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雪菜病毒病介体昆虫消长及防虫网覆盖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雪菜又名雪里蕻,近年病毒病严重发生,其病原物为TuMV、传播昆虫有翅蚜在夏、秋季2个转移高峰与雪菜秋、冬播种育苗期相吻合,是主要感病期。应用防虫覆盖育苗是切断传毒媒介、预防病毒病的关键技术、经不同目数、不同颜色的防虫网覆盖育苗试验和示范均取得较好的防病效果,防效达51.2%-73.3%,增产效果显著,还能同时控制苗期其它虫害。  相似文献   
102.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自然保护区的布局和功能区划对其功能发挥有重要作用。在全面总结我国自然保护区使用的布局方法和功能分区方法的基础上,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旨在为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白榆是我国重要的乡土树种之一。为促进我国多倍体白榆的人工杂交培育和选优,以二倍体、三倍体及同源四倍体白榆叶片为试材,测定叶片表型指标、显微差异及光合生理特性,比较分析不同倍体间的变异程度及基因倍性发生改变对白榆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倍体及同源四倍体白榆叶长、叶宽、叶面积都显著高于二倍体白榆,可见白榆在叶长、叶宽、叶面积这些形态学特征方面表现出多倍化后的巨大化特征。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四倍体及三倍体白榆叶片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这些指标都高于二倍体白榆,巨大化特征表现十分突出,置于相同放大倍数视野下观察,出现了倍性增加气孔器密度稀疏的现象,可见气孔器密度与倍性有明显的相关性。三倍体及同源四倍体白榆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都显著高于二倍体白榆,说明倍性的增加会使白榆的Pn及Tr增加。白榆叶绿素a (Chl a)含量高于叶绿素b(Chl b)含量,并且Chl a、Chl b及总叶绿素(Chl)含量随着倍性的增加而增大,表现出明显的多倍体植株的光合色素含量增加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4.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白银市黄河灌区水地种植的高产优质胡麻新品种,加快当地胡麻品种更新换代,助推胡麻产业发展,在靖远县刘川镇对新引进的8个胡麻新品种进行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品质性状及丰产性的研究分析,筛选适宜在白银市灌区水地栽培的胡麻主栽品种和搭配品种。研究表明:陇亚15号、定亚25号、晋亚14号丰产性好、含油率高、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当地主栽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宁亚21号、伊亚6号、晋亚15号综合性状良好,产量较高,可作为搭配品种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05.
本试验引进5种不同党参品种的种苗,以当地品种为对照(CK),探究各品种在陇中地区弃耕撂荒地种植时的成药期性状指标,对该条件下党参成药期的物候期、地上及地下部分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党参新品种党渭3号在覆膜保墒的条件下种植产量最好,净收入可达4.15万元/hm2。本研究可为解决陇中弃耕地中药材党参品种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