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柿果脱涩机理及脱涩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柿果脱涩机理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国内外柿果的脱涩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价,指出了影响柿果脱涩的因素,对当今我国柿产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安康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专业化防治的模式,并提出保障的对策,以期为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郁金香花芽分化过程中球内内源激素变化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郁金香大球(指能进行花芽分化的更新球)及同品种的小球(指不能进行花芽分化的子球)内的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并结合形态解剖的观察,研究了它们与郁金香花芽分化的关系,试图从生理生化角度初步探讨郁金香退化的原因。示出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的郁金香花芽分化过程中大、小球内的赤霉素(GA1/3)、玉米素核苷(ZRs)、脱落酸(ABA)及吲哚乙酸(IAA)的动态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花芽分化前至分化期,大球内的ZRs的含量并不明显地高于同品种小球的含量,但ZRs/GS1/3的值却显著的高于小球。由此认为,高比值的ZRs/GA1/3有利于郁金香的花芽分化,且对郁金香的花芽分化起主导作用。通过对GA1/3,ABA,IAA动态含量的测定,初步认为,低含量的GA1/3及花芽分化前至分化初期ABA和IAA含量的降低有利于郁金香的花芽分化。ABA和IAA对郁金香花芽分化的作用较复杂,对此作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4.
魔芋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西部经济发展中最具成长潜力与竞争优势的地方特色资源产业。在魔芋种植过程中,软腐病发生严重,已成为限制魔芋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效果不理想,急需寻找新的防治途径。为研究出有效的防治魔芋软腐病新技术,应用壳寡糖、海藻酸寡糖植物免疫诱导剂,结合使用噻霉酮制剂,在陕西安康针对魔芋软腐病防治技术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药剂拌种处理效果好于浸种处理效果,浸种处理只有噻霉酮对魔芋软腐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效为51.17%。噻霉酮、壳寡糖及农用链霉素单一药剂对种芋拌种处理,对魔芋软腐病防效分别为68.92%、55.36%和  56.49%,噻霉酮及壳寡糖拌种处理对出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拌种处理结合在成株期喷施壳寡糖、海藻酸寡糖和噻霉酮,对魔芋软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50%~70%,延迟魔芋魔芋软腐病的爆发高峰期约一周,提高产量效果明显。用噻霉酮杀菌剂拌种处理种芋,在发病初期再用壳寡糖或海藻酸寡糖植物免疫诱导剂结合噻霉酮喷施植株,对魔芋软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利用SNP和EST-SSR分子标记鉴定荔枝新种质御金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自主开发的荔枝SNP和EST-SS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近年发掘的荔枝优稀种质御金球进行分子鉴定,明确其与现有的363份荔枝种质的亲缘关系,以探索其是否为新种质,并揭示亲本来源,为进行新品种保护提供分子证据。结果表明,13对EST-SSR引物在364份种质中共产生122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12条(91.8%);筛选出的17对SNP引物均表现为二等位性。御金球与363份荔枝种质的演化分化系数介于0.043~1.924之间,遗传相似性系数介于0.123~0.877之间。可见,御金球与现有的363份荔枝种质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差异,证实御金球为一份全新荔枝种质。通过对该种质与22份疑似亲本进行EST-SSR和SNP分析,并结合表型资料及品种起源信息,初步认为御金球是杂交后代,且母本为糯米糍,父本为焦核怀枝的可能性最大。SNP分型技术首次成功地用于荔枝新种质御金球的亲本来源鉴定,为今后荔枝种质的鉴别提供了可借鉴手段。  相似文献   
17.
半支莲多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半支莲植株不同部位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变异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对半支莲萌动种子,0.05%秋水仙素处理12h的变异率最大、为11%;对茎尖生长点,0.10%秋水仙素处理48h的变异率最大、为75%;对根尖,采用4%二甲亚砜与0.05%秋水仙素混合溶液处理8h和16h的变异率最大、为16.7%。可见,秋水仙素诱导半支莲茎尖的效果最好,其次为改良浸根法,萌动种子效果较差。形态学鉴定结果发现,变异株叶片明显变短、变宽,叶色浓绿,花径变大;解剖学鉴定结果表明,变异株气孔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对照株,气孔数少于对照株,花粉直径也明显增大;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初选的13株拟多倍体进行DNA含量分析,有11株产生了多倍体变异,总变异率达84.6%,其中四倍体7株、八倍体3株、嵌合体1株。  相似文献   
18.
中国热带水果生产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热带水果的生产、消费、贸易现状,针对我国热带水果产业正在遭遇中国-东盟零关税自由贸易区启动后的强大冲击,提出了发展我国热带水果产业的对策建议。在生产方面,近几年我国热带水果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在消费方面,我国热带水果正从南方消费为主向全国消费转变,热带水果消费需求不断增强;在贸易方面,我国热带水果出口逐年减少,进口逐年增加,进口几乎全部依赖东盟国家。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对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获得知识产权具有重要作用.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例,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式分析该院的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的基本情况,总结出该院在近30年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品种审定(登记、鉴定或认定)植物新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