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林业   25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1.
以康平寿花茎为外植体,对其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茎是适合的外植体;经过筛选,最适的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5 mg/L+KT 1.0 mg/L+NAA 0.2 mg/L,最适的分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KT 0.5 mg/L,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 mg/...  相似文献   
12.
木荷生物防火林带与针叶林易燃物数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开化县木荷生物防火林带和杉木、马尾松针叶林的生长情况、林下植被、易燃物数量、表层土壤含水率等进行了调查测定.结果表明:1h和10h时滞易燃物干重木荷林带内地表分别为462.3、656.8 g/m.,杉木林地为874.6、1282.8g/m2,马尾松林分别为1137.2、1107.1g/m2,木荷林内易燃物仅为针叶林的一半左右,木荷林带比针叶林具更强的抗地表火的能力;16年生木荷林地表1h时滞易燃物干重,比11年生木荷林小,表明16年生木荷林带的防火性能较11年生时有所增强;此外,从山脚、中坡、山脊不同坡位的木荷林带比较来看,立地条件较好的山脚木荷林分生长旺盛,易燃物相对较少,防火性能高于山脊木荷林分,因此,应重视和加强低林龄及山脊部木荷生物防火林带的抚育管理,促进其生长旺盛,增强其对林火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杨梅栽培气候区划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根据杨梅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和杨梅的地理分布,选择45个站点,13项气候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将我国杨梅划分为5个栽培区:适宜区(Ⅰ)、较适宜区(Ⅱ)、次适宜区(Ⅲ)、较次适宜区(Ⅳ)和边缘区(Ⅴ),适宜区和较适宜区是我国杨梅生产的主要区域。提出了栽培区划与适地适树相结合、合理配置品种、作为生态经济型树种推广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大蒜油加工制备成大蒜油微乳液,以期提高大蒜油的稳定性,并开发新型植物源灭藻剂。【方法】运用相转变法和拟三元图探讨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种类以及质量比(Km)对大蒜油微乳液体系形成的影响并进行正交实验。考察了以最优条件制备的大蒜油微乳液在不同温度、不同pH以及5 000和10 000 r·min-1离心条件下的稳定性,并进行了大蒜油微乳液抑藻实验。【结果】最佳制备条件为25℃、以吐温80 (Tween 80)为表面活性剂,乙醇和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三者质量比为1∶1∶1,混合表面活性剂与大蒜油质量比为4∶6。所得微乳液为黄色澄清透明状液体并伴有淡蓝色光泽,有效粒径为20.1 nm,多分散系数为0.144。320 mg·L-1大蒜油微乳液的抑藻率为82.54%。【结论】成功制备的水包油型大蒜油微乳液,稳定性良好,粒径大小合适,抑藻效果明显,有望制备成新型的灭藻剂。图9表3参31  相似文献   
15.
鉴定危害香榧的4种蚧虫,比较不同蚧虫的为害率,测定不同的环境友好型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这4种蚧虫为柳杉圆盾蚧Aspidiotus cryptomeriae Kuwana和3种在香榧上新发生为害的蚧虫,松细蛎盾蚧Lepidosaphes piniphilus Borchsenius、日本单蜕盾蚧Fiorinia japonica Kuwana和为褐软蚧Coccus hesperidum L.,松细蛎盾蚧的为害率最高。33%螺虫.噻嗪酮3000倍液、22.4%螺虫乙酯3000倍液、50%噻嗪酮3000倍液和99%绿颖矿物油200倍液均具有防效,前两种药剂防效较好。本研究可作为香榧蚧虫的识别和防治的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16.
柿树遗传资源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国内外柿树遗传资源收集、保存以及研究现状。从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DNA标记4个方面对柿品种的鉴定进行了阐述及评价;从有性杂交育种、芽变选种种质创新方面阐述了柿育种。对柿种质资源研究及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对松材线虫入侵不同年数后嵊泗海岛黑松林生态系统的植被分层情况、种类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生态优势度以及优势种类植物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松材线虫对嵊泗海岛松林生态系统造成较大的破坏,为害后,原来生态系统中上层乔木消失,植被逆行演替为以野桐、算盘子、小槐花及一年蓬、禾本科植物及莽草为主的杂草和灌丛.随为害时间的增长,群落的组成和结构也有一定变化,生态系统整体处于次生演替的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口岸截获外来有害生物的空间、时间特性及危险等级的分析,揭示了外来有害生物在不同口岸截获和发生的规律,总结出了口岸经常截获的外来有害生物名录,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控根容器育苗技术在经济林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介绍控根容器育苗主要技术组成、发展现状,分析了在经济林生产中应用控根容器育苗的作用:可以培育经济林良种壮苗、有利于迅速缩短我国经济林建设和品种更新换代周期、有利于提高经济林产品质量等优点.阐述了控根育苗技术的原理,提出了进行控根容器育苗技术在经济林生产应用中还必须培育经济林控根容器的改良、适合我国经济林苗木控根培育...  相似文献   
20.
松材线虫入侵对不同类型松林群落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马尾松和黑松纯林及混交林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分层情况、种类丰富度、个体数量、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生态优势度及重要值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内陆型生境中,无论是马尾松纯林还是马尾松混交林群落,被松材线虫危害后,乔木层植物的种类及植物多样性均有较大程度的增加,原有森林群落并未向灌丛方向退化,反而比危害前生物多样性指数有较大的增加.危害后的黑松混交林群落比纯林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大,种类丰富度及个体数量均增大.无论是纯林还是混交林,马尾松林乔木层植物的种类丰富度、生物多样性均大于黑松林,种类组成及空间分布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