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9篇
综合类   4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81.
贺瑞坤  贺红早  陈训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048-11049
研究贵阳二环林带9个主要经济树种冠幅与胸径的相关关系,选择一元一次方程对其进行拟合,根据不同树种冠幅—胸径方程,推算其在林冠郁闭度为1.0时的造林密度,并制作林分密度表,探讨二环林带合理密度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2.
凋落物对迷人杜鹃幼苗更新和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百里杜鹃”是全国唯一以保护杜鹃花科杜鹃属植物为对象的自然保护区,迷人杜鹃是保护区内重要的保护树种。本文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控制相结合,阐明凋落物,迷人杜鹃幼苗更新和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野外踏查百里杜鹃林迷人杜鹃群落不同厚度凋落物下幼苗更新情况;采用人工模拟用凋落物厚度和播种位置的试验,探讨凋落物对迷人杜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物理影响;以迷人杜鹃为主的凋落物水浸提液的乙醚相、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溶液浇灌进行迷人杜鹃种子萌发试验,并对三相溶液进行 GC-MS检测,探讨凋落物对迷人杜鹃种子萌发影响的生物化学原因。【结果】自然条件下,过厚的凋落物影响迷人杜鹃幼苗更新,凋落物厚度<4 cm处,幼苗数量最多,随着凋落物厚度的增加,幼苗数量逐渐减少。盆播试验发现,对照的种子萌发率最高;凋落物上方播种的种子萌发速率和幼苗发生率低于下方播种;随着凋落物厚度的增加,下方播种种子萌发率和幼苗发生率逐渐降低;3种有机相浸提液浇灌种子,均随着浓度的升高种子萌发率降低,尤以乙醚相溶液对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在浓度为12 mg·mL -1时,发芽率降低82.98%,苗高降幅为68.75%,且胚根停止生长。因此认为,凋落物具有物理阻碍作用和化感作用,其物理原因:一是过厚的凋落物层的机械障碍导致萌发幼苗难于扎根或生长;二是凋落物层加厚,导致种子萌发所需的光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种子萌发。其化学原因是凋落物水浸提液中存在丰富的化感物质抑制了种子萌发和成苗,其中乙醚萃取相含29种,乙酸乙酯相含有16种,正丁醇相含有4种。【结论】在杜鹃林抚育管理中应合理地清理林下凋落物,以促进迷人杜鹃幼苗的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83.
石登红  陈训 《种子》2012,31(2):71-73
将黄杜鹃种苗置于大棚温室和户外环境观察其生长状况,结果发现:从10月份到第2年3月中旬,置于大棚温室的黄杜鹃能够完整无损的保留叶片,越过冬天;从3月中旬到9月底,将黄杜鹃置于室外,其生长迅速;年生长变化呈“快-慢-快-慢”的生长规律,一年四季植株上都有叶子,夏秋两季逐渐以新叶取代老叶;对其枝条进行形态解剖观察,结果表明,黄杜鹃的不定根原基起源于髓射线与维管形成层交叉的部位及髓薄壁组织,未发现愈伤组织分化成不定根.  相似文献   
84.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仪研究了喷施赤霉素后野生马缨杜鹃叶片光合特征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赤霉素不能改变马缨杜鹃叶片Pn、Tr、Cs、Ci、WUE和Ls的日变化趋势,但可显著提高Pn的第1个峰值、Tr的第2个峰值和Ls值,但却降低了Ci值。以100 mg/kg赤霉素溶液的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85.
顶坛花椒果皮及种子形态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贵州特色经济植物顶坛花椒(Zanthoxylum planispinum var.dintanensis)为研究对象,对果皮及种子进行系统的形态组织学研究(附形态及显微结构图),并从种子组织结构方面,探讨分析出不利于顶坛花椒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6.
周艳  陈训 《种子》2009,28(7)
在马缨杜鹃组织培养过程中测定了1~3年生马缨杜鹃叶片、茎尖、茎段的总酚含量和PPO活性.结果表明,1~2年生茎段的总酚含量和PPO活性均较低,两者无显著差异,组织培养中发现,2年生茎段的褐变率最低.进一部研究不同季节2年生茎段组培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与褐变率的关系,褐变率和总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79**),PPO活性与外植体褐变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714*),说明外植体褐变率是由酚类物质和PPO引起的.  相似文献   
87.
迷人杜鹃种子特性与萌发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迷人杜鹃种子的千粒重、吸水率、种皮透水性和种皮抑制物质,并统计在不同的贮藏方式、不同光照条件和不同萌发温度的处理下迷人杜鹃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并对所得数据作方差分析与LSD检验,结果表明:迷人杜鹃种子细小,千粒重仅有0.171 g,种皮透水性良好,种皮没有抑制种萌发的物质.室温干藏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大.而低温贮藏不利于种子的萌发.迷人杜鹃种子在自然光暗交替的光照下发芽率更高,出苗更整齐.恒温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88.
黄褐毛忍冬茎生长发育及形态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褐毛忍冬茎生长发育及形态结构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黄褐毛忍冬分枝能力强,茎的年生长量30~300 cm.调查资料显示,9月份移栽的黄褐毛忍冬,次年1月新生茎可这57 cm,长势良好者能达到10~15个分枝.茎中含有发育良好的周皮和输导组织,周皮上发育有皮孔,有进行气体交换的作用,导管的密度大,横截面宽,对水分的输导效率高.研究结果可为黄褐毛忍冬在贵州喀斯特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栽培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模式.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含量与分布的影响。[方法]从贵州普定县典型喀斯特山区耕地、林地和荒地采集96份土壤样品,并对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养分进行室内理化分析。[结果]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pH值依次为:荒地>林地>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依次为:林地>荒地>耕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全氮含量均较丰富,碱解氮含量偏低,尤其是耕地;全磷含量水平很低,全磷含量低于1.0 g/kg的土壤分别占耕地、林地和荒地的95.23%、95.83%和100%;耕地有效磷含量较高,而林地和荒地有效磷含量较低;荒地全钾和速效钾含量较高,林地和耕地均存在不同程度地缺钾。[结论]该研究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和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IBA生根剂对卡罗来纳杜鹃插条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卡罗来纳杜鹃是一种优美的常绿灌木,原产美国东部沿海并能耐-33℃的低温.由于该植物无性繁殖技术困难,限制了其及其栽培变种在园林中的应用.于10月份采集卡罗来纳杜鹃的木质化枝条,在美国缅因大学的植物繁殖温室中进行扦插繁殖.处理后的插穗被随机放在具有恒温(24℃)低温加热的苗床上.结果表明:IBA对卡罗来纳杜鹃木质化插条的生根有显著影响,IBA处理后的插条生根率为25.0%~84.4%,对照没有生根.IBA浓度对插条生根也有显著影响,处理Ⅳ即先快蘸液态KIBA(8 000 mg/L)再迅速蘸取粉状IBA(8 000 mg/L)的插条生根率最高为84.4%;当IBA浓度≤8 000 mg/L时,生根率≤43.8%;液态.KIBA 16 000mg/L 的浓度太高会使插穗出现烧死现象;当KIBA浓度为200 mg/L和400 mg/L时,浸泡插穗24 h后生根率分别为31.3%和37.5%.IBA的类型及处理浓度对根质量(根体积)有显著影响,混合处理Ⅳ的生根质量最好,体积为38.9cm3;KIBA浓度200 mg/L时浸泡24 h后处理的插穗生根体积最小,为12.1 cm3.生根插穗移人低温储藏8周后,可移栽和培育出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