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8篇
林业   89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目的】测试尾叶桉(母本)与巨桉、赤桉、韦塔桉和细叶桉4种桉树杂交家系的生长及抗桉树枝瘿姬小蜂能力,为选育优良桉树杂交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尾叶桉为母本分别与巨桉、赤桉、韦塔桉和细叶桉杂交建立杂种家系试验林,进行生长性状及抗桉树枝瘿姬小蜂能力测试。【结果】以巨桉作父本与尾叶桉杂交的杂种家系中75.0%~100.0%家系具有杂种优势,以赤桉、韦塔桉和细叶桉作父本与尾叶桉杂交的杂种家系中均只有50.0%家系具有杂种优势。赤桉与尾叶桉杂交的家系(X807)生长量最大,其材积比母本自由授粉家系(X814)高56.81%,但有50.0%杂交家系受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其次是巨桉作父本的杂交家系(X420),其材积比母本自由授粉家系(X814)高35.48%。综合单株材积和抗桉树枝瘿姬小蜂为害能力,筛选出优于母本自由授粉家系的杂交家系5个,林龄3.4年时其材积生长量比母本自由授粉家系高11.11%~35.48%,且无桉树枝瘿姬小蜂为害。【结论】以尾叶桉为母本分别与巨桉、赤桉、韦塔桉和细叶桉杂交的家系均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其中,以巨桉为父本的杂种优势家系所占比例最高;可选择优良家系中的优良单株进行无性系转化并测试后择优利用。  相似文献   
92.
斑皮桉5个种源光响应特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斑皮桉(Corymbia maculata) 5个种源的苗木为研究材料,采用Li-6400测定其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各种源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二氧化碳(C_i)、蒸腾速率(T_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随光强梯度变化的趋势一致。种源20598和20772光饱和点较大(分别为1 571.43、1 550.00μmol·m-2·s-1),但光补偿点较高(分别为45.05、36.92μmol·m-2·s-1),其利用强光能力最强,利用弱光的能力最差;种源20884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最低(分别为1 350、1.28μmol·m-2·s-1),利用强光的能力差,弱光的能力最强;种源20772属于高净光合速率、中等水分利用效率类型,种源20599属于较高净光合速率、低水分利用效率类型,种源20884属于中等净光合速率、高水分利用效率类型,种源20598和21075属于低净光合速率、中等水分利用效率类型。通过分析斑皮桉5个种源的光合特性,引种和栽培时可根据栽植地的地形、地貌选择适宜的种源。  相似文献   
93.
以低龄桉树(Eucalyptus spp.)为试验材料,通过蒸汽热处理,研究热处理条件变化对木材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高温热处理后,桉树木材全干密度、气干密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基本密度有增大趋势。升温速度对处理材3种木材密度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处理温度对气干密度、基本密度有显著影响,恒温时间对3种木材密度影响不显著。3种因素对木材密度影响程度为升温速度处理温度恒温时间。对低龄桉树木材进行热处理,要准确把握升温速度和处理温度,才能有效控制热处理材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94.
以斑皮柠檬桉10个种源的苗木为研究材料,测定分析其光响应曲线和特定光强的光合参数。结果表明:光饱和点最大的2个种源19694和20756达到1 700μmol.m-2.s-1,最小的是种源20883,光饱和点为1 333.33μmol.m-2.s-1。种源19666、19691和20883光补偿点最低,低于14.0μmol.m-2.s-1,利用弱光的能力最强;种源19664、19665和20787光补偿点超过40μmol.m-2.s-1,对弱光的利用能力相对较差,种源19691、19694和19666光饱和点较高,光补偿点较低,对光环境的适应范围较大。光强为1 500μmol.m-2.s-1时,10个种源的斑皮柠檬桉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和蒸腾速率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光合特征参数与种源地地理信息的相关关系均未到达显著水平;种源19694、19665和20756属于高净光合速率较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类型,种源19691属于高净光合速率低水分利用效率的类型;种源19666和20883属于低净光合速率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类型;相关分析表明,经度、纬度和海拔对斑皮柠檬桉的光合特征参数均未起到主导作用。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种源斑皮柠檬桉的光合作用差异性,以便在造林时根据环境、地形、地貌选择合适的种源。  相似文献   
95.
巨尾桉间伐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造林密度为2385株/hm~3,3年生巨尾桉林分间伐后的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强度为36%和44%的间伐可明显促进林木径向的生长,能显著提高单株材积生长量,但对树高生长作用不显著。间伐强度越大则活立木林分蓄积量越小,强度为44%的间伐其活立木林分蓄积量明显低于对照。而包括间伐材积在内的林分总蓄积量各处理间则无显著差异,但间伐林分稍大于对照林分。  相似文献   
96.
广西桉树大径材培育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桉树天然分布于澳大利亚,是广西主要速生丰产造林树种。桉树中的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斑皮桉(E.maculata)、柠檬桉(E.citriodora)等树种的木材密度更大、硬度更高,适合培育大径材,是广西近年来重点研究的桉树种;一些国家已利用桉树培育大径材,加工成锯材,制作家具、木地板等,大径材价值高,市场需求大;此外,广西桉树发展的基础雄厚,培育桉树大径材前景好。  相似文献   
97.
为获得桉树种质鉴定、辅助育种所需稳定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以生产中常用的24个桉树无性系基因组DNA为材料,对AFLP的反应体系和参数进行优化,发现高纯度的模板最低用量为100 ng;EcoRⅠ、MseⅠ用量不低于0.5 U;酶切连接时间需要大于4 h,但不多于14 h。预扩增获得50~700 bp产物;该产物稀释5倍后用于选择性扩增。聚丙烯酰胺胶电泳检测温度以20℃为佳。  相似文献   
98.
为筛选出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优良遗传材料,对6年生邓恩桉种源试验林的适应性及生长性状进行调查测定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林保存率为52.56%,各种源的整体适应能力差异显著;试验林平均树高为18.3 m,平均胸径为16.4 cm,平均单株材积为0.187 5 m3,各生长性状种源间差异极显著,3个生长性状在种源和单株水平上受中等强度以下遗传控制。构建多性状综合指数方程,按照标准选出3个优良种源及75个优良单株,其中优良种源树高、胸径、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89%、3.98%、9.11%,优良单株树高、胸径、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4.66%、8.56%、16.01%,选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9.
为了解桉树无性系木材组织比量变异规律,提高桉树材性的遗传改良效率。以生长在广西玉林的11个桉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采用生物解剖学方法,对导管比量、轴向薄壁细胞比量、射线比量和纤维比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无性系间导管比量、轴向薄壁组织比量、射线比量和纤维比量差异极显著。随树龄的增加,导管比量先递增,第5年开始略有降低;轴向薄壁组织比量开始迅速下降,第7年后迅速上升,后又降低;射线比量呈逐渐增加趋势,中间有小幅波动;纤维比量呈减小趋势,中间有小幅波动。导管比量、轴向薄壁组织比量和射线比量采用多项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2分别为0.8655、0.7263、0.6130;纤维比量采用对数方程和乘幂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2分别为0.8172和0.8154。桉树无性系组织比量受较强的遗传控制,各指标重复力均在0.90以上,开展无性系组织比量遗传改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