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46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4篇
  8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03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奶牛冷冻胚胎移植成活率较鲜胚移植明显低.为明确低温冷冻造成胚胎损伤的机理、为冷冻保存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奶牛胚胎常规冷冻和玻璃化冷冻前后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奶牛鲜胚细胞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位于内细胞团(ICM)外层,胞质电子致密度低而着色浅,并含有大量的线粒体和内质网;另一种位于ICM中心区域,着色较深,溶酶体的数量多,其余细胞较较少.常规冷冻后,透明带和卵周隙明显变宽,细胞间接触变得松散.囊胚中含有退化的胞核和凋亡小体,内质网变大、变粗,脂滴明显增多.玻璃化冷冻后,ICM细胞的结构发生破坏,部分细胞发生崩解,细胞碎片大量分布于细胞间隙和卵周隙中,并可见大量的脂滴,凋亡细胞和凋亡小体增多.冷冻过程对早期胚胎细胞器的损伤可能是移植后成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2.
对30个不同根形萝卜品种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所用培养体系下,近圆球根形萝卜品种的出胚基因型范围及出胚率均高于长圆筒根形品种。因此,对不同根形萝卜品种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时,应采用其适宜的培养体系,以提高出胚率。  相似文献   
73.
雷州黑鸭内脏器官的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琦  肖卡  苏瑛  汤绮明  马猛  刘鸿  雍艳红  彭金菊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3):110-112,240
对6只雷州黑鸭(公母各半)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和免疫器官进行解剖及切片观察,了解其内在器官的形态位置和结构特征。观察结果显示,雷州黑鸭的消化管长,有发达的肌胃和较发达的小肠,消化吸收功能强;雷州黑鸭产青壳蛋的概率高,蛋壳结构坚实,蛋黄颜色呈深红色,有红心海鸭蛋之称;雷州黑鸭的胸腺、脾脏发达,免疫力强。  相似文献   
74.
洋县柑桔大实蝇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柑桔大实蝇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和危害特点,并提出防治对策,以期提高洋县柑桔的生产水平,为柑桔大实蝇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佛坪自然保护区动物普查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夏未铭(陕西省农业学校,陕西杨凌712100)杨兴中蒙世杰(西北大学,陕西  相似文献   
76.
77.
78.
佛坪大熊猫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年11月—1981年5月,我们在保护区中心地区的三关庙地段,北至蒸笼厂,南至大弯沟,纸厂坪沿河两侧,在将近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用路线统计的方法和跟踪观察的形式进行了调查。初步掌握了该区大熊猫的分布及数量,并对冬、春两季栖息地及繁殖巢穴。生活和活动规律,进行了实地观察。现将调查情况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79.
依据准噶尔盆地彩南油田C135井区三工河组二段的动、静态资料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利用静态地质资料分析了 C135井区的区域应力成因机制背景,完成了储量复算,确定研究区地质储量合计67.81×^104 t。利用开发动态资料探讨了三维地质模型的应用,结合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认为,研究区剩余油主要分布在C135井区三工河组二段第3小层,集中在变异系数和级差大的砂体中。认为低幅度构造油藏容易造成底水锥进,研究区目前采液速度过高,含水率上升较快,通过数值模拟确定合理采液速度为7%,对于注水见效的油井应当控制注水井注水量,防止油井水淹。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