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园艺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为火力楠优良种源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1个火力楠不同种源的种子进行品质检验和幼苗期试验。[结果]种源间千粒质量差异极显著,形状无明显差异;幼苗性状种源之间差异不明显;种子性状之间、种子性状与幼苗性状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BB、RX-1、DY、BL-1种源综合表现良好,具有发展潜力。[结论]火力楠优良种源尚需在今后的区域化造林试验中进一步验证和选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不同采收期、不同加工方式及连作方式对太子参产量及活性成分的影响研究表明:产量与多糖含量随着采收期的推迟而下降,采收中期的水分含量最小灰分含量最高;不同加工方式的灰分、多糖、皂苷含量差异显著,阴干的多糖含量最高,其次为烫参,阴干的皂苷含量最高,烫参最低,若考虑活性成分高低则建议采用阴干的加工方式,若考虑实际生产和经济效益则建议采用晒干的加工方式;太子参连作会对太子参的成分有影响,在对比中多糖含量呈显著差异,TR组为CK的1.20倍。  相似文献   
13.
以2年生凹叶厚朴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在不同低温胁迫(-5、0、5、10、15℃,以25℃为对照)下凹叶厚朴生理指标和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降低,凹叶厚朴幼苗叶绿素含量下降,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逐步降低,光合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合量子产额(Yield)、光化学淬灭系数(qP)总体呈现递减趋势,而胞间CO2浓度(Ci)、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质膜透性、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呈上升趋势,质膜在-5℃时受损最严重,大量离子外渗。低温使叶绿素显著降低,PSⅡ反应中心受损,对凹叶厚朴幼苗产生显著光抑制,导致光合作用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4.
桃花心木低温危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花心木(Swietenia mahagoni)在广西玉林市的引种已有44年,曾经受1~2℃的低温零.在2008最严重的一次低温危害中,从幼龄树到成龄树均受不同程度的冻害,树龄越小受害越严重;引种区,纬度越高,受害越严重.桃花心木不耐长期(15~20天以上)6~7℃低温.  相似文献   
15.
火力楠种子园不同家系种子相关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火力楠种子园19个家系种子相关性状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家系种子在各个测定指标的表现上差异较大;种子形态和质量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两两性状间相关性分析呈不规律的非线性关系。以发芽率为指标选出2个种子品质优良的家系。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 L.)采用硬枝进行容器扦插和沙床扦插繁育2种方法,包括扦插床准备、基质配制、枝条选择和处理、扦插、扦插后管理等技术措施,为快速培育牛角瓜壮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凹叶厚朴差减文库的构建及序列分析,找出其主要抗寒相关功能基因。[方法]随机挑选单克隆菌落进行PCR检测,对837个阳性克隆测序后进行拼接得到97个unigenes,将97个unigenes在NCBI进行BLAST比对,后进行BLAST2GO功能分类,推定出11个相关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结果]CHS、APX、TRX、ERF、DREB、LHCB、WRKY、HSP、PP2C、GAPDH 10个基因在凹叶厚朴受到低温侵害时出现差异表达,推断这10个基因在低温时可能表现出防御机制。[结论]该研究为与凹叶厚朴亲缘关系相近的植物抗低温特性遗传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6年生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种源试验林为材料,利用SAS软件相关模型,估算各林龄生长性状的种源方差分量、种源重复力、变异系数,了解生长性状遗传参数随林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胸径的极差最大,6年生时胸径极差已达到13.5 cm,生长性状极差和标准差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树高的变异系数最小,单株材积的变异系数最大;历年树高和D3种源间差异极显著(P0.001),D5种源间差异极显著(P0.01),其余性状种源间差异显著(P0.05);种源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41~0.66,遗传力随林龄的变化平稳,单株材积的遗传及表型变异系数明显大于树高和胸径。火力楠种源生长性状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变化显著,不同阶段所受的遗传控制基本相同。通过对火力楠生长性状遗传参数随林龄变化趋势的分析,为火力楠下一步的改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不同芽苗切根育苗处理对紫荆木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紫荆木(Madhuca pasquieri)种子胚根不同切根处理进行育苗对比试验,分析不同切根处理的成活率、苗高、地径等苗木性状差异。试验结果表明,紫荆木芽苗切根处理保留胚根长2~4 cm,不仅成活率最高,紫荆木根系及植株的生长量也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