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目前 ,随着北京地区及西北生态环境的开发与建设 ,市场急需大量的速生林树种。杨树作为一种速生、繁殖容易的树种 ,一直是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首选树种。为做好速生杨的繁育推广工作 ,我们运用短枝段快繁技术 ,在温室中扦插杨树容器苗 ,通过试验及大量生产的实践证明 ,此法切实可行 ,并已繁育出速生杨容器扦插苗 2 0 0万株 ,现已顺利移栽到大田 ,成活率达 90 %以上。温室中短枝扦插技术要点如下。1 材料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顶芽饱满的 1年生枝条。2 截制插穗插穗长度 5~ 6cm ,最好保留 1~ 2个饱满的芽子。上剪口距顶芽 1~ 1.5cm …  相似文献   
52.
在贵州省锦屏县冷饭团原产地,挑选一片极具代表性冷饭团(野生)母本园,调查研究其僵苗类型,并施用生根剂、追肥、正确引蔓、做好排水、除草、修枝等。在果园出现"僵苗"后,开展田间管理的后期补救,观察园内植株长势由衰转旺的过程,总结研究其种植技术,以期为冷饭团种植者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53.
为了研究红椿无性系幼苗的水分生理特性,为红椿栽培管理提供科学支撑,试验设置不同干旱胁迫处理梯度,对红椿5个无性系1年生盆栽幼苗进行干旱胁迫试验,探讨其在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重度胁迫(正常浇水断水17天)下,红椿无性系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最低;红椿不同无性系幼苗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差异不显著;不稳定的天气情况导致红椿无性系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周期性变化规律不明显。(2)重度胁迫(正常浇水断水17天)处理下红椿无性系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不同的红椿无性系之间,其干旱胁迫处理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周期1、周期2和周期3红椿无性系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54.
永安地区发病辣椒植株表现小叶、黄化、丛枝、簇芽等症状。利用植原体16SrDNA基因的通用引物R16mF2/R16mR2和R16F2n/R16R2,对发病辣椒植株总DNA进行巢式PCR检测,获得约1.2kb的特异性DNA片段。经测序并在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共获得4条植原体特定的16SrDNA基因序列(CHY-C4-1、CHYY1-1、CHY-Y7-1、CHY-G1-1)。将测得的4条序列与已报道的植原体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获得的4条植原体序列均聚类到16SrI组,其中CHY-Y1-1、CHY-Y7-1、CHY-G1-1与16SrI-B亚组植原体聚类到同一支,而CHY-C4-1与已报道的16SrI组内的6个亚组均未聚类到一支,因此建议将CHY-C4-1命名为新的亚组。利用iPhyClassifier在线分析软件对获得的4条植原体序列进行虚拟RFLP分析,结果与进化树获得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5.
胡杨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PeNhaD1)编码一种质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在胡杨细胞拒盐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ce)介导的叶盘法将PeNhaD1基因转入盐敏感且速生的派间杂种110杨(P.deltoidesX P.maximozoiczi‘Eridano')中.经PCR和PCR-Southern检测已获得转PeNhaD1基因的110杨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56.
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是蔬菜上的重要害虫,应用性引诱剂预测这3种害虫,具有灵敏度高、高峰清晰、规律清楚、省工、省时等特点。  相似文献   
57.
<正>山楂树是我省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科学栽培可提高其产量和质量。本文针对兴隆县山楂树种植实践,概括总结其科学栽培技术,为我省乃至我国北方地区山楂树栽培提供参考。1建园1.1山楂树栽培适宜的环境条件山楂对温度适应性强,在我国的云南省、吉林省都有栽培。山楂树喜光又比较耐阴,在半阴坡、山沟和林木遮阴下都能生长,但要结出高品质果实,离不开良好的光照条件。山楂树适宜的栽培地区是年平均气温6.5~12℃,极端最高气温达36.6℃,极端最低气温-28.1℃;年平均降雨量450~750mm;无霜期140~175d;海拔高度1200m以下;土壤PH值以5.5~7.5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58.
非结球芽甘蓝种植密度试验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结球芽甘蓝是近几年由海通食品集团公司引进的一种加工榨汁的十字花科芸薹属蔬菜,在慈溪市试种取得了初步成功,但其配套标准化栽培技术尚不清楚.本试验对其栽培密度进行了探索研究,以筛选出既能获得较高产量又节省投入成本的最佳种植密度,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59.
在会宁县柴家门镇进行了地膜多次利用穴播胡麻不同行距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穴播行距的降低,胡麻产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合适的种植密度是协调单株和群体生产力矛盾的关键,是实现高产高效的保证。作为调控群体特征措施的行距及密度,在现阶段生产水平下,旧膜穴播胡麻穴行距以13.5 cm,即每幅9~10行,密度50.25万~55.8万穴/hm~2为宜,就可保证基本苗360万株/hm~2、茎数690万个/hm~2的高产群体所需。  相似文献   
60.
目前中国番木瓜产业受到环斑花叶病等病害的严重威胁,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创制新种质、培育高产优质的抗病新品种成为番木瓜产业发展的亟需。本研究以‘一尺瓜’品种的140~150 d龄果实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其体细胞胚诱导和植株再生技术。结果发现了一种非常简单有效的外植体杀菌消毒方法,即用自来水将果实外表清洗干净,然后用70%酒精对果实进行表面消毒即可。该品种成熟种子理想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组成为:1/2 MS(Murashige and Skoog,1962)+2 mg/L 2,4-D(2,4 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400 mg/L谷氨酰胺+60 g/L蔗糖+7 g/L琼脂粉,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45%。将胚性愈伤组织置于含1 mg/L2,4-D的增殖培养基继代培养2个周期后,可获得大量均质的表面含有白色体细胞胚的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团在不含任何激素的培养基上可完成体细胞胚的诱导、成熟、萌发和生根过程。挑取具有芽和根的体细胞胚转移到再生培养基培养30 d后可获得具有正常叶片和根系的完整植株,其发育为正常植株的百分率为52.5%。本研究为番木瓜生物技术育种建立一套简单、高效的体细胞胚再生技术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