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1篇
  4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世界紫胶资源现状与利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南亚和东南亚的几个主要紫胶生产国的紫胶资源现状和利用情况进行了比较, 从资源总体情况评价, 中国更加丰富而具有潜力, 近年其他紫胶生产国紫胶产量下降, 而中国紫胶林地面积和紫胶产量稳步上升.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使紫胶产业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紫胶蚧成虫期是分泌紫胶的关键时期.当紫胶蚧进入成虫期后,每隔2周取样测定种群密度、虫体重、个体泌胶量.结果表明,紫胶蚧雌成虫群体密度与虫体重、个体泌胶量都存在线性关系.紫胶蚧成虫初期每雌虫每天净增加泌胶量2.54×10-4mg,中期每雌虫每天净增加泌胶量1.98×10-4mg,中、后期每雌虫每天净增加泌胶量6.25×10-5mg.个体泌胶量与成虫期历期有关,成虫期历期越长,紫胶蚧个体泌胶量越大.在紫胶蚧适宜的温度、湿度范围内,温湿系数大的地方,紫胶蚧个体泌胶量大.  相似文献   
13.
节肢动物作为生物指示物对生态恢复的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节肢动物作为生物指示物对生态恢复进行评价是当前恢复生态学研究热点之一。节肢动物由于具有世代周期短、个体微小、种群数量大、生殖潜能大和对栖境扰动敏感等特征,使其能够作为生物指示物对生态恢复项目进行评价.国外已经成功地把许多种类和类群作为指示物评价栖境质量、度量栖境的区别以及用于生态恢复项目的评价中,概述了以节肢动物作为生物指示物对生态恢复进行评价研究的方法,指出了未来研究趋势:以两个或多个类群作为生物指示物的研究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建立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元谋干热河谷象甲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元谋干热河谷采用震落法对10种植被类型的象甲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中,云南松-栎林个体数量最多、物种最丰富、狭栖种最多、优势度最低、多样性最高,而牛筋条-黄荆林和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物种较贫乏、无狭栖种、多样性较低;7种类型的人工生态系统中,石榴林象甲个体数量较多、物种较丰富、狭栖种较多、优势度较低、均匀度较高,是多样性最高的人工生态系统;木亡果林次之,云南松林物种丰富度低于石榴林及木亡果林,高于其他恢复时间较短的人工生态系统及处于退化的牛筋条-黄荆林和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同时具有较多的狭栖种;印楝-明油子林、木豆-余甘子林和印楝-久树林在恢复过程中尚未形成多样性较高的象甲群落;龙眼林木、亡果林和石榴林,农药使用频繁,其象甲群落主要建立在林下的草本及地被物层。象甲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养分、植被恢复时间长短、恢复措施和经营措施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紫胶玉米混农林模式对地表蚂蚁多样性及功能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揭示紫胶玉米混农林对地表蚂蚁群落多样性及功能群的影响,采用陷阱法调查了云南省绿春县紫胶林、紫胶玉米混农林和玉米旱地3种类型样地的地表蚂蚁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相似性、指示物种和功能群等。结果显示,紫胶玉米混农林模式具有较高的地表蚂蚁物种数和稀有物种数,与玉米旱地相比,紫胶玉米混农林的蚂蚁物种数增加41%,稀有物种数增加85%。紫胶玉米混农林与紫胶林具有更高的蚂蚁多样性,其物种丰富度和ACE估值均显著高于玉米旱地,而紫胶玉米混农林的多度显著高于紫胶林和玉米旱地。地表蚂蚁物种组合在3种类型样地中有差异,与紫胶林和紫胶玉米混农林相关联的物种与玉米旱地不同。3种样地的指示物种不同,玉米旱地的指示种为扁平虹臭蚁和伊大头蚁,紫胶玉米混农林为凹头臭蚁、西昌刺结蚁和中华小家蚁,紫胶林为费氏盘腹蚁、立毛举腹蚁、阿普特铺道蚁、贝卡盘腹蚁和西氏拟毛蚁。紫胶玉米混农林蚂蚁功能群组成比例介于玉米旱地和紫胶林之间,其中机会主义者(OPP)、从属弓背蚁族(SC)、隐蔽物种(C)及气候特化种(CS)的蚂蚁物种数、多度及比例明显高于玉米旱地。紫胶玉米混农林生境较为复杂,对地表蚂蚁多样性保护具有积极作用,是平衡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较好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揭示中、低适宜区域橡胶种植地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及选择有益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种植模式,使用陷阱法于2015年9月和2016年8月调查了钝叶黄檀-玉米地(对照)、橡胶纯林(Ⅱ)、橡胶-茶树混农林(Ⅲ)、橡胶-咖啡混农林(Ⅳ)中地表层和树冠层蚂蚁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差异及指示物种,以研究不同类型种植模式间蚂蚁群落间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类型样地中,地表层蚂蚁中多度、物种丰富度、ACE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小排序为橡胶-茶树混农林橡胶纯林钝叶黄檀-玉米地橡胶-咖啡混农林;树冠层蚂蚁群落多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小排序为橡胶纯林橡胶-茶树混农林橡胶-咖啡混农林钝叶黄檀-玉米地,物种丰富度和ACE值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地表层和树冠层蚂蚁群落结构样地类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橡胶-茶树混农林的蚂蚁群落结构与其余样地存在较高的相似性。4种类型样地中均存在1种指示物种,钝叶黄檀-玉米地为棒刺大头蚁(Pheidolespathifera),橡胶林为黑头酸臭蚁(Tapinomamelanocephalum),橡胶-茶树混农林为环纹大齿猛蚁(Odontomachuscirculus),橡胶-咖啡混农林为缅甸细长蚁(Tetraponera birmana)。从本研究来看,橡胶-茶树混农林是当地橡胶复合农林系统中既具经济效益,又能较好保护蚂蚁多样性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幼龄 (3~ 4 5月龄 )海狸鼠基础日粮中添加微量元素、维生素添加剂及CS87,研究其对幼龄海狸鼠生长及有关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 ,微量元素、维生素添加剂及CS87对海狸鼠日增重均有显著影响 ,试验组海狸鼠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水平均有显著提高 ,提示CS87促进海狸鼠生长的机制与大鼠和兔相同  相似文献   
18.
在云南绿春县采用网扫法调查紫胶林-农田复合生态系统稻田、旱地、天然紫胶林和人工紫胶林4个不同土地利用生境的蚱总科昆虫群落。共采集蚱606头,隶属于6科33种;其中蚱科、刺翼蚱科和短翼蚱科物种丰富。运用ACE方法对物种丰富度估计的结果表明:调查中实际采集到的蚱类物种接近物种丰富度估计值的90%。紫胶林-农田复合生态系统蚱类物种多度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分布模型为S(R)=8exp-(0.2R)2[χ2=0.688<χ2(4,0.05)=8.488;R2=0.623],显示出该生境利于蚱类的生存。不同土地利用生境蚱类物种多样性不同:稻田蚱类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旱地和人工紫胶林次之,天然紫胶林多样性最低。一些蚱对于不同土地利用生境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有7种蚱(IndVal≥0.5,P<0.05)能作为该系统内不同土地利用生境的指示物种:贡山柯蚱、宽顶瘤蚱、云南瘤蚱和圆肩悠背蚱是稻田的指示物种,短背扁角蚱和长跗波蚱是天然紫胶林的指示物种,而上思庭蚱是人工紫胶林的指示物种。在紫胶林-农田复合生态系统中,蚱比蝗虫能够更好地反映土地管理对昆虫多样性的影响。运用IndVal指数进行指示物种筛选比单独依靠物种个体数更科学。  相似文献   
19.
生境特异性(habitat-specific)在维持生物多样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了解在区域景观中,不同类型生境对不同类群昆虫多样性的贡献及群落结构差异,从大尺度上探讨昆虫多样性分布格局和维持机制。于2019年8—9月,在西双版纳地区利用样线调查法,调查了保护区、次生林、人工林和农田4种生境中蝴蝶、蝽和甲虫的物种数、特有物种数,分析了昆虫群落的生境特异性指数、群落结构相似性及物种丰富度与生态因子的关系。共采集昆虫2588头,其中蝴蝶94种(744头),蝽197种(1094头),甲虫129种(750头),保护区的昆虫物种数和特有物种数均高于其余类型生境。保护区昆虫群落的生境特异性指数实测值高于期望值,而其余类型生境昆虫群落的生境特异性指数实测值均低于期望值;不同类型生境间,3个类群的昆虫群落汇总的生境特异性指数不存在显著差异(F_(3,57)=2.054),甲虫生境特异性指数差异显著(F_(3,55)=3.478),蝴蝶(F_(3,38)=1.504)和蝽类(F_(3,53)=1.153)生境特异性指数差异不显著。群落结构相似性分析显示,保护区和农田的3个类群昆虫群落汇总的群落结构差异显著;次生林和人工林的蝴蝶群落结构差异显著,保护区和次生林的蝽类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甲虫昆虫群落结构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还发现,只有生境类型对昆虫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产生的影响极显著(P0.01),而其他生态因子的影响不显著。在大尺度区域景观中,保护区对昆虫群落的多样性影响最大,生境类型与昆虫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密切相关,保护较好的天然林是维持区域昆虫群落分布格局和多样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及人工林树种选择对树冠层蚂蚁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方法]运用树栖蚂蚁陷阱法调查云南省绿春县天然次生林和4种人工林的树冠层蚂蚁群落、植物多样性及植物垂直密度变化。[结果](1)共采集蚂蚁标本17 998头,隶属于6亚科29属68种。(2)树冠层蚂蚁多度:紫胶林-玉米混农林紫胶林桉树林橡胶林天然次生林。(3)树冠层蚂蚁丰富度:紫胶林-玉米混农林紫胶林天然次生林橡胶林桉树林。(4)树冠层蚂蚁ACE估计值:紫胶林-玉米混农林紫胶林天然次生林桉树林橡胶林。(5)树冠层蚂蚁多度和丰富度与枯落物盖度、300 cm处垂直密度和乔木郁闭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与植物盖度显著正相关;ACE估计值与枯落物盖度、草本植物盖度和乔木郁闭度显著负相关,与175 199.9 cm区段内垂直密度显著正相关。[结论]人工林对蚂蚁多样性保护有一定积极作用,尤其选择乡土树种保护效果更显著,对人工林进行合理的管理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