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2篇
  7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2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张璐  杨婉丽  雷蕾 《拖拉机》2014,(3):13-15
为了研究大功率拖拉机强制润滑系统的流量分配特性,基于AMESim分析平台建立了某系统的热液压流体模型,仿真得出强制润滑系统的流量分配特性,并用试验证明了热液压仿真结果的正确性,为液压润滑系统流量分配的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药业基地山茱萸进行对比观测试验,找出山茱萸适宜生长的气候指标。利用洛南景村中药材生长基地的山茱萸发育期观测数据和实地小气候观测资料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在实际观测、调研、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山茱萸适宜生长的气候生态指标和生育期内主要气象灾害及指标,为政府部门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及有效管理山茱萸这一需求量大的大众药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以天然生长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隆畅河自然保护站的濒危植物蒙古扁桃(Prunus mongolica)去内果皮的种子为材料,以不同渗透势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条件,研究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蒙古扁桃种子吸胀速率、萌发率、萌发指数、活力指数、苗高和根长、组织饱和含水量等指标均表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而幼苗初生芽干重、根干重和根冠比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蒙古扁桃种子对水势变化既敏感又抗旱,种子能够萌发的最低渗透势阈值为-0.65 MPa。干旱胁迫未能萌发的种子复水后萌发率较高。分析认为,蒙古扁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特征对种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人工栽培时保证 土壤墒情应是保障建植成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经三年研究,初步摸清重庆市辣椒主要真菌病害种类:辣椒疫病、灰霉病、黑根腐病,其次:炭疽病、猝倒病,以及白绢病、枯萎病、灰叶斑病零星发生.基本摸清主要病害发生规律,明确主要病害病原菌生长和侵染的温度范围及最适温度.通过室内抑菌力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防治的有效药剂:64%杀毒矾M8WP,50%速克灵WP,50%扑海因WP等,提出一套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辣(甜)椒抗TMV、CMV、疫病及炭疽病材料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由于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一直是辣(甜)椒生产中最主要的三大病害。据报道世界上危害辣(甜)椒的病毒有45种,在我国有8种病毒侵染辣椒,其中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是主导毒源,常造成减产20%~70%。辣椒疫病是由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的病害,我国的吉林、辽宁、青海、河北、北京、云南、甘肃、陕西、上海、浙江、湖南、江苏、  相似文献   
16.
 辣椒真菌病害近年逐渐加重,已成为制约辣椒丰产的主要原因.据三年调查研究,重庆辣椒真菌病害以疫病、灰霉病、黑根腐病为主.  相似文献   
17.
我市某鸡场14日龄雏鸡经II系苗免疫后,引起严重死亡,经对病死鸡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确诊为鸡新城疫。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饲养京白II系蛋鸡2000多只,鸡场设在居民区,隔离消毒条件较差。2000年暴发鸡新城疫。死鸡300多只。2001年6月初育雏1700多只。于14日龄用II系苗滴鼻后4  相似文献   
18.
19.
细胞因子对绵羊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绵羊卵巢采自乌鲁木齐市屠宰场,卵母细胞体外成熟24-25h后,由体外获能的附睾精子授精,50h后,将卵裂至2-8细胞的绵羊胚胎移入添加了不同浓度细胞因子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结果表明,加入5、10、15μg/ml胰岛素(Insulin)分别得到17.46%、23.81%、22.95%的囊胚率,与对照组9.52%相比差异显著(P<0.05)。高浓度(500μg/ml)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可获得21.82%的囊胚率,与对照组7.27%相比差异显著(P<0.05)。胚胎培养液中分别加入10、100、500ng/ml的白细胞介素-3(Interleukin-3,IL-3)、白细胞介素-8(IL-8)和神经生长因子(Nuclear growth factor,NGF)与对照组相比,囊胚率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表明,胰岛素、GM-CSF对绵羊体外受精胚胎早期发育有促进作用,IL-3、IL-8、NGF对绵羊胚胎的早期发育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常规营林措施对人工马尾松林分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的影响,以三峡库区马尾松飞播林为研究对象,按照未采伐、除灌、伐除非马尾松、伐除优势马尾松4种营林措施建立固定监测样地,分析了马尾松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和数量特征,并运用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3个林分结构参数,研究不同营林措施处理对马尾松林分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营林措施对马尾松林物种组成和优势程度存在明显影响,乔木层生物多样性降低,林下灌草层多样性明显提升。除灌对林木空间分布格局未造成显著改变,伐除非马尾松和伐除优势马尾松均提高了林分空间结构的聚集程度,且林木平均聚集程度随着采伐强度增加而增加。不同营林措施对林分整体大小分化程度影响不大,但采伐明显改善了林分的混交程度。单纯调整某个树种或单个层次的结构来开展森林经营,不利于林分空间结构的整体优化,应根据各树种生物学特性以及功能地位来综合确定采伐木和保留木,并采用中度择伐强度更有利于林分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