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2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Zn、Cu对香根草生物量、含水量、叶绿素、MDA、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根系活力以及Zn、Cu在香根草体内的积累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Zn、Cu刺激了香根草的生长,提高了香根草的生物量、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高浓度的Zn、Cu使香根草生物量、含水量、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根系活力均不同程度地下降,MDA含量增加;香根草根系中积累的重金属含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当处理浓度为60mg·L-1时,根系干重富集的Zn、Cu分别达到2581和6528mg·kg-1。两种重金属在香根草植株内的分布主要以根部积累为主,地上部积累的重金属含量极少。  相似文献   
23.
长白山云冷杉林主要树种空间分布及其关联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揭示长白山云冷杉林物种共存的维持机制,基于Ripley爷s K 的双相关函数g(r),分析了5.2 hm2 云冷杉林 中鱼鳞云杉和臭冷杉的种群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种间空间关联性。结果显示:样地中鱼鳞云杉与臭冷杉共 8 730 株,占样地全部个体数的68.1%,胸高断面积之和占样地全部个体胸高断面积的51.9%,在样地中占据绝对 优势地位。2 个树种的径级结构均呈反冶J冶型分布。空间格局分析显示:小径级的臭冷杉和鱼鳞云杉均呈聚集分 布,尤其是在小尺度上更加明显;而随着径级增大,则呈随机分布,聚集强度也随尺度的增大而降低。臭冷杉的大 树和小树在0 ~50 m 尺度上呈负相关,显示这2 组个体存在非常激烈的种内竞争。而不同径级的鱼鳞云杉之间在 小尺度上表现为负相关或无明显相关性,说明鱼鳞云杉的种内竞争相对较弱。小径级的臭冷杉与所有径级的鱼鳞 云杉,小径级的鱼鳞云杉与所有径级的臭冷杉均呈正相关关系,表明2 个树种均适宜在对方林冠下生存。臭冷杉 和鱼鳞云杉的中径级和大径级的个体,两两之间呈负相关或无显著相关性;表明随着径级的增大,臭冷杉与鱼鳞云 杉之间存在强烈的种内和种间竞争。2 个树种的种群分布格局主要受到种子扩散限制和负密度效应的影响,而相 似的耐荫性使得2 个树种可以在该森林群落中长期共存。   相似文献   
24.
以珍稀濒危植物黄精叶钩吻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茎、叶、花柄)、不同浓度吸附剂(活性炭、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和抗氧化剂(柠檬酸、抗坏血酸、二硫苏糖醇)对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的褐化程度不同,褐化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叶片,花柄,茎;2种吸附剂对外植体的褐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添加1 500 mg·L1活性炭的培养基效果最佳,褐化率最低,而且外植体生长良好,抑制效果活性炭>聚乙烯基吡咯烷酮;3种抗氧化剂均能减少外植体的褐化现象,但褐化率较高,保持在50%左右,抑制效果差于吸附剂.  相似文献   
25.
测定了湖北恩施富硒区7个树势好、产量高的本地种源群体自然散生核桃坚果的主要物理性状。结果表明:各实验组果径有较大差异,其中E5组纵径最大,平均达42.31 mm,E6组横径最大平均为40.40mm;各实验组壳厚及出仁率有较大差异,E5组壳最薄,平均为1.18mm,E5组出仁率最高,达到0.55。对比分析了各实验组主要物理指标,对未来该地区核桃栽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6.
以青花菜为材料,从叶片中分离WRKY转录因子基因BoWRKY3(登录号:JN120758),并进行序列分析;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霜霉菌侵染前后叶片BoWRKY3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测序结果表明:BoWRKY3的基因组DNA全长为1136bp,有3个内含子,长度分别为81、101和96bp;编码区全长为858bp,编码285个氨基酸,具WRKYGQK保守区和CX5CX23HX1H锌指结构.RT‐PCR结果表明,BoWRKY3的表达受霜霉菌诱导,表达量在接种6~36h时最高,暗示该基因与青花菜霜霉病抗性相关.序列比对结果表明,BoWRKY3与十字花科同源基因的差异最小,而与禾本科作物的序列差异最大,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27.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Zn、Cu对香根草生物量、含水量、叶绿素、MDA、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根系活力以及Zn、Cu在香根草体内的积累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Zn、Cu刺激了香根草的生长,提高了香根草的生物量、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高浓度的Zn、Cu使香根草生物量、含水量、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根系活力均不同程度地下降,MDA含量增加;香根草根系中积累的重金属含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当处理浓度为60mg·L-1时,根系干重富集的Zn、Cu分别达到2581和6528mg·kg-1。两种重金属在香根草植株内的分布主要以根部积累为主,地上部积累的重金属含量极少。  相似文献   
28.
针对生产上敞口大锅熬制石硫合剂时间长、效率低、释放废气污染环境等缺陷,该文设计了一种原材料可反复参与反应的密闭加热加压循环式石硫合剂制备装备,该装置主要由锅体、锅盖、冷凝装置、搅拌装置、压力阀、安全阀、温度压力表等组成,通过热力学过程分析确定了冷凝管结构参数;熬制原料选择生石灰、硫磺粉和水,以其质量配比、加热压力、熬制时间及搅拌速率作为影响因素,石硫合剂波美度作为目标函数,开展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冷凝管长度为870 mm、直径为14 mm时,该冷凝装置可对生成的气体进行冷凝回流;当熬制原料质量比为1∶1.8∶9,加热压力为0.12 MPa,熬制时间为30 min,搅拌速率为240 r/min时,熬制锅中石硫合剂波美度可达28.8°Bé.与生产上敞口大锅熬制相比,该装置熬制的石硫合剂浓度提高3.5°Bé,熬制时间缩短10 min,同时减少了熬制过程中的补水程序.该过程中反应物不与空气接触,减少H2S气体的排放,为快速、环保、高效熬制石硫合剂提供科学依据和生产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