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7篇
  13篇
综合类   193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89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在一个特定地区选择适宜栽培的牧草草种和品种 , 必须根据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 , 牧草利用方式及牧草草种和品种的适应性三个方面来决定 . 适宜我国特定地区栽培的草种有 : ①东北 : 羊草、苜蓿、沙打旺、胡枝子 ; ②内蒙古高原 : 沙打旺、老芒麦、蒙古岩黄芪 ;   ……  相似文献   
173.
香椿芽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木本蔬菜,叶厚芽嫩,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深受人们青睐.然而在香椿树生长管理中,如采摘技术不当,会直接影响树体生长和产量,几年后就成为小老树.因此,香椿芽的科学采摘技术是增产增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4.
颗粒料中玉米秸粉用量达50%时,影响肉兔增重;添加1%尿素,生产性能进一步降低。颗粒料中添加尿素对增重的效果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75.
为探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林地土壤肥力状况及地力衰退趋势,分析影响地力衰退的主要影响因子,以不同林龄(2、4、6、8和11 a)杉木短周期小径材培育人工林的土壤样本为研究对象,检测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水解性氮、速效钾、有效磷、有效铁、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和pH值共11个土壤肥力指标,分析不同林龄土壤养分差异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除土壤pH值外,土壤主要肥力指标的变化幅度较大,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速效钾、有效磷含量在不同土层和不同林龄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随着林龄的增长,林地土壤有机质和氮磷肥消耗较大,其中,表土层(0~20 cm)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含量到11 a主伐时的降幅均超过30%,但不同林龄间各肥力指标差异不显著;采用改进后的Nemerow法计算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为0.412~0.530,土壤肥力等级为Ⅲ级(P_综<0.9),土壤肥力较低,相比较而言,土壤中有机质和氮肥含量较充足,而交换性阳离子极为贫乏;有机质、速效钾、水解性氮、有效磷含量与综合肥力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_偏~2>0.8),是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子;土壤肥力综合指数随林龄增大而降低,11 a主伐期比造林初期(2 a)下降22.26%,但不同林龄间各单项肥力指数及综合肥力指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8)。在该栽培模式的超短经营周期内,随着林龄增大及林木生长对土壤养分的消耗,林地土壤肥力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现象,但并未达到显著水平,有必要通过提高整地质量、改良土壤、林粮间作、增施有机肥及氮磷钾肥等措施适度增加土壤肥力,维持林地长期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6.
为了探讨氮沉降下施用生物炭在短期内对土壤呼吸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神农架林区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添加氮素(处理1)、添加生物炭(处理2)以及添加氮素和生物炭(处理3)共4个处理.2019年5月—9月采用Li-8100A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土壤呼吸速率,9月底采集土壤样品测定理化性质,分析施肥对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Rs)的变化趋势与土壤温度(T)的变化趋势一致,呈现明显的季节动态.处理1的Rs在7月份和8月份均显著高于CK(P<0.05),分别比CK增加189.84%和95.70%;处理2的Rs在7月份显著高于CK(P<0.05);处理3的Rs在7月份和8月份均显著高于CK(P<0.05).4种处理的Rs与T都呈极显著的指数关系.与CK相比,处理1和处理3的Q10值明显增大,而处理2的Q10值没有明显变化.处理3的土壤有机碳(SOC)和土壤全氮(TN)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SOC质量分数为52.98 g·kg-1,分别比CK、处理1和处理2提高26.48%、22.88%和17.30%;土壤TN质量分数为2.88 g·kg-1,分别比CK、处理1和处理2提高13.24%、13.41%和15.99%;处理1、处理2和处理3的土壤全磷(TP)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CK(P<0.05),分别比CK提高9.99%、6.92%和8.90%.土壤温度是该地区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季土壤呼吸的主要影响因素,模拟氮沉降下添加生物炭有助于该地区土壤碳汇和氮汇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7.
树冠直接覆膜对清见橘橙树冠内环境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清见橘橙(Citrus sinensis*Citrus unshiu Marc)为材料,研究了果实越冬期间直接覆盖薄膜的树冠内环境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覆膜可显著提高树冠内温度,2007-2008年试验期间的日平均温度在覆膜树冠上部为11.5℃,中部为10,5℃,下部为9.0℃,对照为8.3℃;2008-2009年试...  相似文献   
178.
对LNK871凯氏定氮快速蒸馏器和半微量凯氏定氮仪在蒸馏测定结果、蒸馏时间、回收率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79.
厌氧除磷是一种高效、节能、低耗的方法。获取经济、方便、高效的种泥是实现该方法的前提,种泥中产生磷化氢功能菌株的组成及特性是提高处理效能和开发新工艺的基础,目前此研究未见有关报道。本研究依据厌氧除磷理论,利用厌氧培养反应瓶、筛选培养基和微生物筛选、分离、鉴定的方法。以A2/O厌氧池、污泥浓缩池污泥、养殖场新鲜猪粪、鸡粪、牛粪及鸭粪为研究种泥,通过跟踪厌氧培养过程培养液中总磷的去除率和吸收液中磷化氢的生成量筛选出最佳种泥,并对最佳种泥的菌株进行筛选、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6种泥中鸡粪的厌氧除磷能力最强,鸭粪能力最弱,浓缩池中的污泥和猪粪次之,牛粪及厌氧池污泥有一定的作用。本试验条件下鸡粪是厌氧除磷的最佳种泥。经过3个周期的厌氧培养,6种泥培养液总磷的去除率和吸收液中磷化氢的含量随培养时间增长都有不同程度增加。鸡粪的最佳培养时间为5d。鸡粪培养液经21d培养后分离到1株芽孢杆菌属、1株假单胞菌属及2株肠杆菌科,明确了2株肠杆菌科中1株为埃希氏菌属另1株为柠檬酸杆菌属。  相似文献   
180.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柑橘园不同耕作方式的水土流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庆忠县坡度为11°的紫色土柑橘园,设中耕、覆盖、生草和清耕4种处理,用自动雨量记录仪记录降雨过程及降雨量,通过径流小区集水池测量不同耕作方式的地表径流量,取水样测定和统计地表径流中泥沙含量和流失量。结果表明:4种处理的地表径流量为清耕〉生草〉覆盖〉中耕,相互处理间差异极显著,清耕年地表径流量分别比生草、覆盖和中耕高8.88%,10.79%和22.51%;处理间的地表径流水中的泥沙含量差异极显著,生草的泥沙含量分别比覆盖、清耕和中耕的低11.43%,38.00%和60.00%;不同耕作方式间的年泥沙流失量差异极显著,生草的泥沙流失量分别比覆盖、清耕和中耕的低10.84%,46.40%和58.99%。生草栽培可显著减少三峡库区坡地紫色土柑橘园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