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综合类   14篇
园艺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油松飞播林直径结构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凤县油松飞播林33块标准地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85%的标准地林分直径分布规律不符合标准正态分布,只有15%的标准地林分直径分布规律比较符合标准正态分布.88%标准地偏度数值大于0,为左偏,有76%标准地峰(峭)度数值小于0,其曲线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平缓.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数值减少,偏度数值增加,峰度变化规律性不强;株数和断面积累计百分数曲线由缓和趋于剧烈,快速上升期跨越的径阶数量减少,林分集中在2、4、6径阶的林木株数较多.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 ,结合生产实际,总结出了克服天麻无性繁殖中麻种退化,实现天麻高产稳产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高职高专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拓宽学生知识面、扩大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水平是当务之急。该文在阐述扩大专业课程教学信息量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扩大教学信息量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杨凌观光农业的特色·优势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杨凌农科城的特点,在分析其科技型观光农业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说明了杨凌科技型观光农业旅游景点的位置、规模、数量、内容和特色,最后提出杨凌进一步发展科技型观光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山茱萸幼树开花结实期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岭地区山茱萸幼树开花结实期与树体生长状况关系密切。调查显示,幼树地径达到3cm时开花,达到4cm时结果。在一般栽培条件下,开花年龄是5-6a,结果年龄8-9a。对幼树整形修剪和改善土壤营养状况,可以提早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6.
山茱萸改进嵌芽接嫁接技术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山茱萸嫁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春季采用改进嵌芽接(所削芽片宽0.5 cm,长2.5~3.0 cm)成活率最高,可达80.7%;全芽绑扎方法能够明显提高嫁接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林地勘界勾图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牵扯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技术要求很高。林地勘界勾图的目的是搞清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人地块的位置、面积、四至(东、南、西、北方向)界限及其四至地界人,属于集体林权改革程序中介于宣传动员,摸底清查,一榜公示和勘界勾图,调处纠纷,二榜公示之间的工作,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韩东锋 《北方园艺》2011,(11):76-79
通过对杨凌地区15a杂种马褂木的生长情况、观赏性、健康状况等因素调查,同时用多年来杨凌地区普遍栽植的七叶树、栾树作为对照,比较分析了杂种马褂木的适生性。结果表明:从前15a树木生长速度上看,杂种马褂木无论是直径、树高,还是冠幅、冠高,均是最大的,其次是栾树,第三是七叶树;从树木观赏性综合评价来看,杂种马褂木最受人们喜爱,得分数明显高于栾树和七叶树;从抗性表现来看,杂种马褂木健康性最好,几乎无病虫害,无冻裂和日灼现象,亦有极强的吸附二氧化硫、抗风、抗粉尘能力。相对而言七叶树病虫害较多,抗日灼能力较差。因此,杨凌地区乃至关中地区在今后的城乡绿化中可以适当扩大杂种马褂木的栽植规模。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大样地(1hm~2)法对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板栗经济林演替成的次生林林分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阔叶混交林,乔木层林分密度为213株·hm2,平均胸径24.6cm、树高12.88m,蓄积量103.11m~3·hm~(-2);林地共有植物56科91属101种,其中蔷薇科、山茱萸科、禾本科、菊科、豆科和伞形科的属数和种数较多;乔木层共有树种25个,板栗重要值依然最大,其次为锐齿栎;灌木、藤本植物有24种,隶属17科22属,忍冬重要值最大,是灌木层优势种,冰川茶藨子、山茱萸、山莓等重要值也较高;草本层植物49种,隶属24科45属,牛尾蒿重要值最大、为优势种,路边青、白透骨消、木贼麻黄等重要值也较高;该林地极有可能自然演替为锐齿栎林。  相似文献   
20.
对小湋河杨陵段荒坡的植被、水土流失、土地利用情况等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荒坡土壤干旱无浇灌条件、水土流失严重、植被以杂草和带刺灌木为主几乎无经济利用价值、随便倾倒生活垃圾环境污染严重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统一规划、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交通和森林公园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