄糖是团头鲂对Zn敏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33.
为确定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成鱼饲料中适宜的碳水化合物与脂肪比例(C/L),实验设计了6组等氮等能的半纯化饲料,饲料C/L比例分别为1.53、2.36、3.55、5.58、9.85、21.82。投喂初始质量为(218.33±11.03) g的吉富罗非鱼成鱼56 d。结果显示,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在C/L比例为3.55时最高,显著高于C/L比例1.53、9.85和21.82组(P0.05);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在C/L比例介于2.36~5.58时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1.53和21.82组(P0.05)。随着饲料C/L比例的升高,肝体比和脏体比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成活率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全鱼和肝脏的粗脂肪含量随饲料C/L比例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血清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随C/L比例升高而下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糖(GLU)含量则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分别利用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效率与碳水化合物水平及脂肪水平的相关性,得到饲料中适宜的C/L比例分别是4.19、4.15和4.11。研究表明吉富罗非鱼成鱼饲料中适宜的C/L比例为4.11~4.19。  相似文献   
34.
在新农科背景下,如何创新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科研素养,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为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分析了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旨在为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为探究杂交鲌“先锋1号”(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的消化系统特征并分析其食性及消化吸收特点,本研究采用生物学测量、电镜扫描、苏木精-伊红(H.E)染色等方法对体质量为(192.04±40.45) g杂交鲌的外部形态特征、消化道、各部分形态学及组织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杂交鲌消化系统由消化道与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咽腔、食管和肠3部分,无胃;肠道呈z字型盘旋,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胰腺组织在肝脏中成弥散性分布。(2)杂交鲌肠道系数为0.94±0.09,口咽腔长/头长比值为0.21±0.05,符合杂食性鱼类特征。(3)杂交鲌食道、前肠、中肠、后肠四者的肌层厚度和管腔直径相互间都存在显著差异,肌层厚度和管腔直径依次减小,其中食道肌层厚度和管腔直径最长,分别为(522.59±34.06)μm和(3 489.5±114.38)μm;后肠最短分别为(163.94±4.76)μm和(1 937.37±64.32)μm。(4)粘液细胞在消化道内呈不均匀分布,食道内粘液细胞的密度显著高于肠道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