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5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95篇
林业   347篇
农学   288篇
基础科学   122篇
  166篇
综合类   1180篇
农作物   133篇
水产渔业   224篇
畜牧兽医   765篇
园艺   193篇
植物保护   12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一个马铃薯Y病毒山东分离物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具有典型花叶症状的马铃薯叶片中分离到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本文称PVY-SD-TA分离物),扩繁后,提纯病毒,电镜下可观察到700~900 nm×11 nm的病毒粒体,病组织超薄切片观察可见风轮状的内含体结构,寄主反应特性研究表明其能侵染2科13种植物。SDS-PAGE电泳检测病毒编码的外壳蛋白亚基的分子量为33 kDa。以PVY-SD-TA基因组RNA为模板,应用RT-PCR方法和特异引物合成了外壳蛋白基因。对cDNA全序列分析表明,PVY-SD-TA CP基因核苷酸序列与N株系的同源性为96%,与GenBank中登录序列号为AJ390306的O株系分离物的同源性最高,为99%;与国内不同学者报道的PVY中国流行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6%,97%和98%。通过以上生物学特性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将PVY-SD-TA鉴定为普通株系(PVYO株系)。  相似文献   
32.
二化螟在茭白上的钻蛀行为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二化螟在茭白植株上的转移、钻蛀和产卵行为以及取食选择性,并根据其行为特性,制订合理的药剂喷施方法.结果表明,二化螟90%以上的卵产在茭白的叶片上,其余部分产在叶鞘上.产卵的主要叶位是心叶、倒一叶和倒二叶.超过50%的卵块集中在叶片距叶枕0~60cm的部位.幼虫孵化后,蚁螟蛀入的部位一般在叶枕以下的叶鞘内侧,多集中于倒四、倒五叶鞘.2龄后开始钻蛀内侧叶鞘,并蛀入茭白茎的内芯,二化螟幼虫在茭白植株上通常从叶片转移到叶鞘进行钻蛀危害.幼虫嗜食茭白茎部,其次为茭白果肉和叶鞘,对叶片几乎不取食.使用叶鞘喷施杀虫可达到对茭白进行全株喷雾同样的防治效果,并可节省40%~50%的用药量,经济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3.
针对水稻病虫害防治中长期存在控害保产与生产无公害稻米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研究提出了几种效果显著的非化学控害增产技术。其中,利用水稻遗传背景、对病虫抗感水平等差异显著的水稻品种多样性种植,控制稻瘟病的效果达42.12%~76.68%,抑制白背飞虱若虫数量增长效果明显,增产糯稻或优质稻600~1050 kg/hm2,平均增收约1 500元/hm2;稻鱼共育控制稻飞虱的效果为63.77%~86.89%,对纹枯病病株抑制率70.52%,控制稻田杂草效果为89.57%,平收获鲜鱼319.5~1 177.5 kg/hm2,水稻产量比对照区增产7.05%~10.11%;稻鸭共育控制稻飞虱效果63.73%~77.18%,控制稻螟效果30.11%,控制纹枯病效果19.33%~67.03%,对稻田杂草控制效果91.96%,减少施肥30.6%、农药59.3%,减少投入1 987.05元/hm2。  相似文献   
34.
试验选用品种一致、体重相近的健康仔猪160头,将其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其中试验Ⅰ组为正常日粮组,试验Ⅱ为霉变日粮组,试验Ⅲ组为在正常日粮的基础上添加1kg/t霉菌毒素生物降解剂,试验Ⅳ组为在霉变日粮基础上添加1kg/t霉菌毒素生物降解剂,试验期30天。试验结果显示,饲喂保育猪受混合霉菌毒素污染的日粮可导致其料重比显著增加,腹泻率显著上升(P0.05),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但存在下降趋势,显著影响保育猪的生长性能。在霉变日粮中添加霉菌毒素生物降解剂之后,保育猪的生长性能恢复到正常水平。霉变饲料可增加养殖场的单位增重饲料成本,而在霉变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生物降解剂,可以增加饲料报酬,降低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35.
绿色植物在现代家居装饰中,不仅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基本功能,而且可以缓解人体疲劳,有益身体健康,甚至科学地摆放可以发挥分隔空间的作用。本文系统归纳了绿植在现代家居的应用功能,并且总结了切实可行的养护策略。  相似文献   
36.
大兴安岭天然林林分空间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我国的奶牛饲养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畜种、饲养、防疫等环节的技术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情况下,降低养殖成本,减少劳动用工,提高奶牛全程机械化水平是提高奶牛养殖效益的根本途径。陕西省千阳县农机管理服务站承担了陕西省奶牛养殖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项目。针对我国奶牛业的现状及机械化发展水平,围绕奶牛养殖关键薄弱环节对设备需求及发展趋势,创建了规模奶牛场全程机械化养殖模式流程,即:全株玉米青贮机械化→奶牛精饲料加工、混合机械化→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机械化→挤奶机械化→防疫卫生消毒机械化→粪污收集加工机械化等6个养殖关键环  相似文献   
38.
为了对科学合理地利用EM发酵秸秆提供方法学指导,采用常规方法对EM发酵麦秸(试验组)和以水替代EM原液后自然发酵麦秸(对照组)的发酵质量感官评价指标、物料损失率、pH及常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发酵前6d,EM发酵麦秸和自然发酵麦秸的发酵质量感官评价各主要指标未有明显变化(P0.05);(2)随发酵天数的延长,两组物料损失率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但发酵2d后对照组物料损失率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3)在发酵6d以前,饲料pH随发酵天数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4)试验组粗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0.53%(P0.05),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则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1.77%、0.32%和0.34%(P0.05)。因此,EM发酵对麦秸饲料pH及营养价值的作用甚微。  相似文献   
39.
正随着兽药监管力度的加大,抗生素的无序应用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传统的中医中药开始受到重视。目前,中药口服液、中药颗粒剂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新兽药的申报也集中在中药领域。但是,传统的中药口服液生产工艺成本居高不下,导致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中药口服液不是按药典要求生产的,而是用中药提取物或者人工合成物勾兑的,质量控制部分不得不采用人工合成物解决。所以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0.
不同鹰嘴豆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鹰嘴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观察其在同样条件下的生产适应性和生态适应性状况。试验结果表明,各个鹰嘴豆品种的产量、百粒质量、单株产量、单株粒数、总荚数、有效荚率、瘪荚率、空荚率等性状之间差异比较明显,表现最好的品种是乌什,其次是223和174品种;株高最高的品种是186,最低的品种是1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