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9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9篇
  8篇
综合类   116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山桂花人工林林木材性与生长特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山桂花人工林林木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径向变异的研究表明,山桂花人工林林木的木材材积加权平均基本密度为0.4826g/cm^3,低于山桂花天然林林木的木材基本密度(0.5300g/cm^3);山桂花人工林林木木材纤维长度为1182.4-1596.4μm,材积加权平均值为1375.45μm,低于山桂花天然林林木的木材纤维长度(1200-2250μm)。通过研究还得出了基本密度(BD)、纤维长度(FL)与生长轮(年龄CA)和生长轮宽度(RW)。数学模型为FL=1269.8641 27.0207CA—5.4443RW;BD=0.4782—0.0024CA 0.0029RW,以此分析了木材性质与树木生长特性之间的关系,为速生用材林的培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2.
文化产业发展已成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云南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同时也面临着文化资源的破坏乃至灭绝。通过以云南山歌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山歌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存在问题以及对策建议,并首次提出山歌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将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产业化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3.
广西受干扰罗浮栲林群丛的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罗浮栲Castanopsis fabri林的结构和组成的演替动态,采用群落样方法调查了在广西广泛分布的以罗浮栲为主的常绿阔叶林。依据样方数据计算了群丛各植物的重要值,根据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种,对广西受干扰的罗浮栲林进行了群丛分类,共有以下6个群丛:即罗浮栲-厚叶鼠刺heacoriacea-杜茎山Maesa japonica-镰叶瘤足蕨Plagiogyria distinctissima群丛、罗浮栲-朱砂根Ardisiacrenata-尖叶楼梯草Elatostemaa cuminata群丛、罗浮栲-长尾粗叶木Lasianthus longicauda-狗脊Woodwardia japonica群丛、罗浮栲-罗伞树Ardisia quinquegona-金狗毛Cibotium barometz群丛、罗浮栲-九节木Psychotriarubra-金狗毛+东方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群丛和罗浮栲-杜茎山-狗脊群丛。表4参10  相似文献   
64.
在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将物种的年龄和分布信息进行随机化处理后,应用空间直观景观模型LANDIS对森林景观进行长时间(2500a)模拟,取物种演替稳定时间段作为模拟历史变域的数据来源。分别在景观水平和年龄类型水平上利用景观指数空间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景观格局历史变域的模拟结果,并在二维空间坐标内,将研究区1990年、2000年森林景观特征与之比较。结果表明,各树种面积比例在模拟900a后都达到稳定状态,可作为无干扰条件下森林景观特征的历史变域;由于长期采伐,研究区1990年景观的斑块面积和破碎化程度都偏离了该历史变域,其中,过熟林偏离最明显,其斑块面积远小于历史变域,破碎化程度非常严重;虽然1990年后的采伐管理方案比之前的更为合理,但2000年的森林景观仍旧继续偏离历史变域。  相似文献   
65.
以东北典型污灌区——沈抚灌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整理沈抚灌区自20世纪末停灌后不同时期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的相关文献报道后,沿灌渠主干以行政村为单位布设取样点28个,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数理统计法、空间插值法等研究了重金属元素Cd、Pb、Cu、Zn在灌区农田土壤和农作物中的污染现状及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EPA人体暴露风险评价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土壤及农产品的潜在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灌区土壤重金属的平均浓度为:Cd 0.60 mg·kg~(-1)、Pb 38.76 mg·kg~(-1)、Cu 22.39 mg·kg~(-1)、Zn 57.64 mg·kg~(-1),其中Cd含量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与文献报道该灌区近15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相比,土壤中Cu、Zn含量明显降低,而Cd、Pb含量并无显著变化;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各异,灌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水平属于轻微污染;Cd、Pb在玉米中残留浓度超过国家食品安全限值,对人摄食途径存在健康风险,尤其是Cd具有较强的潜在生态危害性。  相似文献   
66.
为获得抑制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的乳酸菌(LAB),本研究从新疆巴音布鲁克牧区鲜牛乳和哈萨克族乳制品奶疙瘩样品中分离培养LAB,通过传统的分离鉴定与16S rDNA基因序列测序相结合的方法鉴定LAB种类,同时以临床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 N2为指示菌,采用双层琼脂扩散法检测分离株的抑菌能力。通过测定生长曲线确定分离株的生长稳定期,进而利用硫酸铵沉淀法透析提取稳定期内分离株的细菌素,并检测其细菌素抑菌效价。结果显示:从样品中筛选获得5株能够抑制指示菌生长的LAB,分别为希氏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粪肠球菌、戊糖片球菌和乳酸乳球菌亚种。生长规律曲线表明20 h^30 h为5株LAB的稳定期,此期培养液pH值维持在3.8~4.5。从培养20 h的5株LAB上清液中提取到了细菌素,经检测其具有抑菌活性,抑菌效价分别为457 IU/mL、1 023 IU/mL、676 IU/mL、1 862 IU/mL和1 023 IU/mL。本研究结果表明5株LAB通过在生长稳定期内维持较低酸性环境(pH<4.5),代谢产生细菌素对乳房炎源S. aureus发挥抑制生长作用。本研究为S. aureus性奶牛乳房炎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7.
介绍了生理性立枯病、缺钾型赤枯病、缺磷型赤枯病、根部中毒型赤枯病和缺锌缩苗病等水稻生理性病害的发生条件、原因和症状识别,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由于生理障碍的存在给水稻生长发育带来的影响以及避免加重其它非生理性病害的发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8.
针对金沙江流域山地系统特点,在分析头塘小流域山地系统结构及其与土壤侵蚀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山地系统防护体系的空间配置原则和依据。依此,配置了头塘试验区的防护林体系。  相似文献   
69.
为了研究羊痘病毒KLP1的特性及制备其抗体,研究通过PCR扩增了山羊痘病毒毒力因子KLP1的两个结构域KLP1-1、KLP1-2,并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42b-KLP1-1和pET42b-KLP1-2,将重组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应用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表达蛋白经镍柱纯化或KCl染色切胶纯化,经弗氏佐剂乳化后免疫家兔,制备的抗体用Western-blot和ELISA检测评价。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KLP1-1基因的大小为762 bp,表达约为30 ku的蛋白,主要在上清液中表达,镍柱纯化蛋白浓度为3 mg/mL;KLP1-2的基因大小为927 bp,表达约为35 ku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在沉淀中,切胶纯化的蛋白浓度在1~2 mg/mL之间。免疫家兔后收集血清,经Western-blot检测可见明显的特异条带,ELISA检测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512和1∶256。  相似文献   
70.
北方寒地水稻超早播育苗标准化生产技术,是以生产绿色、有机、优质水稻为前提,通过引用借鉴国家有关行业标准,结合宁安区域自然条件及近五年来种子、肥料、栽培、植保等方面的技术成果,在大量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的基础上制定的。该技术是根据当地不同积温条件,选用五优稻一号、松粳6号等优质的晚熟品种,实施提早育苗,于3月25日~4月1日播种,争抢更多的有效积温,同时采用352孔大孔育秧盘,培育均质多蘖壮秧,并在本田实施超稀植栽培与管理,从而发挥晚熟优质品种的增产潜力,确保水稻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