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基于PHP+ Apache+ Mysql环境建设广西乡土树种分类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植物鉴定与植物图片信息采集技术,开发包括文字、图片等多媒体材料在内的广西乡土树种鉴别信息系统,辅助使用者对乡土树种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在于探讨不同播期、不同施肥配比和不同栽培架式对百香果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桂西北地区规模种植百香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研究了四个播期对百香果苗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5个不同施肥配比对百香果参量的影响;研究了三线架式栽培和平棚架式栽培对百香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桂西北地区种植百香果,应在4月份之前定植;全年单株施放复合肥的施肥量在1350g时,百香果产量最高;三线式架栽培与平棚式栽培对比,三线式架栽培百香果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广西林业专网建设是广西林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基于电子政务外网平台进行广西林业专网建设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节约成本、提高效能。在分析广西电子政务外网基本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有效设计方案,实现基于电子政务外网的广西林业专网建设。  相似文献   
14.
传粉昆虫的授粉率低导致油茶低产。为保护和利用油茶传粉昆虫,提高油茶产量,本文综述了我国油茶传粉昆虫的种类,共5目33科130种;并比较了主要昆虫种类的筑巢和访花行为的差异。针对保护油茶传粉昆虫提出了若干建议,并展望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甘蔗新品种桂糖44号在广西喀斯特蔗区多年、多点的新植蔗和宿根蔗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为其在喀斯特地区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ROC22为对照品种,2015—2017年在广西河池环江、宜州和都安3个试验点进行桂糖44号试点种植,对其一年新植蔗和两年宿根蔗的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等进行跟踪调查及分析。【结果】桂糖44号新植蔗和宿根蔗的萌芽率、发株率、分蘖率及产量均高于ROC22,产量在第一年宿根达最高值(130.16 t/ha)。从11月—次年1月,桂糖44号各时期蔗糖分平均值均高于ROC22,且第二年宿根蔗中,各时期的蔗糖分均维持在15.50%以上,蔗糖分平均值达最高值(15.64%)。根据各产量因素分析及最终产量结果可知,在3个试验点中以环江试验点整体表现最好,其产量达115.28 t/ha,含糖量达16.74 t/ha。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单茎重、有效茎数与含糖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有效茎数和含糖量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甘蔗新品种桂糖44号在广西喀斯特地区综合表现良好,发株率和分蘖率较高,有效茎数多,宿根性强,产量和蔗糖分均高于ROC22,达到高产高糖的标准,具有较大推广潜力,适宜在喀斯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2%蛇床子醋酸乙酯提取物是武汉天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一种新的植物源农药。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对多种病虫有较好的生物活性。2005年3~4月作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对橡胶白粉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网站群建设已成为电子政务新的发展趋势。以广西林业网站群为例,从技术框架设计、技术路线设计、系统部署设计和配置设计等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网站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研究了普通油茶、博白大果油茶、广宁红花油茶、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结果表明:普通油茶易感南方根结线虫,广宁红花油茶、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中抗南方根结线虫,博白大果油茶高抗南方根结线虫;接种60 d内调查,南方根结线虫侵入博白大果油茶后不能完成其生活史,而普通油茶在28 d内就能完成生活史并繁育后代;接种根结线虫后对博白大果油茶、广宁红花油茶、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的生长没有显著性影响,但抑制普通油茶茎、叶的生长的同时促进其侧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以巨尾桉、尾叶桉成熟种子和茎段为组培苗初始材料进行继代培养,利用ISSR标记对不同无性系、不同继代次数(1~30代)的巨尾桉、尾叶桉组培苗进行遗传稳定性检测。结果表明:ISSR分子标记在桉属植物鉴定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检测到巨尾桉和尾叶桉种间和种内的遗传差异。而对同一无性系不同继代次数的个体进行扩增时则未发现其在带型和带的强弱上的差异,证明组培苗在经过多次继代培养后,在DNA水平上未发生变异,多代培养后的实验材料仍能保持遗传上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关于林业科技信息化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林业科技信息化在我国的起步时间晚,发展水平低,面临着信息化意识薄弱、信息化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等问题.在目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下,需要更好地发挥林业科技信息化对林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使林业科技的信息化能切实为林农以及林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