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34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61篇
  68篇
综合类   333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21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 毫秒
731.
有机氯农药残留是公众广泛关注的问题,梳理了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现状,并给出新技术发展方向。采用质谱法和色谱法检测有机氯的准确率相对比较低。随着科技的进步,有机氯的前处理和检测技术已经得到新的突破和提高,提取与净化一体化耦合技术大大提高了前处理效率,各种检测技术的联合使用使得结果更加准确、高效,检出限更低。   相似文献   
732.
以我国北方露地梨和甜樱桃为试材,采用地熊蜂授粉方法,研究地熊蜂在梨、甜樱桃上的授粉行为特性以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梨园和甜樱桃园内地熊蜂出巢活动主要集中在9:00—11:00和15:00—16:00,均有2次出巢活动高峰期;地熊蜂对梨和甜樱桃的单蜂有效访花数分别为6.2朵/min和9.1朵/min,单花访问时间分别为7.3 s和4.9 s;地熊蜂授粉的梨坐果率与自然授粉相比提高54%以上,单株产量提高19%以上,与人工授粉相比差异不显著;地熊蜂授粉的甜樱桃坐果率与自然授粉相比提高12%以上,单株产量提高13%以上。由此可见,地熊蜂授粉对北方露地梨和甜樱桃具有增产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3.
研究长期不同种植施肥模式下,植烟黄壤中蚯蚓生长繁殖状况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从土壤动物的变化角度揭示植烟黄壤可持续利用的途径。试验依托贵州省遵义市烤烟长期田间定位试验,研究2种种植施肥模式下(烤烟连作与烤烟//玉米轮作,单施化肥与有机肥化肥配施),3季作物(烤烟、玉米和黑麦草)收获后耕层土壤中蚯蚓密度和重量,以及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长期种植和施肥的烟地土壤中,蚯蚓的密度和生物量分别比不耕作的裸地增加了0.5~1.5倍和0.6~2.4倍;与长期连作烤烟的土壤相比,烤烟//玉米轮作的蚯蚓密度和生物量分别增加57.0%和71.4%;与长期单施化肥的土壤相比,配施有机肥的土壤蚯蚓生物量平均增加了23.3%;在烤烟//玉米轮作模式中,玉米种植季节的土壤蚯蚓密度高于烤烟种植季;长期轮作和配施有机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降低土壤容重,提高总孔隙度,并增强了土壤酶活性;植烟黄壤中蚯蚓的密度和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和有效氮磷钾含量、总孔隙度、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除此之外,蚯蚓的生物量还与土壤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蚯蚓与土壤肥力互为良性循环,植烟黄壤采用轮作并配施有...  相似文献   
734.
735.
通过对宁夏河东灌区2016—2020年秸秆的调查研究得知,灌区秸秆的主要来源为小麦、玉米、水稻。采用草谷比理论计算方法,对宁夏河东灌区秸秆的资源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宁夏河东灌区秸秆的资源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小麦秸秆。通过对废弃秸秆的收集路径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分散型和集中型2种秸秆收集方式,并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为目标,探讨了适宜技术经济条件下废弃秸秆的收集路径。  相似文献   
736.
为研究不同种植地域对“华墨香5号”黑米中花青苷和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在武汉、西安、陵水、宁波等14个地区种植了该黑米品种,通过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不同种植地域来源的“华墨香5号”样品中靶向代谢物,以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域种植的“华墨香5号”黑米中花青苷和酚酸类化合物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来自西安地区样品检出量最高,含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2.855 mg/g、芍药色素-3-O-葡萄糖苷0.491 mg/g、原儿茶酸0.088 mg/g;黄石地区样品检出量最低,分别为0.865、0.162、0.048 mg/g。表明黑米中花青苷和酚酸类化合物积累显著受到种植环境影响,为生产高营养价值黑米,需针对特定品种筛选合适的种植地域。  相似文献   
737.
大叶小檗(Berberis amurensis Rupr)为小檗科小檗属植物,在我国北部地区分布较为广泛,在俄罗斯、朝鲜、日本亦有分布。大叶小檗主要含有生物碱类、苯丙素类、甾体、有机酸类等化合物,在抗炎、抑菌、抗肿瘤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大叶小檗以根入药,小檗根为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本文通过查阅中外文献,对大叶小檗的本草考证、资源分布、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大叶小檗及制定小檗根药材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38.
为了探究微生物杀虫剂对天敌昆虫小花蝽的安全性,为微生物杀虫剂与小花蝽联合使用防治害虫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浸虫法测定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和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对微小花蝽(Orius minuius)、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的毒力,比较其毒性大小,并比较了田间推荐使用剂量下用药7 d对小花蝽的致死率,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对东亚小花蝽毒性最小,LC50为2.88×108 CFU/mL;金龟子绿僵菌对微小花蝽毒性最小,LC50为5.20×105 CFU/mL;苏云金杆菌对微小花蝽的毒性最小,LC50为1.24×105 IU/mL。按照国际生物防治组织的评价标准,球孢白僵菌对东亚小花蝽的致死率为25.13%,属于无害,但对其余两种小花蝽轻度有害;金...  相似文献   
739.
为探索NCG-Mn的最佳合成工艺,采用液相合成法,以N-氨甲酰谷氨酸(N-carbamyl-L-glutamate,NCG)和氯化锰为原料,合成了NCG-Mn配合物.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NCG与Mn的反应物质的量比、反应液pH值以及反应时间这3种因素对配合物产率的影响.正交试验表明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CG∶Mn反应物质的量比2∶3,反应体系pH 7,反应时间1 h.  相似文献   
740.
战略性肥料管理是综合杂草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土壤中的P也是决定入侵植物生长和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盆栽控制试验,探讨 P 添加对高 N 条件下入侵植物节节麦生长及竞争能力的影响,旨在为冬小麦田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P 添加对高 N 条件下节节麦和小麦的生长发育及种间竞争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高 N 条件下,单种节节麦的株高、叶面积、分蘖数及总生物量均随着 P 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依据上述指标的增幅可知,节节麦对高 N 条件下 P 添加的响应能力大于小麦;此外,随着 P 添加量的增加,节节麦的根冠比不断增加而叶根比则呈持续下降,表明其通过增加对根部的投入以适应高 N 条件下土壤中 P的变化,而这也可能是由于 P 添加引起节节麦对 N 的高需求,而试验中设置的高 N 条件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的结果。(2)单种及混种条件下节节麦株高、叶面积等 7 项指标的可塑性指数均值分别为 0.31、0.48,明显大于小麦的 0.25、0.43,由此表明,节节麦以相对较高的可塑性适应高 N 条件下土壤中 P 的变化。(3)不同 P 添加处理中节节麦的竞争平衡指数值均大于 0,并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这表明高 N 条件下 P 添加提高了节节麦对小麦的竞争抑制作用。综上所述,在当下冬小麦田土壤中含 N 量日益增加的背景下,不科学的 P 肥管理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节节麦对小麦的竞争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