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4篇
  1篇
综合类   4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我们发现类菌原体存在于杉树黄化丛枝病树的嫩枝及叶片的薄壁细胞里。这些类菌原体的直径为85—250毫微米,单位膜厚度为7.5毫微米。  相似文献   
32.
粤北珍稀濒危植物的区系特点和保护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粤北分布有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31种、广东省重点保护植物4种,合计占广东省内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数量的52.3%。其分布区类型以中国特有分布、中南半岛至华南分布及间断分布为主,没有世界性分布的类型,显示出地域分布的局限性。在这些种类中,有些是有重要科学价值的古老残遗属种,在植物系统进化中处于关键的环节,如三尖杉、福建柏、伯乐树等;有些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如南方红豆杉,其树皮能提取抗癌特效药紫杉醇;有些则  相似文献   
33.
广东省阔叶林生物量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网格系统抽样法对494块样地调查和已有各类生物量模型统计,系统研究了广东省阔叶林生物量的分布格局. 结果表明,广东省阔叶林的平均生物量为76.82 t/hm2,处于偏低水平;全省阔叶林生物量在不同经济区和流域空间尺度分布严重不均;生物量与纬度、海拔的升高成正比关系,人类活动的干扰对阔叶林生物量的影响已经超出了气候条件影响;阔叶林的龄组结构、层次结构以及郁闭度结构与生物量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4.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300~1 900 m的范围内,海拔每升高100 m设置1条水平样带,共计调查了17条样带,样地面积20 400 m2, 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非度量的多维标定法(NMMDS)进行森林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结果表明:(1)双向指示种分析,按照海拔从低到高组合,将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分为3种森林群落类型,聚类结果基本反映出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沿海拔梯度的分布;(2)非度量的多维标定法排序进一步验证了海拔是影响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3)双向指示种分析结果与非度量的多维标定法结果基本一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35.
采用2×2联列表,通过方差比率(VR)、2检验、联结系数(AC)、种间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Pearson相关系数r公式对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山顶矮林13个主要乔木进行种间联结性和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13个乔木种群总体呈不显著的负联结;78对种对中,绝大多数种对联结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种对间的独立性相对较强,相关性较弱,只有15对种对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这些可能与群落目前所处的阶段和特殊的生境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36.
VA菌根真菌对植物养分吸收与传递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VA菌根是泡囊-丛枝内生菌根菌与高等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VA菌丝增加根系的吸收面积,促进植物对矿质养分(尤其是磷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增强植物抵抗养分胁迫的能力,减少氮、磷肥的使用量和流失,从而避免水体富营养化.VA菌丝可以形成菌丝桥,在不同植株间传递养分,成为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37.
广东山茶科稀有濒危植物的区系特点和保护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分析了广东境内的山茶科稀有濒危植物的区系特点和保护价值,并提出了保护对策,广东共有8种山茶科稀有濒危植物,除金花茶外,包含了中国第一批山茶科稀有濒危植物的呈星散分布,仅见于省内几个地点,每个地点公见少数植株,濒危状况与区系的特有现象紧密相点,其中最突出的是圆籽荷(Apterosperma oblata)和猪血木(Euryo#dendron excelsum),仅见于云开大山  相似文献   
38.
利用植被图,在GIS软件ARC/INFO支持下提取植被景观斑块信息,对植被景观斑块的面积,周长、斑块数及景观多样性等特征进行了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从景观组分的面积,周长分布,斑块密度分析,马尾松林,中亚热带丘陵低山常绿阔叶林和中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是该保护区的主导景观类型;从斑块面积特征和周长特征分析,中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和中亚热带丘陵低山常绿阔叶林的破碎化程度最低,植被的保护较为完整;马尾松林的斑块数量多,孔隙度最大,对景观的形成有主要的影响;景观组分类型多样性的Shannon指数以类型斑块数最大,类型面积最小。  相似文献   
39.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植被景观格局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植被景观格局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该区植被已处于白云山景观的基质 ,其总面积与总周长比重大 ,分别占全景观的 77.5 8%和 77.6 0 % ;各斑块面积和周长变异很大 ,阔叶林斑块数 (6 4块 )和总面积(12 .72 0km2 )均最大 ,为主要植被景观类型。白云山全景观破碎化程度较小 ,其粒级结构表现为小斑块多而大斑块少格局 ,但斑块形状较规则 ,同类型斑块间差异较小 ,斑块分维数较小。其中阔叶林粒级结构较完整 ,且破碎化程度最小 ,而疏林草地与果园类型破碎化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40.
绿色食品生产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安全愈来愈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我国绿色食品经过将近十年的发展,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不够完善,文内系统地阐述了有关绿色食品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我国发展绿色食品的必要性、优势条件和存在问题,也为今后绿色食品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