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8 毫秒
11.
<正>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养蜂业现代化已成为促进蜂业发展必由之路。现代化蜂业生产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最终实现蜂农收益水平提高为目的。蜂业现代化包括生产现代化,管理现代化,设计功能合理的养蜂车对养蜂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一、养蜂车发展历史养蜂车早在30多年前就出现在我国汽车产品公告管理目录上,但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汽车厂家开发生产该产品。主要原因是以前我国的汽车经营管理实  相似文献   
12.
<正>赫章县隶属黔西北毕节市,地处国发[2012]2号文件明确的“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核心区,属于《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中贵州10个贫困县之一。全县总面积3 250 km2,辖27个乡镇456个行政村,总人口79.87万,其中农业人口占93.56%。赫章县平均海拔1 996 m,属亚热带高原季风区,气候温湿,天然牧草丰富,无霜期206~255 d,  相似文献   
13.
电连接器是一种基础元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传输和控制电信号,因此在型号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探究电连接器接触件插拔过程中各量的变化情况,文章分析了不同结构接触件的参数对插拔特性的影响,利用ANSYS对插拔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和分析,对提高电连接器的电气性能和接触可靠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蜂螨一直是养蜂业的头号病虫害。药物治螨不但易使蜂螨产生抗药性,而且还污染蜂产品。同时蜂螨携带的细菌和病毒还会使蜂群产生如美洲幼虫腐臭病、麻痹病、白垩病、爬蜂病等其他病害。物理治螨专利技术就是根据蜜蜂繁殖的生物学特性,在蜂螨繁殖阶段利用加热的方法将蜂螨集中杀死,较大程度地抑制了蜂群中蜂螨的繁殖,把蜂螨对蜂群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提高蜜蜂健康水平。这对蜂业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县是我区48个边远地区贫困县市之一.历年有种植木薯习惯,年种木薯5—8万亩,对利用木薯叶发展饲养木薯蚕十分有利.1963年曾普遍发动群众养蚕,其中1965年饲养蚕种17473盒,产茧皮量10350公斤.后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木薯蚕生产逐年下降,1977年全部停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富民政策深入人心,农民迫切要求脱贫致富,但生  相似文献   
16.
在密度分别为1 450、1 800、2 075、2 700株/hm2的试验样地上,对广西六万林场柳杉纯林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为提高广西柳杉的合理种植水平提供参考依据。在各样地采集土壤样品,于实验室内,对所取样品进行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壤物理性质方面,土壤容重随柳杉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土壤持水量和孔隙度与土壤容重密切相关;在土壤化学性质方面,0~20 cm土层的土壤各养分均高于20~40 cm土层;上层土壤中的各养分含量变化不规律,土壤有机碳、水解性氮和速效钾含量在密度为2 075株/hm2时均处于较高水平,而下层土壤有机碳与林分密度呈正相关,速效钾呈不规律变化,水解性氮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角度,建议将柳杉人工林的林分密度控制在2 075株/hm2,从而有利于该地区柳杉纯林的林木收获量。  相似文献   
17.
油松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健康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1 a生松针,2 a生松针,1 a生松枝韧皮部、木质部,2 a生松枝韧皮部、木质部,根等7类部位共分离出40株内生细菌。通过平板对峙法对所得菌株的拮抗性进行了初筛和复筛,得到3株对油松枯梢病拮抗作用较强的菌株。其中AM-5菌株抑菌效果最强,菌体的抑制率达66.95%,其发酵液的抑制率为27.89%;菌体对病原菌孢子萌发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同源性分析,将AM-5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盆栽试验结果表明,AM-5菌株对油松枯梢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在预防实验中,明显降低了油松枯梢病的发病率,预防效果为64.26%;在防治试验中,防效为53.32%。  相似文献   
18.
为查明核桃溃疡病的致病病原和生物学特性,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致病病原菌,依据柯赫氏法利用烫伤法接种健康核桃枝条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和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菌株是核桃溃疡病的致病病原菌,鉴定为真菌界子囊菌亚门子囊菌纲假球壳目葡萄座腔科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其无性型为七叶树壳梭孢Fusicoccum aesculi;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5~30℃,最佳温度为30℃,适宜的pH为6~8,最佳pH为7,最佳培养基是PDA培养基,全光照条件下生长速度快;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适宜的温度为30~40℃,最佳温度为35℃,适宜的pH为5~7,最佳pH为6,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适宜孢子萌发,水滴中萌发率最高,全黑暗条件下有利于病原菌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9.
桑天牛是重要的蛀干害虫,管氏肿腿蜂是天牛科、小蠹科等钻蛀性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本文以桑天牛幼虫为寄主,分别接1、2、3头雌蜂,观察寄生过程、发育历期、寄生率、产卵量、羽化率和后代性比及室内和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管氏肿腿蜂发育一代约31 d。管氏肿腿蜂接蜂后5 d,雌蜂开始在寄主体表产卵,5 d后卵孵化为幼虫,5~7 d后开始化蛹,14~16 d后羽化成虫。蜂虫比对管氏肿腿蜂的寄生过程及发育历期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寄生率、产卵量、羽化率和后代性比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当蜂虫比为1:1、2:1、3:1时,随着蜂虫比增大,管氏肿腿蜂的寄生率提高,分别为66.67%、83.33%、83.33%;产卵量亦增多,分别为16粒、16.57粒、22.71粒;羽化率逐渐降低,分别为83.55%、80.30%、60.90%;后代性比均呈现出雌蜂数量明显高于雄蜂的状态。管氏肿腿蜂对桑天牛幼虫有较高的寄生率,在室内和田间平均寄生率分别为71.43%和67.78%。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2.5%溴氰菊酯水乳剂防治烟青虫最适合的浓度,明确其防治效果,采用田间药效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5%溴氰菊酯水乳剂对烟青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虫口减退率及防治效果明显,在150600 ml/hm2用量下,虫口减退率为58.78%600 ml/hm2用量下,虫口减退率为58.78%86.17%,防治效果为61.37%86.17%,防治效果为61.37%91.04%。对照药剂与试验药剂防治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