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2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GPRS/SMS和μC/OS的都市绿地精准灌溉控制系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了节约都市绿地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该文设计了一套基于ATmega128 MCU、嵌入式操作系统、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的都市绿地远程精准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网络化、智能化的土壤墒情的实时检测,以及历史数据查询、土壤信息及灌溉信息的图表显示,用水报表生成,根据地势、植被不同,生成不同灌溉策略等功能。采用GSM/GPRS自主切换技术,结合现代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该系统能根据植物的土壤含水率阈值和生物需水量实现精准节水灌溉。初步试验证明,该系统数据传输可靠性高,节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2.
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包括红叶岭、丁香谷和青龙谷3个景区,分布各类景点35处,其中自然景源28处,人文景源7处。该文通过实地游览,调研3个景区最佳游览路线的景点分布情况,将景点景观度划分为极优、优、良、中、差5个等级。在游客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景点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红叶岭景区景点景观度为优,景点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游览效果最好;丁香谷和青龙谷景区景点景观度为良,景点分布不均衡,影响了游览效果,需要改进;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总体景点景观度为良,应继续开发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景点,提高公园整体景观水平。  相似文献   
23.
北京西山地区油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效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促使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向发挥多功能目标的森林结构转变,在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和技术指导下对西山地区51年生的油松人工林进行改造,并于2005年调查和设计,2006年初完成近自然森林改造的第1次作业.对固定观测样地的调查结果表明:经过近自然化改造,样地的Shannon-Wienner指数分别从0.121 7、0.940 4提高到0.917 4、1.492 1.油松林的林下更新层物种变化较大.大叶白蜡、栾树、构树等树种的天然更新,再通过播种补入栓皮栎,提高了林下更新的数量和质量.相对于未进行近自然化改造的林分,改造过的油松林,林木年生长量较高,林分结构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24.
当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已在北京等七7个省市全面展开,林业碳汇作为重要的补充抵消机制均被纳入了试点体系当中。其中,北京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林业碳汇交易抵排项目的开发,并已在交易所成功挂牌。文章介绍了试点项目开发的进展与经验,分析了项目开发所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旨在为我国其他省市林业碳汇交易项目的开发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5.
提高盐碱地枣树成活率的造林措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盐碱地枣树的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整地方式、造林时间、苗木选择、地膜覆盖技术。  相似文献   
26.
该文介绍了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概念及在北京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北京森林资源存在的树种单一、人工林比例大、林龄结构不合理、林木单位面积蓄积量低、灌木林地面积偏大等问题。从而提高了重视近自然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与实施,理顺林木采伐管理体制,组建林务员队伍,进一步研发森林经营和监测技术,推动社区生计改善等措施。  相似文献   
27.
精准灌溉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园林植物传统灌溉方式依靠人工经验、控制器定时灌溉,极大浪费水资源.为此,以植物生存极限需水量为依据设计了精准灌溉自动控制系统.系统主要由土壤水分传感器网络、灌溉监测控制器、远程临控计算机和电磁阀组成.该系统可以按照植物生存阈值要求对植物进行精准灌溉,并成功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北京民族大道综合改造工程".  相似文献   
28.
森林经营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土壤质量酶指标研究的新思路,把有关森林经营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资料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发现:林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人工林的培育模式、森林抚育措施以及林地施肥管理等各种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过程,都显著改变着土壤酶活性。酶是反映森林土壤质量高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反映森林经营措施的实施效果。今后在森林土壤酶的研究中,应重视水解酶的种类、酶指标的敏感性以及酶变化机理的探索。  相似文献   
29.
河北滨海泥岸氯化物盐土状况及盐生植被在造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滨海泥岸氯化物盐土状况及盐生植被在造林中的应用陈峻崎,金子明,邢存旺(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河北省沿海有盐碱地210多万公顷,沿海地带,特别是泥质海岸类型区森林覆被率仅为1.75%。由于缺少有效的林木防护,该地区风沙、海啸、旱涝灾害频繁,土壤盐碱...  相似文献   
30.
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性评价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以野外实地调查为基础.在可操作性、科学性、可比性、可接受性原则指导下,采用复合结构功能指标法对八达岭林场各小班林分物种多样性、群落层次结构、郁闭度、灌木层盏度、年龄结构、林分蓄积量、土壤侵蚀程度、病虫害危害程度进行健康评价并划分4个等级,在林分尺度上森林的理想结构可简单表述为复层、异龄、混交林结构,具有比较发达的灌木层和草本层,并且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这样的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抗干扰性和活力。是健康森林群落的理想结构,以此为八达岭林场森林健康经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