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信阳茶区土壤养分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信阳茶区茶园土壤养分丰缺现状,为化肥减施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监测了不同植茶年限(0、10、20、30、40年)0~20 cm土壤的养分及土壤交换性离子,分析其随植茶年限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茶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钾与植茶年限呈显著正相关,有效磷与植茶年限呈显著负相关;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达36.15 g kg^-1,达理想状态;碱解氮、有效钾、有效磷含量都表现为富集;土壤有机质与碱解氮和有效钾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磷呈显著负相关;茶园氮肥以铵态氮(NH4^+-N)为主,氮肥形态可影响土壤pH及交换性Al^3+、Ca^2+、Mg^2+的变化,有机质直接影响交换性K^+的变化。信阳茶区茶园土壤养分达到并超过优质高产高效茶园土壤养分需求,其氮磷钾肥明显呈现施入过量后的积累现象。该研究结果可以为茶园土壤可持续利用及茶园减施化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2.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村民进行日常生产及生活等行为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村落内乡土记忆得以延续的重要载体,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城乡规划学、地理学及社会学等不同学科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内涵及价值、类型及特征、功能及其转换、空间转型及机制、活化与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多视角研究,初步形成了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研究思路与框架,丰富了传统村落研究体系,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从既有研究成果看,集成构建研究理论框架、完善研究内容体系、加强保护利用方式与模式研究等是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未来研究亟待加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73.
针对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特点及目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遵循"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物种种间关系、生态位、群落演替、生物多样性及景观生态学"等设计原理,提出"小群落混交"的群落生态设计方法,以及包含营林工程体系、辅助工程体系、保护工程体系、环保节能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的"5S模块化"设计途径,并对广深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深圳段进行典型设计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74.
本研究筛选获得一株产纤维素酶的耐高温枯草芽孢杆菌FJAT-5561,分析其产酶和抑菌特性,应用于豆粕固体发酵。枯草芽孢杆菌FJAT-5561在45℃、pH为8时的酶活性达0.90 U/mL。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青霉具有抑制效果,电镜观察显示FJAT-5561菌株的发酵上清液使青霉菌丝变形和萎缩,抑制菌丝生长。豆粕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枯草芽孢杆菌FJAT-5561可降低豆粕中难降解的粗纤维含量,提升豆粕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发酵后的豆粕中未检出黄曲霉素、赭曲霉毒、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雪腐镶刀菌烯醇等真菌毒素,也未检出黄曲霉。  相似文献   
75.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FJAT-7926)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到1株植物乳杆菌FJAT-7926,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乳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为6。接种量为3%,培养36h后,pH达到3.98,产乳酸量为25.4g·L-1。应用该菌株发酵大豆豆浆,研究发酵后的植物性乳酸菌饮品特性,结果显示:饮品乳酸菌含量高达1×10^9cfu·mL-1,感官评价良好。  相似文献   
7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鸽已成为继鸡、鸭和鹅后又一大肉用家禽,市场对安全、绿色以及优质的肉鸽产品需求也越来越高。中兽药具有毒性小、无残留等特点在肉鸽绿色健康养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结合梅州市肉鸽产业发展现状,本文对中兽药在肉鸽绿色养殖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究,并针对目前中兽药开发利用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能为中兽药在肉鸽绿色养殖中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安徽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现状及发展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倩倩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5):157-164
旨在对安徽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现状进行了解并对其发展效率进行评价,以期为促使安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可取的参考建议。以安徽省为案例对象,了解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同时从时空视角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其发展效率进行评价。发现2007—2015年安徽省主要是因为规模效率导致DEA无效;2015年各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综合效率值差异较大,仅宿州、蚌埠、芜湖等六市的综合效率值为1,最低值为黄山市,仅为0.365。基于此,认为产业发展层面应推进产业链融合、重视对科学技术的投入以及鼓励政策支持;空间层面应平衡各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产业间合作层面应促使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特色农业相互融合。最后指出不足之处并展望之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8.
为了揭示广东7 种典型的植被型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及其规律。从广东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中抽取267 个有林地的固定样地开展植物多样性调查调查,以Margalef 指数作为物种丰富度指标、以Shannon-Wiener 指数作为物种多样性指标、以Pielou 指数作为均匀度指标对每种植被型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进行植物多样性评价。结果显示:乔木层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呈现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性针阔混交林>热性针阔混交林>暖性针叶林>热性针叶林>阔叶林型(人工植被);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热性针阔混交林>暖性针叶林>暖性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阔叶林型(人工植被)>热性针叶林;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趋势为热性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阔叶林型(人工植被)>热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暖性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79.
整合微生物组菌剂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床作为发酵槽,通过二次好氧发酵生产含有多个功能微生物组的一种新型土壤连作障碍修复剂。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皿法,研究整合微生物组菌剂不同浸提液体浓度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整合微生物组菌剂浸提液的100倍稀释液处理的番茄种子发芽指数(36.75)和种子活力指数(106.07)均显著高于无菌水对照(发芽指数33.98,种子活力指数65.26);整合微生物组菌剂浸提液的稀释倍数低于50倍会抑制番茄种子萌发,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指数均显著低于无菌水对照。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添加量整合微生物组菌剂对番茄植株生长及青枯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低浓度整合微生物组菌剂(添加量为小于60%)会促进番茄植株生长,而高浓度整合生物组菌剂(添加量大于80%)抑制番茄植株生长;添加量为40%,其促长效果最好,植株的株高、茎粗和根长分别比对照增加13.77%、26.00%和79.51%,其根系活力31.15 μg/(g·h),也显著高于对照组24.72 μg/(g·h);整合微生物组菌剂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随添加量增大而增加,添加量大等于40%,其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均大于65%,添加量为100%的防治效果最好,为77.37%。综合促长效果、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及成本,建议整合微生物组菌剂使用剂量为添加量40%。  相似文献   
80.
为了筛选适宜在广东生长,根系发达,抗风强,嫁接亲和力优良的砧木品种,测定比较桂热1号、H2、HAES900、A16、800、333、788、O.C、OV、广西九号、HAES695、246、781和741等实生幼苗株高、地径、主根长、须根长和鲜质量等指标;并以桂热1号、O.C、JW、南亚3号为接穗,双舌接法嫁接不同品种砧木,测定不同处理的嫁接成活率、接穗长、接穗直径、植株鲜质量和壮苗指数等指标,筛选较优砧穗组合。结果表明,H2、HAES695、A16、O.C、OV实生苗生长较好,生产中可考虑作为砧木;不同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在75.33%~84.67%之间,H2、A16、HAES695为砧木嫁接时,植株生长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