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84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27篇
园艺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 云南引种栽培咖啡已有70年的历史,三个品种(Coffea arabica L;Coffea robusta;C. liberia)中尤以小粒种咖啡产量高、品质佳,在市场上声誉好。有关生咖啡豆及焙咖啡粉的化学成分未见报导,国内一些教材书和小册子引用的小粒种咖啡化学成分的资料是国外的。为此将云南咖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2.
<正> 国内外许多研究指出,生长调节剂对果蔬具有延迟衰老的作用。100ppm2·4·5—T处理菠萝果实曾是夏威夷菠萝研究所的专利方法。在产地菠萝常温保鲜研究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萘乙酸对采后菠萝生理作用试验,现将研究的初步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采收与处理选择八成熟的无刺卡因菠萝(果皮大青色、小果油亮、缝间明显裂开、基部第1—2层小果四周开始显现淡黄色),小心采收,避免挤压碰伤。  相似文献   
63.
<正> 大约公元前900年,一位阿拉伯医生Rhazes第一次在文献中提到咖啡。最初,咖啡是一种食物,继而用于酿酒、入药,用作饮料可追溯到700年前。如今它是世界上最普遍的兴奋刺激饮料之一。咖啡是由一种属于茜草科的热带植物的成熟果加工制作而成的。咖啡树的主要品种有小粒种咖啡(Coffea arabica)、中粒种咖啡(C.robusta)和大粒种咖啡(C.liberica),而小粒种咖啡是主要栽培种。咖啡炒制加工过程概述如图1。  相似文献   
64.
野生余甘子中Vc稳定性与SOD类似物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余甘果中高呈VC和SOD类似物质以及它们对热与贮藏的高度稳定性。SOD类似物具有酸稳定性和透皮性。  相似文献   
65.
余甘子的食品功能性及产品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余甘子中Vc与类SOD物的加工稳定性以及它的防癌抗衰老功能。讨论了果糖、低糖果脯等保健食品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6.
<正>应用尿素包合法分离制备的橡胶种子油液体脂肪酸碘植(Ⅰ.Ⅴ)高达188.0。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受光、热、氧气等影响极易发生氧化、聚合等化学变质,必须采用下述方法将其制成脂肪酸乙酯,以便保存利用。  相似文献   
67.
用自提的红参总皂甙为对照品,测定了我省几处不同产地野生绞股蓝总皂甙含量。摸索了绞股蓝总皂甙的提取方法,20倍量热水煮提的皂甙得率为10倍量30%乙醇热回流法的86%。偏碱性或中性条件有利于提高皂甙得率,保持皂甙生理活性。制备绞股蓝全成分浸膏可用于配制各种产品。  相似文献   
68.
<正> 在水果化学保鲜中,筛选天然无毒保鲜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国内外对魔芋多糖进行过一些研究。为此,我们用热带地区盛产的酸角豆种子多糖对菠萝保鲜的效果进行了试验。酸角(Tamarindus indica Linn),又名罗望子,豆科常绿乔木,其荚果的果肉可供鲜食,制作酸味调料和清凉饮料;种子子叶中含多糖65%,主要由葡萄糖、木糖、半乳糖组成。该多糖无毒无味,具凝结和稳定作用,可作冰淇淋等食品添加剂,且具有良好的成膜作用和保水作用。  相似文献   
69.
<正> 一、裂果某些芒果品种普遍发生裂果。接近成熟的芒果在干旱期间下大雨时最容易发生。那些裂果敏感的品种,树上所有的果都突然裂开是不常见的。1、症状MA165、MA162和MA123品种裂果的特点是纵裂,通常从果实顶端开始向果梗方向开裂,一般裂到接近果梗末端,将果裂成不等的两半,裂缝扩大,最后露出  相似文献   
70.
<正> 碘值(Ⅰ·Ⅴ)表示油脂或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是油脂最重要的化学常数之一。通过碘值,我们可以了解某种油脂的组分是否正常,有无混杂现象,确定该油脂的用途及判断其新旧或变质程度。 在油脂分析中,测定碘值常用的方法有苏联标准法、Wijs法等。韦氏法配制韦氏碘液时要发生氯气及烦琐的滴定与计算;苏联标准法耗用HgCl_2试剂量大且裘一华液不宜长期保存。国际纯化学及应用化学协会在第六版的“油、脂肪及衍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